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在东亚,为什么代际沟通如此困难?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想回老家、不想过春节、不想走亲戚、不想随份子,不想掺和老家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关系和面子,以至于“断亲”这个曾经作为学术概念出现的词语几乎已经预订了2024年的年度关键词? 为什么总人口超过5000万的韩国,2023年的新出生人口不到23万,总和生育率跌至0.72,每年不断刷新有统计数字以来总和生育率最低值?为什么被誉为“人间清醒”的韩国女性“说不生就不生”? 为什么优绩主义在东亚总是蜕变为家庭教育投资锦标赛?为什么在韩国,教育内卷愈演愈烈,以至于“已经将睡眠进化掉了”的韩国人,每年花在课外补习班的钱已经超过200亿美元,以至于在一项面向6万名韩国中学生的调查中,将近1/4的男生和1/3的女生表示自己受到抑郁症困扰? 上述这些问题,正是本期节目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韩国社会学家张庆燮的《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转型中的家族政治经济学》试图回答的。 【时间轴】 04:54 什么是压缩现代性?当韩国通过几十年爆发式的工业化实现了“压缩增长”,是哪个群体、哪个环节承受了这种加速度导致的“超负荷压力”?又带来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28:48 在经历了压缩现代化的东亚,是哪几种价值观同时存在于家庭之中?这些价值观之间在哪些议题上最有可能产生冲突?为什么这些冲突似乎在两代人之间特别强烈呢? 50:28 为什么说女性在韩国经济腾飞过程中所扮演的无可取代的角色?以及这种价值是如何被有意识地低估了、被贬低?为什么被誉为“人间清醒”的韩国女性“说不生就不生”? 1:15:28 当越来越多人选择“逃避”时,对于社会共同体而言,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韩国几乎是每年都在不断刷新有统计数字以来生育率最低值?为什么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导致了前所未有的生育率暴跌? 【本期节目提到的数据】 2018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 不同出生时期韩国女性就业率的变化 总和生育率 粗出生率 平均初婚年龄 【本期节目提到的资料】 你的夏天还好吗 | 金爱烂 明亮的夜晚 | 崔恩荣 素食者 | 韩江 家庭 | 威廉 J. 古德 21世纪的日本家庭:何去何从 | 落合惠美子 扩大的不平等:母职惩罚的演变(1989—2015) | 申超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 项飙 项飙:不可能有一个你和这世界之间必然的和谐 “为自己而活”抑或“自己的活法”——中国个体化命题本土化再思考 | 阎云翔 倦怠社会 | 韩炳哲 个体化 |乌尔里希·贝克等 【欢迎加入听友群】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More Episodes
为什么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观察到日益高涨的政治极化?为什么说两党政治正在撕裂愈发支离破碎的美国社会? 社交媒体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否因为高高筑起的信息茧房让人们沉浸在自己的立场、观点、价值判断之中,听不进去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声音? 信息茧房真的存在吗?当人们在“无意中”走出信息茧房之后,会变得更包容吗? 为什么网络暴力如此泛滥?那些沉迷“祖安文化”的网络喷子(trolls)都是现实生活中的边缘人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听到那些温和持中的声音? 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周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中找到答案。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推荐这本书,那么我会说——...
Published 06/19/24
在1950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的人单身生活;而今天,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正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人独自生活,差不多占到了美国成年人口的1/7。 独居人口占到了美国户籍总数的28%,独居已经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比例。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人类一直在从事一项伟大的社会试验,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各地数量庞大的不同年龄、不同政治信仰的人们,都选择了独居生活。不久以前,人们还习惯于在年轻时结婚,而死亡才是终止婚姻的唯一方式,当年轻丧偶时,人们选择早早地再婚,而老年丧偶的人们则搬去与家人同住,或是家人选择搬来陪伴他们。但如今,人们选择晚婚,人们离婚,而后十多年地保持...
Published 06/10/24
Published 0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