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Published 05/19/20
以八十歲高齡,他還拼命教授兒童戲劇,於全國巡迴演出,並於咖啡屋說故事,親手撕畫創作,為台灣宜蘭本土雜誌設計封面。人們可能忘記了他就是台灣國家文藝獎得主,《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的小說作家,四十年前他的小說已被納入中小學範文之內。   他,就是黃春明。             性格剛烈,自小就抱不平而跟人大打出手,從不後悔為創作小說而賣便當,是為黃春明的陽面。孫子一叫一呼,他又可以歡笑樂極,甚麼都不理會,是為黃春明的柔弱。余光中曾說:「黃春明,現在是孫子的大玩偶。」   導演: 李健文   ...
Published 12/24/14
四位作家漫步行過半個世紀,行行重行行,由開拓之路,走向傳承之路。中晚年後,他們退而不休: 小思捐出藏品給中文大學成立香港文學特藏館,和徒生繼續做編整口述歷史的義務工作。 古蒼梧既研究、編寫崑曲又能唱曲、伴奏,自娛之外也義務授徒。 陸離有幾十年不上班,一度封筆,近年熱愛用互聯網和人溝通,推廣電腦怪傑圖靈,又為此而寫詩填詞,和提供圖像設計意念。 石琪上了幾十年班提早退休,減少寫作,但對電影、行山的與趣不減反增,以山水會友,既是雅興,又是鍛煉。 他們都在延續自少就培養出的興趣,並一直在不同的藝術...
Published 12/23/14
小思、古蒼梧、陸離、石琪四位可說是戰後第一代在香港成長的作家,他們在青少年時已是同學或文友,1960年代在《中國學生周報》以編者及作者關係結緣,友誼一直維持到現在。 在寫作的道路上他們的發展各有不同:小思是散文家、香港文學研究學者,又是桃李滿門的教育家;古蒼梧能詩能小說能評論,也是戲曲作家和研究者;陸離是資深編輯、專欄作家,熱衷於社會文化批評並以身推動;石琪是資深影劇評論人和專欄作家,為文平易近人,四十多年來涓涓不斷。他們各自發展出自己的個性,文化興趣相近似,分道揚鑣又時有往還。 本集主要介紹他...
Published 12/22/14
小思、古蒼梧、陸離、石琪四位可說是戰後第一代在香港成長的作家,他們在青少年時已是同學或文友,1960年代在《中國學生周報》以編者及作者關係結緣,友誼一直維持到現在。 在寫作的道路上他們的發展各有不同:小思是散文家、香港文學研究學者,又是桃李滿門的教育家;古蒼梧能詩能小說能評論,也是戲曲作家和研究者;陸離是資深編輯、專欄作家,熱衷於社會文化批評並以身推動;石琪是資深影劇評論人和專欄作家,為文平易近人,四十多年來涓涓不斷。他們各自發展出自己的個性,文化興趣相近似,分道揚鑣又時有往還。 本集主要介紹他...
Published 12/22/14
對熟諳香港電影的上一代觀眾來說,易文是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導演過的多部電影,如《曼波女郎》(1957)、《青春兒女》(1959)、《星星、月亮、太陽》(1961)、《教我如何不想她》(1963)、《西太后與珍妃》(1964),都是燴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但很少人知道,易文在香港開始關注他的電影創作生涯之前,其實是個產量豐富和十分受歡迎的作家,僅在1951-55年短短4年間,便出版了7本短篇及長篇小說,文學成就更足以比美其電影藝術。今年5月下旬,中華書局和嶺南大學整理及出版了他的都市短篇小說集《真實的謊話...
Published 12/19/14
對熟諳香港電影的上一代觀眾來說,易文是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導演過的多部電影,如《曼波女郎》(1957)、《青春兒女》(1959)、《星星、月亮、太陽》(1961)、《教我如何不想她》(1963)、《西太后與珍妃》(1964),都是燴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但很少人知道,易文在香港開始關注他的電影創作生涯之前,其實是個產量豐富和十分受歡迎的作家,僅在1951-55年短短4年間,便出版了7本短篇及長篇小說,文學成就更足以比美其電影藝術。今年5月下旬,中華書局和嶺南大學整理及出版了他的都市短篇小說集《真實的謊話...
