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朱和之在小說《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中,發揮小說家填補失落細節的能力,召喚現場,重回一九四五年三叉山事件發生的前後,當時台灣社會主要三大族群原住民、漢人與日本人之間的相處景況,藉由一巨大災難收束,深入人性之幽微深刻。於是,故事從乾癟的文字史料中長出人的血肉,搭起鄉鎮屋房,回到那至今沉穩深邃的山林之中,透過書寫,再回到人的身上,回到現代,讀者面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5/04/24
Published 05/04/24
國內罕見榮獲三座百萬小說大獎得主的作家朱和之書寫二戰結束之際發生在台灣的空難「三叉山事件」,甫獲第13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長篇歷史小說類首獎,本書故事背景設定在二戰日本投降之際,美軍機載盟軍獲救戰俘飛越台灣中央山脈,受颱風影響不幸在三叉山撞毀。朱和之虛構漢血統潘明坤、布農族少年海朔兒,還有日本警察城戶八十八等人物,評審一致推崇「關於個人與歷史創傷,作者寫來,真正做到『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的境界與超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5/03/24
在這本引人入勝的小說中,作者透過一個個有著色彩的諸多姓名,述說著各種人生故事。例如「青賀」走進車站前的投幣式卡拉OK,知道他總是一個人走進荒涼。「井黃」的手機壞了,卻因此明白自己總錯估世間尺寸。「卡其」喜歡穿寬褲,而這並不是一種美感的正確。「透明」無法理解畢業旅行如何在漫不經心的每個瞬間,建立起所謂近乎永恆的回憶。「珊瑚橘」將客製化的手搖飲都喝遍,那些可以作主的選擇,無論有多微小,就是她人生裡面最珍貴的東西。每一則故事複述著人性底線,將恐懼和恨昇華為一種,所謂人類的溫柔。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27/24
「限時動態」是社群軟體中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一種模式,PO文(或照片)在24小時之後自動消失。作者林妏霜試圖透過「每一個微小的物件」陳述「都秘藏著人們的情感與時間的心事」。「大象」則是取自於英諺「房間裡的大象」意思是某件事情雖然明顯卻被集體視而不見、不做討論。隱喻人們對問題故意選擇不面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26/24
中央大學康來新教授則認為,雖然書名很長,卻都如實對應內容命題與案例。書中所列舉的作家與作品皆是享譽全球華人文壇者,可謂高度經典性。楊雅儒深入研究經典作家的個人信仰、身分認同、情志抉擇等皆一新耳目,具備公∕私、聖∕俗雙面性,作為學術書的實用參考價值貢獻有三:分別是史學的作家傳記資料、文學的次文類新編以及宗教學的區域見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20/24
本書試圖闡述21世紀小說運用「宗教修辭」建構臺灣人肉身血緣與宗教宇宙觀之連結,並論述其中隱含之島國史觀,從而推導作者寓於小說的終極關懷。楊雅儒認為宗教,在臺灣多元而蓬勃,「魅」力無限;然而,宗教文學的研究並非學界主流。出版此書意義之一是回應臺灣文學與文化,無論原住民泛靈信仰、佛道教民間信仰、基督宗教資源,都是當代小說家的沃土與素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19/24
在《我是最纖巧的容器承載今天的雲》之後,宇文正出版第二本詩集,五十八首詩作中透露出傾訴與對話,她盡情痛快抒發了在生活中不同時刻、生命中不同階段所積累的感觸與心境。例如召喚充沛的情緒或感觸,或專注於日常生活各個角落的審美,無論是陽台窗邊的兔腳蕨、姬龜背,或者懷中的貓咪、已逝的狗毛孩寶寶;季節的轉換、星辰的交替,都顯露出宇文正溫柔、易感的心靈和環境相知相惜。而青春詠嘆、愛戀懷想與歲月流逝,也是宇文正筆下的主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13/24
