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社会》:高风险、低容错的社会,与宿命般的孤独感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为什么日本年轻人不再渴望改变世界,只想让自己过得舒服? 为什么中年人总是喜欢反复追问年轻人“你的梦想是什么”? 为什么在后疫情时代,年轻人成为了最孤独的群体? 为什么越来越多日本年轻人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找到伴侣,却又会为了《天气之子》《你的名字。》而感动落泪?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日本作家三浦展在《孤独社会:即将到来的第五消费时代》这本新书中间的妙笔。 本周分享的这本书写作于疫情之后,三浦展发现:经历过Covid-19大流行的日本年轻世代,并没有如他之前预期的那样,渴望打破个体化的孤立状态,与他人、与社区、与自然重新建立连接;相反,他们似乎对更大的世界失去了兴趣,只想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点。而这种退却,反过来让他们陷入了更加强烈的孤独感之中。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日本年轻人后疫情时代的观念变化?这些变化是否意味着潜藏在冰山之下的结构性、趋势性社会变迁?我们可以尝试在这本书中找到三浦展的思考和洞见。 【时间轴】 03:31 什么是第四消费时代?第四消费时代如何反映出年轻人的观念变迁? 15:53 年轻人全力以赴才能活着:我不想改变世界,我只想活得快乐 19:47 饱受“梦想骚扰”的年轻人:一定要有梦想,一定要为了你的梦想拼命努力,何尝不是一种“骚扰” 27:32 年轻人最孤独,可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等他们老了就不孤独了 31:29 搜索型亲密关系:人人都爱新海诚,人人都在期待宿命般的邂逅 39:47 日本年轻人的“寺庙热”:他们不过是想听到一句“都好起来的” 43:36 无法悠闲自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日本年轻人受够了狗屁工作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影音】 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 | 三浦展 第四消费时代:共享经济的新型社会 | 三浦展 铁道与天皇 : 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国化 | 原武史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  罗伯特·M.波西格 个体化 Individualization | 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 天气之子 天気の子 | 新海诚 你的名字。 君の名は。| 新海诚 【欢迎加入听友群】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More Episodes
为什么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观察到日益高涨的政治极化?为什么说两党政治正在撕裂愈发支离破碎的美国社会? 社交媒体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否因为高高筑起的信息茧房让人们沉浸在自己的立场、观点、价值判断之中,听不进去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声音? 信息茧房真的存在吗?当人们在“无意中”走出信息茧房之后,会变得更包容吗? 为什么网络暴力如此泛滥?那些沉迷“祖安文化”的网络喷子(trolls)都是现实生活中的边缘人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听到那些温和持中的声音? 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周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中找到答案。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推荐这本书,那么我会说——...
Published 06/19/24
在1950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的人单身生活;而今天,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正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人独自生活,差不多占到了美国成年人口的1/7。 独居人口占到了美国户籍总数的28%,独居已经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比例。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人类一直在从事一项伟大的社会试验,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各地数量庞大的不同年龄、不同政治信仰的人们,都选择了独居生活。不久以前,人们还习惯于在年轻时结婚,而死亡才是终止婚姻的唯一方式,当年轻丧偶时,人们选择早早地再婚,而老年丧偶的人们则搬去与家人同住,或是家人选择搬来陪伴他们。但如今,人们选择晚婚,人们离婚,而后十多年地保持...
Published 06/10/24
Published 0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