Published 12/19/14
《Thread Of The Silkworm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傳》(1995), 《Chinese in America》(2003), 及《Rape Of Nanking 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 (1997) ,全是華人女作家張純如的作品,這三本書,全是英文著作 。《南京浩劫》一書把張純如推上國際著名作家一列。作品翻譯至多國語言, 再版15次, 更連續十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位 ,但這些都不重要, 其他作者也可做到。 純如沒有拿諾貝爾文學獎,她的書沒有漂亮的花言巧語,她是美國華...
Published 12/18/14
他,每日創作三十五個中文字。《背海的人》,他要用二十三年才能完成。 台灣、內地多人稱揚,但香港人卻不甚認識,他就是王文興。海外華人世界的最高文學榮譽「花蹤文學獎」得主,被人喻為「五四以來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台灣小說文學的前衛創作人,突破文字框架,融合音樂於文體,前無古人,相信亦後無來者。 一九六五年,王文興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家變》。七年後出版,引來強烈爭論及批評,指責其內容大逆不道,挑戰中國儒家孝道的底線,近乎亂倫。 他愛上文字,告訴大家「文字就是他的麻醉藥。」 導演:李健文 續‧閱讀 ...
Published 12/17/14
他,每日創作三十五個中文字。《背海的人》,他要用二十三年才能完成。 台灣、內地多人稱揚,但香港人卻不甚認識,他就是王文興。海外華人世界的最高文學榮譽「花蹤文學獎」得主,被人喻為「五四以來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台灣小說文學的前衛創作人,突破文字框架,融合音樂於文體,前無古人,相信亦後無來者。 一九六五年,王文興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家變》。七年後出版,引來強烈爭論及批評,指責其內容大逆不道,挑戰中國儒家孝道的底線,近乎亂倫。 他愛上文字,告訴大家「文字就是他的麻醉藥。」 導演:李健文 續‧閱讀 ...
Published 12/17/14
在《名字的玫瑰 —“董啟章”地圖》下集,董啟章的台灣好友,小說家駱以軍及董的編輯胡金倫談論港台小說家在華語文壇中,日漸被邊緣化的處境。在逆流之中,董啟章的小說《地圖集》卻連續被譯為英、法、日語。英譯者 Bonnie McDougall 及法譯者 Sebastian Veg ,將於本集討論《地圖集》對國際讀者的吸引力。 而日譯者名小說家中島京子,將披露出一段動人的日港文藝緣:原來是因為她自己的小說《東京小屋》榮獲直木獎並由山田洋次拍成電影的這些成功,才能覓得出版社,把《地圖集》介紹給日本讀者。 下集...
Published 12/16/14
在《名字的玫瑰 —“董啟章”地圖》下集,董啟章的台灣好友,小說家駱以軍及董的編輯胡金倫談論港台小說家在華語文壇中,日漸被邊緣化的處境。在逆流之中,董啟章的小說《地圖集》卻連續被譯為英、法、日語。英譯者 Bonnie McDougall 及法譯者 Sebastian Veg ,將於本集討論《地圖集》對國際讀者的吸引力。 而日譯者名小說家中島京子,將披露出一段動人的日港文藝緣:原來是因為她自己的小說《東京小屋》榮獲直木獎並由山田洋次拍成電影的這些成功,才能覓得出版社,把《地圖集》介紹給日本讀者。 下集...
Published 12/16/14
於1967 年香港的暴動期間出生,並在2014的騷動不安之年成為香港書展的年度作家的小說家董啟章,生命及創作歷程見證了香港社會的重大轉變。兩集的紀錄劇情片《名字的玫瑰 —“董啟章”地圖》,揉合訪問、劇場及表演藝術,探索香港社會面臨的挑戰,及董啟章文藝創作的心路歷程。 在上集中,文化人梁文道談香港被視為文化沙漠之誤差;小說家韓麗珠談在香港寫作的甘苦、董啟章現象的啟示;李歐梵教授談香港文學的特質、從民俗到高雅的演進;王德威教授以「香港現代主義」解釋從劉以鬯、西西到董啟章的創作「族譜」。在陳令智的歌聲烘...
