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親山大來賓:台灣第二位登上聖母峰的女性 詹喬榆(三條魚) 今天我們繼續來聽台灣第二位登上世界第二高峰-聖母峰的女生 詹喬榆, 她前往登上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 的旅程。
Published 10/13/22
Published 10/13/22
親山大來賓:台灣第二位登上聖母峰的女性 詹喬榆(三條魚) 登山可以將世界的美好收進眼底,讓我們的心靈感到完整;登山也可以讓我們暫時逃離生活中的無奈。上山就已經夠苦了,為什麼還要上山?因為山下還有更苦的事情。正在收聽節目的你是為了什麼理由上山呢? 眼前這位只有155公分甜美可愛的女生,竟然能夠成功登上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今天讓我們來聽聽她傳奇的人生故事,歡迎山林運動翹楚 詹喬榆。
Published 10/11/22
親山大來賓:文史作家 金尚德 老師 1989年文史作家 金尚德老師曾帶著外公的故事上山,展開一段大膽又冒險尋找錐麓斷崖之旅,那時候對於當地的資料是非常匱乏的,更不用說當地的路線和地形資料等等,是如何在這種情況下,走訪這趟旅程的呢? 我們繼續聽請老師與我們分享
Published 10/05/22
親山大來賓:文史作家 金尚德 花蓮的立霧溪可以說是最有故事的一條大河,它跟太魯閣的古道是先民的舞台,一同向我們演出過去無數壯麗的詩篇。這些故事都收錄在金尚德老師的數本著作之中,很榮幸邀請到老師來與我們分享。
Published 10/04/22
親山大來賓:玉山國家公園助理保育巡山員 林志祥 今天邀請到年輕的助理保育巡山員-林志祥,他的領門師父正是我們之前訪問過的張緯忠,相信在前輩帶領下,一定從中學習許多山林的知識、也聽過許多故事!
Published 10/03/22
親山大來賓: 頂尖越野運動員 周青 上一集周青與我們分享非常精彩的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耐力賽, 這一集來聽他的中央山脈縱走的計畫-前哨戰系列FKT、北大武山新紀錄以及山林安全教育。
Published 09/28/22
親山大來賓:頂尖越野運動員 周青 頂尖越野運動員 周青不久前才從阿爾卑斯山回來,參加了每個越野跑者心中最神聖的賽事-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耐力賽,這項比賽有許多困難之處,一起來聽周青分享這趟精彩的旅程。
Published 09/27/22
親山大來賓:同禮部落自然生態自治協進會理事長 張文盛 花蓮大同及大禮部落全程只能步行前往,要抵達部落就必須行走數小時,在環境便利的現在,目前山上無法接電,但部分族人們依然定居於此,這裡的土地是族人命脈的延續及文化傳承的基石。 我們邀請同禮部落自然生態自治協進會理事長 張文盛 來與我們分享花蓮大同大禮部落的故事。
Published 09/27/22
親山大來賓:花蓮縣消防局自強分隊小隊長 蘇金輝 當山域事故發生時,辛苦的搜救員就要冒著自身安全,可能為了救人賭上自己性命,他們時時刻刻待命著,一有事故發生,危急時刻,勢必盡全力守護我們的生命。 我們邀請到花蓮縣消防局自強分隊小隊長 蘇金輝 分享平時的訓練及山域事故經驗及故事。
Published 09/22/22
親山大來賓:山林運動翹楚 呂忠翰-果果 呂中翰-果果 長年在出國征服高峰,但也不遺餘力地培養下一代的探險家。台灣明明充滿著美麗山林、遼闊海岸,豐富的自然資源等著孩子去探索,但台灣的教育卻告訴孩子「很危險,不要碰」,面對山林、面對大海,我們要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呢?
