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碰撞理科生:鄙视链、跨学科与人工智能 | 星星堆满天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星野学院邀请了5位来自不同学科、在多地求学的青年学者,畅聊学科鄙视链与跨学科合作。本次星野沙龙从个人经验谈起,讨论学科鄙视链产生的机制和跨学科的可能性,并探讨了跨学科合作和人工智能的未来。我们整理了本次沙龙的文字版回顾,可在“星野學院”公众号查看嘉宾介绍:洪鑫诚(星野学院创始人、念地咖啡主理人;公共管理、财政学、国际关系、社会人类学;曾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从事智库研究工作,并于两岸三地多家媒体担任签约、专栏作家;现在的研究兴趣是闽南移民社会的人类学;念地咖啡是家和远方中转站和连接泉州与世界的“田野调查基地”)李辰(在荷留学生、文化研究博士生;英语文学、数字文化、文化研究;关注数字公共领域、知识社会学、知识消费;如果记忆是被时间化的空间,我的记忆里有二十年的泉州,五年的南京,和三年的荷兰蒂尔堡;喜欢体验,喜欢文化,喜欢脑洞;目前还在学习如何自我介绍。)吴尚哲(星野学院合伙人、牛津大学工程科学博士生;计算机科学、风险管理与商业智能、人工智能;曾于谷歌、腾讯、商汤实习从事科研;关注三维视觉理解和重构相关研究;恐惧孤独的伪科研人;梦想成为一个有温度的paper机器)应姮(伦敦政经学院哲学硕士、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生;国际政治、公共政策和科学哲学;热衷感官享受;热爱一切抽象事物但并不相信意义;打破学科边界,思考人类和世界本质;把科学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科学研究暴露的问题来反思人类社会困境的起源。)张翔搏(清华大学金融硕士;金融学;热衷新事物;喜爱新科技;目前在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工作;深刻领会跨学科对求职的意义。)收听指南:04:00 金融学科的”顶端”优势与复合背景08:32 不同语境下英文文学的处境|文科鄙视链17:42 鄙视链是真实存在的吗?| 产生机制22:43 评价体系单一化|大学、学科排名29:00 科学与人文可以共存吗?|追溯学科起源30:50 互联网对评价体系单一的鄙视链有何影响34:07 定量VS定性|大数据兴起及价值44:28 人工智能的伦理53:27 完全的人工智能会实现吗?|人工智能的未来65:50 不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跳出鄙视链框架78:37 在公众讨论中“缺位”的理科生?|跨学科的必要
More Episodes
| 本期星青年安坭:苏州家里蹲大学在读;雨晴:上海新传准毕业生; “好奇驱动拿起MBTI做实验”秋玲:传播学大二在读;“不被设限的自定义人格”蓝岚:华南师范大学在读;“乐观主义小狗永远爱你”周璐:四不像新媒体在读;“想寻求突破却总是畏葸不前的高敏女士”| 本期主播王婧:编辑出版专业大二在读;“新人格持续开发中”| 收听指南04:10 MBTI人格图鉴:enfp快乐小狗、高敏型人格infp、对待外界反馈、机器人intp......16:05 流动的人格和不真诚的选择:混沌的自我、非正常状态下的测试结果、外界评价与自我认知、理想人格......28:23...
Published 06/01/22
Published 06/01/22
乔治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约瑟夫·赫曼诺维奇在《博雅教育的命运及可能的未来:美国大众高等教育的经验》一文中指出一种现象:选择性上课。“学生不上课,但获得及格的期末分数、课程学分以及最终大学学位。谁能说这是什么类型的课程,又有什么教学完整性[1]?”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并不少见,分高、事少的“水课”日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选课热门。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做很多事情:写作业、准备各种活动、打游戏、睡觉……除了上课,但仍然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而再回首,这些不错的分数除了成绩单上好看的数字外,并没有留下其他痕迹,我们似乎“上了个假大学”。本期播客请到了人文、社科、理科、工科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多位嘉宾,想从另一个...
Published 04/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