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转型“四战将”2023年成色如何?(二)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在产业界这场波澜壮阔,聚焦创新转型的考验中,第一梯队的“四战将”恒瑞、石药、中生制药、复星交卷了! 石药遇到了一些关卡,首现近五年增收不增利。2023年营收314.5亿元,同比增长1.7%;但净利同比减少3.6%,为58.7亿元。 纵观石药业务划分,抛开原料产品、功能食品及其他业绩下滑,主要业务板块——成药业务板块中的抗肿瘤、心血管治疗领域业绩也出现下滑。不过因未披露创新药营收,暂不得而知石药创新药占比情况。 复星医药2023年出现营收净利下滑。其中,营业收入约41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81%,是近十年来的首次下滑;归母净利润23.86亿元,同比下降36.04%。背后原因主要在于新冠相关产品(包括复必泰、捷倍安、新冠抗原及核酸检测试剂等)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抛开直观业绩增长情况,度量创新同样离不开研发投入、研发规模、上市的创新药数量、核心技术平台、潜在重磅管线等指标。研发投入一向被业内看成是评估药企创新的一大指标,研发投入增长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创新力度,被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研发投入角度来看,恒瑞近两年一直将研发投入保持在60亿元左右,同样也是这4家企业中研发投入最高者。复星医药稍微低一些,制药业务的研发投入为51.72亿元。再次是石药、中生制药,分别为48.3亿元、44亿元。 在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上,恒瑞为26.95%,中生制药为16.8%,石药为15.4%;相对低一点的是复星医药,其制药业务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为12.5%。 研发人数也是反映研发规模的一大指标,纵使在行业层面降本增效语境下,恒瑞裁撤了部分销售人员,使销售团队降至万人以下;但仍增加了研发人员,形成了一支5000多人的规模化、专业化、能力全面的研发团队。 从最直观的创新药数量来看,恒瑞2023年3款1类创新药阿得贝利单抗、磷酸瑞格列汀、奥特康唑获批上市。由此,恒瑞国内获批上市15款1类创新药。复星医药2023年主要靠创新药市场表现拉动了业绩,期间共有6个创新药的8项适应证获批上市。中生制药2023年亿立舒、利马前列素、贝伐珠、利妥昔等6个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获批,创新产品数量攀升至11个。纵使创新转型节奏有所不同,面对着大众对于传统药企产品收入结构变化的追问,传统药企巨头们正在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在创新维度上走得更为深入。 推除了创新,国际化也早已上升至战略关键词。当下,国内医药市场价格与规模“天花板”愈加明确,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中国药企未来战略的“必选项”,海外市场也成为未来主要变量和增量之一。复盘恒瑞、石药、中生制药、复星医药的创新转型路径,同样指向了国际化,而重要抓手大多指向了BD。 恒瑞、石药、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四战将”2023年业绩答卷已交。身处第一梯队的他们,创新转型路至何处?转型决策的执行力度如何?战果是否让人满意?请您明天接着收听。
More Episodes
胰高糖素样肽-1(GLP-1)产品AMG133筹备III期临床,收购的伊奈利珠单抗也取得积极III期结果,两则消息让安进的市值在一个月内狂飙近150亿美金。安进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被大大小小生物科技公司对标的安进。 翻开安进的历史,矛盾似乎贯穿至今。从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销售额翻五倍,股价却几乎没变,到第二个十年股价一飞冲天;推出红、白药、地舒单抗、KRAS抑制剂等“黄金产品”,同时也大笔进军生物类似药业务……安进似乎还是印象里那个屡屡开辟新战场的“全球最大生物技术公司”;但看到业务遍布全球,领域横跨创新药到生物类似药,安进似乎又是一家实实在在的跨国生物制药巨头。哪个才是真正的安进? 如果翻...
Published 06/18/24
梳理来看,双抗领域难点主要可分为三类。首先,研发壁垒高。双抗药物的设计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在研发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难点,如结构设计、技术平台和评价模型等,这些难点导致双抗药物的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且成功率较低。这也意味着,通常只有研发综合实力较强的公司才有可能在双抗药物研发竞争中胜出。 其次,临床试验结果不佳。之所以双抗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总是失败,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一是由于双抗药物的设计和研发涉及多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和因素,包括抗原的选择、抗体的设计、药物的稳定性、免疫原性等。二是临床试验设计不合理,如样本量不足、对照组选择不当、主要终点设置不...
Published 06/17/24
Published 06/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