Published 09/20/22
親山大來賓:山林運動翹楚 呂忠翰-果果 台灣 第一位征服世界 第三高峰 干城章嘉峰 的呂忠翰-果果 從小就在台灣體制外的教育下長大,培養了滿滿敢冒險的衝勁。 今天期望透過呂忠翰分享的生命故事,讓更多人能夠知道,冒險跟理性是可以兼具的。
Published 09/20/22
親山大來賓:花蓮縣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新秀分隊長 葛偉治 一份登山計畫與留守人的加入都可以讓我們享受大山壯闊美景同時降低風險,而當下危機應變的能力,能帶領我們平安回到家 有一群人,用自己的安全來拯救遇到危急受困的山友, 我們邀請到花蓮縣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新秀分隊長 葛偉治 來與我們分享山難搜救行動及案例。
Published 09/14/22
親山大來賓:頂尖越野運動員 江晏慶 在上一集節目,江晏慶 和我們分享他是如何愛上越野跑如何與山林結緣以及過去他參加賽事的所見所聞,而現在他已經將運動當作職業持續堅持著對跑步的熱愛,同時更毫無保留的將所學教授給學員, 頂尖越野運動員 江晏慶 還有什麼計畫和理想,就讓我們繼續聽下去。
Published 09/13/22
親山大來賓:頂尖越野運動員 江晏慶 江晏慶有「越野王子」的稱號,擁有豐富的越野戰績跟經歷,他的年齡卻才30出頭,現在是國外知名越野三鐵XTERRA所認證教練。 我們邀請頂尖越野運動員 江晏慶 來與我們分享為何進入越野圈並且愛上這項運動。
Published 09/13/22
親山大來賓:玉山國家公園巡山員 張緯忠 他們是台灣默默守護山林的一群人,工作雖然辛苦又危險,但心靈卻是富足而平靜。今天除了讓我們更了解這份職業的意義,也聽聽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山,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歡迎玉山國家公園巡山員 張緯忠分享親山的親身經驗及故事。
Published 09/07/22
親山大來賓:布農詩人作家 沙力浪 不管是當年祖先被迫離開居住地的故事、還是日本人和原住民衝突的流血事件,沙力浪都一一踏過這些用血與淚踏出的道路,並將走訪的過程結合歷史,集結成《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一書。 讓我們繼續跟著布農族詩人沙力浪的腳步走進山林間感受山的故事。
Published 09/06/22
親山大來賓:布農詩人作家 沙力浪 上山,對於一些人來說,是回朔根本以及與祖先對話的管道。 日治時期是100多年前的事,不管是當年祖先被迫離開居住地的故事、還是日本人和原住民衝突的流血事件,布農詩人作家 沙力浪都一一踏過這些用血與淚踏出的道路,。今天他會帶我們回到100年前,感受在清朝和日治時期統治下的布農族生活。
Published 09/06/22
親山大來賓:山林運動翹楚 曾令明 分享大自然中的文史秘境及故事 在台灣山林中有許多沒有被發現的美,這些被淡忘的遺跡 訴說著先民的歷史。 這集繼續邀請到 山林運動翹楚 曾令明 來與我們分享大自然中的文史秘境以及那些被遺忘的故事。
Published 08/31/22
親山大來賓:山林運動翹楚 曾令明 山林運動翹楚 曾令明 憑藉著對於登山的熱忱,造訪了大自然中的文史秘境,來聽他分享正確的登山避險觀念。
Published 08/30/22
親山大來賓: 古道文史專家 伍元和 台灣古道經過不斷失敗才走出正確的道路,那些冒險來台的先民們,靠著自己的雙腳,一步一步地踏出這些道路。可以想像當時的他們為了遷徙,不知走錯多少路、犧牲多少人,才成功走出一條正確的路,也才有現在的這些絕美歷史古道,讓我們這些後輩得以品味山林的美。 我們邀請 古道文史專家 伍元和 老師,來跟我們分享台灣的古道之美。
Published 08/30/22
親山大來賓: 花蓮縣消防局長 林文瑞 & 災害搶救科長 李龍盛 百岳有43座在花蓮,花蓮有四分之一土地屬於國家公園轄區,來到花蓮的旅人有一半是為了登山,在每一段壯麗的登山故事中,背後都有一道強大的身影, 我們邀請花蓮縣消防局林文瑞局長與救難科李龍盛科長 來和我們分享他們過去所參與的山林搜救,同時也要請他們給所有山友們一些提醒。
Published 08/24/22
親山大來賓:音樂創作人 黃連煜 老師 在上一集我們聽黃連煜老師聊聊他的創作「滅人山」, 這一集繼續邀請到黃連煜老師聊聊與山的故事。
Published 08/23/22
親山大來賓:音樂創作人 黃連煜 老師 在創作的過程,山給了許多的能量,在山中看到的一件事物,都可以變成靈感,做成一首又一首令人讚嘆的音樂,聽黃連煜老師聊聊他跟山的故事以及他嘔心瀝血之作「滅人山」。
Published 08/23/22
親山大來賓:山林運動翹楚 龔宥銓 如果波士頓馬拉松是路跑者的終極目標,那UTMB 環勃朗峰 超級越野耐力賽,就是越野跑者的夢幻殿堂,最厲害的是宥銓完成了整趟賽事! 繼續邀請到山林運動翹楚 台灣越野跑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龔宥銓 來聊聊他在國外越野跑經驗以及分享台灣山林與國外有何不一樣的美麗之處。
Published 08/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