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跷跷板:人口、日本、YCC和企业的命运
Listen now
Description
终于把联储终于把鲍威尔“踢出群”了,毕竟对于他现在到底降不降息这件事,关心的人越来越少了。今天换个角度,聊聊其他同样值得注意的“叙事”:人口、日本、YCC、和企业的命运。 ·时间戳· 04:50 人口增长反转三个案例: 1.日本“奇迹小镇”—— 奈义町。只有5000多人,但却因其出人意料的高生育率而在日本乃至全球闻名。奈义町的总和生育率高达2.95,大多数发达国家生育率远远无法企及。这里发生了什么? 2.以色列:生育率是2.98,远远高于更替水平,正统教派是6,即使是世俗犹太人的生育率也有2.3。为什么以色列可以做到? 3.台湾的一项研究:通过分析中大奖者的生育率变化,试图回答补贴对生育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对生育率确实有影响,但关键在金额——如果补贴能够覆盖到养一个孩子到18岁的全部成本,才有用。 23:44 但以上案例能否被复制? ·不如看看东南亚:人口结构非常自然且稳定。东南亚国家除了传统华人,并没有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观念,大家自然、发自内心的生孩子,养孩子。加上主要国家社会体系和自然禀赋几乎让人不太愁吃穿。所以穷人也爱生孩子,富人也爱生孩子。 ·为什么以色列可以做到?以色列犹太人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全社会对提升生育率有巨大的共识——生孩子义不容辞。但以色列的女性究竟是人,还是工具? ·叙事的力量:这些年有太多媒体和叙事,不停强调“养不起”。此叙事一旦蔓延,让人更加不想尝试。但叙事会变:美国Tiktok上开始流行“Stay-At-Home Girlfriend”——“贤妻良母白女朋友”、“等待将来生孩子组建家庭”又变成一类流行叙事。 ·生育不仅仅是经济或社会压力的问题,更多的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与敬畏。49:24 日本的投资逻辑: ·中日投资的反向逻辑: “跷跷板”——已经反映到了资本市场的投资和定价中。 ·“中国是价值陷阱,日本是增长游戏”。一个是value trap,一个是growth game,读起来朗朗上口,忘不掉了。 ·“日经指数文艺复兴”:日本股市近40%到50%的投资者都是海外资本。 ·尽管日本结束了负利率政策,但市场对其货币政策的预期依然偏软。即使有短期的涨幅,但从长远来看,日本的基本面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即使春季工资谈判中出现了5%的涨幅,也只是弥补了过去二、三十年工资不涨的缺口。日本经济的真正复苏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01:03:57 关于土地和房地产:身边的故事: ·一家曾在广东强二线城市的服装制造企业,曾经风光无限,但由于疫情和多元化经营的失败,最终走向了破产。企业的快速衰败和庞大的空置资产让人唏嘘。 ·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复杂关系:很多时候企业的决策并非完全出于自身的愿望,而是在各种外部压力下做出的选择。 · 人生命运的“上限”与“下限” —  End  — 专栏主播|郑朗 大卫 小跑 编辑|坛子 互动方式 坛友群:请添加坛子微信(BKsufe)
More Episodes
本期我们来聊聊银行——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银行。 在大家的印象中,银行就是钱袋子。当经济体、企业和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首先会想到它。银行就是经济这架大机器的汽油,整个国家经济运转要靠它。 银行这个行业的存在感一直很强,至少在二战后和平时期、全球经济发展为首位的这近一百年里,它是C位(在和刘院长的《摸爬滚打:中国银行业40年》的播客专辑中,也正在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和这段历史)。 它也曾经在高光位意气风发。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那句著名的“银行赚钱都赚的不好意思”?是国内一位前股份制银行行长在2011年,也就是13年前的一段话。 但后来被过度演绎。原话是这样的:“整个银行业这些年数字非常靓丽,尤其像...
Published 06/04/24
Published 06/04/24
新浪微博、微博财经邀请《墙裂坛》做了一场直播,聊一个高大上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这个词大家还没熟悉几天,书店里都已经有了不少《新质生产力》为题的书——可见大家是多么渴望理解新概念。可能从侧面上也反映出:大家现在关心经济支持政策的程度之高,迫切想要找到一个能够理解当下问题的答案——我们转型变革阶段到底会走向何方?什么时候进入下一个阶段?什么时候恢复,甚至再次腾飞?到底该怎么实现呢?金融该怎么使劲儿? 讨论内容: 1、新质生产力是什么?如果有“新质”那“旧质”是什么?“新”在何处? 马克思的生产力公式: ·      生产力 = 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 ·      旧...
Published 0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