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秋詞〉二首其一【秋風迎面不寂寥 神清氣爽更勝春】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賦別NG,今天要和大家介紹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此詩是劉禹錫作於被貶謫朗州司馬期間,雖然仕途受挫,不過在〈秋詞〉二首中並不流露出頹喪苦悶的情緒,反而在詩中藉由秋天的景致,表現出清新高雅的精神。   詩中前兩句顛覆了文學傳統中的「悲秋」基調,點出本詩歌詠秋天、喜愛秋天的主題。而後二句描繪一隻鶴鳥展翼翱翔、朝向雲端深處高飛的情景,在秋日清朗的大氣間,詩人的思緒、詩情彷彿也跟著被拉拔起來,隨著鶴鳥的身影直上凌霄……我們能想見看著這一幅秋景的劉禹錫,內心想必也和秋天的晴空一樣,感到無比的澄澈疏朗吧?   【今日NG點】:為悲秋翻案 跟著師父讀了這麼多唐詩之後,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春天與秋天是詩作當中最常出現的季節背景!春天的詩,比如孟浩然的〈春曉〉、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金昌緒的〈春怨〉﹔秋天的詩則有杜甫的〈秋興八首〉、張籍的〈秋思〉、王昌齡的〈長信秋詞〉等等。 外在的自然景物與季候影響著詩人的心情,並隨而反映在作品當中,經年累世下來,便形成中國文學中「傷春悲秋」的傳統。春天雖然洋溢著萬物新生的朝氣,一片萬紫千紅卻也不時撩撥起詩人內心繁亂的思緒,甚至因煩惱春天太短或來得太遲,引發了傷感之情;而秋天草木凋零,往往予人蕭瑟、肅殺之感,自然也蘊藉著孤寂惆悵的情緒。 本詩的前兩句,劉禹錫就點出自古以來「悲秋」的傳統,但他不和大多數的文人一樣,因為秋天而發出寂寞悲涼的喟嘆;相反的,他歌詠秋天,表明自己喜歡金風送爽的季節,更勝於春天!雖然秋日有悲傷的基調,但秋高氣爽的天氣也能激起創作的情致。 在〈秋詞〉的第二首,劉禹錫也藉由「豈如春色嗾(ㄙㄡˇ)人狂」一句,讚美了秋天繁華落盡後的清新,可說是為悲秋傳統翻案,讓讀者多了一種欣賞、享受秋天的視角呢!   ----------------------------------- 0:27 詩文吟誦 0:51 詩文解釋 2:04【今日NG點】為悲秋翻案   ◆精緻圖卡+精選影音,學得更快!看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moonoverclassics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wa3rk9wavu20969rcje0py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Episodes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闋〈如夢令〉是李清照回憶起一次飲酒乘興出遊的情景,從而寫下的小令。開頭的「常記」點出詞中內容是對過去一次出遊往事的追溯,詞人想起那次酒後醺醉,乘著小舟回程卻迷失了路徑,因此誤入了池塘的一片藕花當中。...
Published 06/07/24
思夫情切 終日不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據元代伊世珍《瑯嬛記》記載,李清照將這闋詞寄給遠在他鄉的丈夫──趙明誠,趙明誠閱讀後讚賞不已,同時也激起他的勝負欲;在廢寢忘食三天後,其創作了五十多闋詞作,並將這闋〈醉花陰〉混入其中,請友人陸德夫品評。沒想到,陸德夫就點出有三句堪稱「絕佳」,即「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正是李清照的作品。    ...
Published 05/30/24
Published 05/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