Published 12/15/14
1995年9月,張愛玲悄悄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的骨灰,被撒到太平洋『無人居住的地方』。張愛玲用了畢生的時間,寫了一個個自己的故事,在現實的人生,她卻選擇孤獨。 很多人覺得張愛玲一生就像她的作品般沉鬱淒涼,最後更孤獨終老。她的離世,傷透了萬千張迷的心,卻牽起了另一番張愛玲熱潮,催化了張學的研究,拓濶了張迷的世界地圖,也創造了另一個張迷的世代。 我們都說張愛玲自己就是一個傳奇,但這個傳奇沒有因她的死亡而終結。隨着她的遺稿和信件陸續出土,這個傳奇不斷廷續,滿足了人們的好奇,也引發了一次又一次的爭論。 ...
Published 12/12/14
《傑出華人系列》2003 - 饒宗頤 饒宗頤,字固庵,號選堂,1917年生於廣東省潮安縣,為當代著名漢學家。治學範圍極之廣泛,包括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術禮樂、宗教學、楚辭、史學、中外關係史、敦煌學、潮學、目錄學、藝術、詩文、文學及詞學。饒亦擅詩、詞、駢文、書畫,通梵文、巴比倫古代文字、甲骨文、金文、法文、被譽為「業精六學、才備九能」。   饒宗頤父親饒鍔為潮州富商亦為當地著名學者,家有天嘯樓藏書過萬。饒宗頤自小浸淫於家學書海之中,饒上過一年正規中學便回家隨老師自修。二十歲入廣東通志館任纂修,後...
Published 11/26/14
季羡林教授是北京大學目前唯一的終身教授,也是國際知名的梵文學家。當年,他在這所中國最高學府創辦了東方語言文學系,一手將梵文研究帶到中國,填補了中國學術領域上這一片空白。此外,他還是世界上少數懂中亞吐火羅文的語言學者。季羡林親歷過中國的政局更替;留學德國時目睹了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回國後又飽嘗政治運動的洗禮。事實上,季羡林教授是在70歲時才從政治運動的紛擾中得到解放,可以安靜地享受他闊別多年的梵文及吐火羅文研究。 80歲後,他的三大著作陸續出版,花了兩年時間搜集資料,敘述中印兩國文化交流的《糖史》大功...
Published 11/25/14
季羡林教授是北京大學目前唯一的終身教授,也是國際知名的梵文學家。當年,他在這所中國最高學府創辦了東方語言文學系,一手將梵文研究帶到中國,填補了中國學術領域上這一片空白。此外,他還是世界上少數懂中亞吐火羅文的語言學者。季羡林親歷過中國的政局更替;留學德國時目睹了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回國後又飽嘗政治運動的洗禮。事實上,季羡林教授是在70歲時才從政治運動的紛擾中得到解放,可以安靜地享受他闊別多年的梵文及吐火羅文研究。 80歲後,他的三大著作陸續出版,花了兩年時間搜集資料,敘述中印兩國文化交流的《糖史》大功...
Published 11/25/14
 《傑出華人系列》2001 - 高行健 2000年10月,法籍華裔作家高行健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裔文學家,消息轟動了全球,立時爭論四起,眾說紛云。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所表彰的,正是其「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精妙創造,為中文小說藝術和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高行健的獲獎,正讓不認識他這位全方位藝術家的人,對現代中國文學的面貌有了新的肯定與角度。本集講述高行健的生平,其小說、戲劇和繪畫的創作理念,以及其作品所表達的情懷,並暢談他的獲獎感受。 導演/監製:王璐德 聽・閱讀  受訪嘉賓:鄧樹榮...
Published 1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