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赚钱药企Top10(四)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中药OTC品牌也表现了不俗的实力,华润三九、太极集团、东阿阿胶等品牌都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 东阿阿胶于年内实现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16%。这是东阿阿胶自2019年业绩暴跌后连续第四年保持正增长,也是近6年来最高的增速。净利润也突破10亿大关,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7%。 从产品来看,阿胶及系列产品为东阿阿胶贡献了92%的业绩,营收达43亿元,同比增加了17.9%。值得注意的是,该品类占营收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19年的69%一路攀升。从东阿阿胶的业绩情况来看,其价值重塑和品牌焕新战略已经带动业绩重回强劲增长,去年盈利1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5%。 其实在2019年,东阿阿胶还在面临业绩暴雷、董事长出走的困境,股价较最高点几近腰斩。当时的财报显示,2019年东阿阿胶归母净利润-4.44亿元,同比下降121%,是自1996年上市后的首亏。主要原因系“2019年公司主要侧重于清理渠道库存,主动严格控制发货、全面压缩渠道库存数量。尤其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大了渠道库存的清理力度,因而对经营业绩影响有所加大。” 东阿阿胶的至暗时刻甚至一直持续到2022年,来自华润医药的程杰接任董事长。人事变动公告发布的第二天开盘,东阿阿胶股价就迎来涨停,当天收盘价49.54元/股,是2019年之后的最高峰。随着“清库存”策略的逐步落实以及新帅的带领,东阿阿胶的业绩在2021年就重回了增长之路,一直到2023年东阿阿胶品牌还位列多个品牌榜头部位置。 康美的2023年业绩也给了业界一大惊喜,归母净利润1.0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的前三季度,康美药业的归母净利润还是负值。不过,康美药业披露的归母净利润扭亏的原因除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还有包括资产处置在内的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因此,广药入主后,其改革成效仍然要等到康美的资产处置完成,扣非净利润重回增长之时才能见分晓。 据悉,广药入主后开启了协同发展战略,组织了近百人的团队支持康美发展,并发挥产业投资者优势,通过产能协作、粤东区域市场支持等方式,发挥康美药业与广药白云山的协同效应;2023年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或许为重整后的康美药业增添了信心。
More Episodes
胰高糖素样肽-1(GLP-1)产品AMG133筹备III期临床,收购的伊奈利珠单抗也取得积极III期结果,两则消息让安进的市值在一个月内狂飙近150亿美金。安进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被大大小小生物科技公司对标的安进。 翻开安进的历史,矛盾似乎贯穿至今。从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销售额翻五倍,股价却几乎没变,到第二个十年股价一飞冲天;推出红、白药、地舒单抗、KRAS抑制剂等“黄金产品”,同时也大笔进军生物类似药业务……安进似乎还是印象里那个屡屡开辟新战场的“全球最大生物技术公司”;但看到业务遍布全球,领域横跨创新药到生物类似药,安进似乎又是一家实实在在的跨国生物制药巨头。哪个才是真正的安进? 如果翻...
Published 06/18/24
梳理来看,双抗领域难点主要可分为三类。首先,研发壁垒高。双抗药物的设计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在研发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难点,如结构设计、技术平台和评价模型等,这些难点导致双抗药物的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且成功率较低。这也意味着,通常只有研发综合实力较强的公司才有可能在双抗药物研发竞争中胜出。 其次,临床试验结果不佳。之所以双抗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总是失败,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一是由于双抗药物的设计和研发涉及多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和因素,包括抗原的选择、抗体的设计、药物的稳定性、免疫原性等。二是临床试验设计不合理,如样本量不足、对照组选择不当、主要终点设置不...
Published 06/17/24
Published 06/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