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面目的人》:工作如何让我们成为肤浅的人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写道,一个人的品格取决于他与世界的联系。 “品格”关乎我们珍视和想被承认的个人特质,我们也正因此而被他人所需要。但今天,“谁需要我?”却成了一个受到巨大挑战的问题。冷漠的现代资本主义对人们的努力无动于衷,每个员工都被设计成可以随时被替代的样子,在一次次企业再造中被利用后弃之如敝屣,这明显而残酷地削弱了人之为人的价值感。 被集体裁员的IBM 程序员、被全自动设备侵蚀手艺的面包师、为挑战自我尝试转行却又铩羽而归的酒吧女店长……新的职业故事把弹性的经验和静态的个人伦理相分离,让员工止步于简单又肤浅的劳动,不再深入理解并投入工作。复杂的分工和高科技使专有技术不再属于任何职业,而只存在于支配人的程序之中。 讲究个人品格、相信工作的意义、不断提高技艺并成为不可替代的行家已经是上一代的传说。今天,在这个让我们漂浮不定的资本主义制度中,我们该如何找回自己对工作的掌控权? 本周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来自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的《没有面目的人:新资本主义之下工作的个人后果The Corrosion of Character: The Personal Consequences of Work in the New Capitalism》。 【时间轴】 07:59 拥抱变化、不设边界的弹性工作制度,如何让我们失去了稳定的社会关系?如何让我们不再有能力叙述自己的生活和经验? 22:39 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看似无所不能的“魔法”,如何导致了心灵的麻木,专业知识的一知半解,以及个体价值的沦丧? 30:39 为什么越是真正懂得如何做生意的人,越是无法在如今的职场得到重视,甚至根本无法幸存下来? 42:50 当我们身处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注定成为“失败者”的结构之中,重新建构一套共享的叙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本期节目相关资料】 王程韡、杨坤韵,2019,《进取与迷失:程序员实习生的职业生活》,《社会》第3期。 年薪百万买不来快乐,更买不来欲望 | 盲人摸象EP02 如何克服焦虑?裸辞、酒精和爱情,可能都不行 | 盲人摸象EP08 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公共人的衰落 The Fall of Public Man 【欢迎加入听友群】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More Episodes
为什么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观察到日益高涨的政治极化?为什么说两党政治正在撕裂愈发支离破碎的美国社会? 社交媒体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否因为高高筑起的信息茧房让人们沉浸在自己的立场、观点、价值判断之中,听不进去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声音? 信息茧房真的存在吗?当人们在“无意中”走出信息茧房之后,会变得更包容吗? 为什么网络暴力如此泛滥?那些沉迷“祖安文化”的网络喷子(trolls)都是现实生活中的边缘人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听到那些温和持中的声音? 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周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中找到答案。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推荐这本书,那么我会说——...
Published 06/19/24
在1950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的人单身生活;而今天,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正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人独自生活,差不多占到了美国成年人口的1/7。 独居人口占到了美国户籍总数的28%,独居已经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比例。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人类一直在从事一项伟大的社会试验,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各地数量庞大的不同年龄、不同政治信仰的人们,都选择了独居生活。不久以前,人们还习惯于在年轻时结婚,而死亡才是终止婚姻的唯一方式,当年轻丧偶时,人们选择早早地再婚,而老年丧偶的人们则搬去与家人同住,或是家人选择搬来陪伴他们。但如今,人们选择晚婚,人们离婚,而后十多年地保持...
Published 06/10/24
Published 0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