AI与失业:人工智能悲观主义被夸大了吗?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话题· 1)对AI的疑虑和担忧 2)AI的潜力和限制 3)AI与就业的关系 4)AI是超级秘书:文本生成 5)AI对就业的影响 6)AI与人类的关系 7)未来职业生态的变化 8)AI与职业转型 ·AI总结版· (*以下内容为AI对录音的理解与总结) 1)对AI的疑虑和担忧 这部分讨论了人们对AI持谨慎、悲观态度的原因和担忧点。人们担心AI会控制他们的思想,夺走他们的工作,甚至成为自动杀人武器。然而,讨论认为这些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AI的出现和发展带来的好处远大于负面影响。虽然AI的发展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最终这些问题会被解决或克服。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AI时代的到来。 2)AI的潜力和限制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令人兴奋的变化和挑战。虽然AI的能力正在不断扩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AI是否会成为自动杀人武器或拥有自我意识并与人类为敌等。尽管这些可能性看起来有些可怕,但我们仍然相信AI背后的基本逻辑和历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3)AI与就业的关系 讨论了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热门话题,如失业、科技发展等。尽管有些担心AI可能会取代自己的工作,但AI的出现确实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失业率增加、虚假信息传播等问题。然而,AI的进步也带来了许多机遇,例如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讨论认为,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积极应对它们,而不是过分担心AI带来的影响。 4)AI是超级秘书:文本生成 胡老师介绍了一种名为“逻辑存储”的存储模式,与之前使用的原文存储、切词存储等方式类似,但不同的是,该存储方式将文本分为多个部分,通过“大卸八块”的方式进行切割,并尝试提取其中的逻辑关系。在处理过程中,使用了许多探索和技巧,如注意力分配机制等。 胡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AI在读取某个文件时,不仅存储文件本身,而是提取文件中文字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存储,然后根据提示将存储的信息进行重组、输出。这种存储和被调用的方式被称为“超级秘书”。虽然这种AI的思维方式可能不是100%透明,但通过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底层逻辑框架,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解决复杂的问题。 5)AI对就业的影响 AI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但它并没有超越我们对人类的理解了。这部分讲述了一个案例:交易员可以自己完成技术文档编写的情况,导致公司停止招聘初级程序员和初级交易员的计划。然而,这种趋势引发了一些有趣的变化:原本每年都会有的校招计划已经取消,而一些年轻人失去了就业机会。此外,一位程序员因追求更大的市场机会而离开公司,但交易员并没有被取代。这个故事表明,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某些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年轻人的职业选择。 6)AI与人类的关系 现在的工作环境正在经历剧烈的变化,许多传统行业可能会消失或出现新的工作岗位。对于AI来说,它最擅长的领域是辅助人类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而不是完全代替人类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关注那些容易被AI取代的领域,并努力培养自己不具备AI无法替代的能力。 7)未来职业生态的变化 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人类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特别是在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表现。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任务可以被计算机轻松代替,例如写作、数据分析等。同时,人们也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如将知识进行整理
More Episodes
本期我们来聊聊银行——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银行。 在大家的印象中,银行就是钱袋子。当经济体、企业和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首先会想到它。银行就是经济这架大机器的汽油,整个国家经济运转要靠它。 银行这个行业的存在感一直很强,至少在二战后和平时期、全球经济发展为首位的这近一百年里,它是C位(在和刘院长的《摸爬滚打:中国银行业40年》的播客专辑中,也正在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和这段历史)。 它也曾经在高光位意气风发。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那句著名的“银行赚钱都赚的不好意思”?是国内一位前股份制银行行长在2011年,也就是13年前的一段话。 但后来被过度演绎。原话是这样的:“整个银行业这些年数字非常靓丽,尤其像...
Published 06/04/24
Published 06/04/24
新浪微博、微博财经邀请《墙裂坛》做了一场直播,聊一个高大上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这个词大家还没熟悉几天,书店里都已经有了不少《新质生产力》为题的书——可见大家是多么渴望理解新概念。可能从侧面上也反映出:大家现在关心经济支持政策的程度之高,迫切想要找到一个能够理解当下问题的答案——我们转型变革阶段到底会走向何方?什么时候进入下一个阶段?什么时候恢复,甚至再次腾飞?到底该怎么实现呢?金融该怎么使劲儿? 讨论内容: 1、新质生产力是什么?如果有“新质”那“旧质”是什么?“新”在何处? 马克思的生产力公式: ·      生产力 = 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 ·      旧...
Published 0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