作者宇文正將本書定義為一本傾訴與對話與療癒之書!詩是宇文正生命的伏流,忍不住於此刻湧泉而出她精巧捕捉,珍藏在遠方的角落。在一切好累的時候,願讀者能停下來,感受生活無情卻有愛。宇文正藉由深層書寫來進行自療,以六卷詩作,傾訴快速流動的生命裡細心感受又勇敢堅持的心靈,能在徹底休息中,行走更遠的他方。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12/24
一般人談到藝術,往往既定印象是深奧、晦澀、艱難、看不懂,或者是精緻、高檔、不可親近。然而藝術真的都這麼孤高冷傲嗎?難道一定要弄得深不可測才能被稱作藝術嗎?趙孝萱強調:「我欣賞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它所表現與承載的美。審美不是天賦,是可以透過對藝術語言的學習緩步提升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06/24
很多人印象中,藝術就是小時候美術課上過,藝術品放在如宮殿般的美術館裡,藝術產業像是蒙著紗的神祕行業。作者趙孝萱以自身長期投入美學教育推廣和藝術鑑賞的豐富經歷落筆成書,和讀者分享藝術的概念其實並不遙遠,而是根植於日常生活。透過平時培養美學感知,以及多多欣賞作品提升審美閱歷,就能夠輕易將藝術當作生活調味,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嚴肅議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05/24
當人進入老年期約有75%會受到一種或多種慢性病纏身。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葉炳強教授提供長者病程照護原則與目標、面對生命末期的安寧和緩方向。林耀南教授是失智症家屬也是企管學者,就高齡化社會來臨分析日照或長照機構成為創新創意產業趨勢,並分享照護失智症母親「歡喜做,甘願受」的心路歷程。個案張女士長達十五年失智症病史,配合醫囑情況穩定;個案王女士是輕症患者,積極參與原住民耆老中心課程維持社交與開朗心態。透過專題報導讓民眾了解社會福利資源的運用,失智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關鍵,古典詩詞的文學借鏡與高齡長者現身說法如何樂觀面對生死的修練。
Published 03/30/24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國人平均壽命已達79歲。隨著年紀增長,逐漸失能與失智是不可逆的風險。邁向人生的夕陽,「記憶裡的橡皮擦」拭去歲月的痕跡卻也能夠重新擦亮生命的意義。專題報導訪問輔仁大學醫學院葉炳強院長、國際教育長林耀南教授、宗教系前系主任陸達誠神父就預防醫療與病程照護、日照或長照機構與社會資源整合、信仰與樂齡心態的關係提供專業與經驗分享。也採訪失智症輕度與中期的長者個案現況,並收錄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的老人歌聲。在主持人串聯古今中外老年與疾病書寫的詩詞旁白中,銀髮族面對遲暮之年,黃昏也是鎂光燈,持續追求身心靈的平衡健康,在終點光榮落幕。
Published 03/29/24
從1983年以〈玉米田之死〉獲得《聯合報》短篇小說獎首獎以來,平路創作不斷,題材多元,對於文類的探索也不遺餘力,堪稱全才的作家。中興大學教授邱貴芬表示:「《夢魂之地》不僅涉入台灣民俗信仰,召喚三太子,也再度回到傳奇的蔣家人物,持續關注這一個重要但鮮有台灣作家觸及的台灣歷史,既承續了平路一向拿手的歷史虛實書寫,也注入新的元素,提出新課題。」
Published 03/23/24
國家文藝獎得主平路在《夢魂之地》以民間傳統信仰三太子與上世紀統治島嶼政治王朝的太子爺交互映照,二者在大時代中都是離散之人,以慈悲之眼關照島民內心的苦楚與辛酸,摹寫島嶼歷史。「平路台灣三部曲」最終章,藉通靈民俗,探照威權強人的內心荒景。無論是普世的成長創傷,島民的悲嘆身世,在「太子爺」的魂夢流轉中,交織共鳴。
Published 03/22/24
本書收錄多篇以女性為主角的短篇小說,林黛嫚善於刻畫女性心理,作品融合現代都會女性的理性與感性,充份展現被喻為女性作家的寫作風格。林黛嫚的小說擷取童年生活印記,從鄉野到都市,一路貼近個人生命經驗,作品多觸及年輕都會女子追求愛情、走入婚姻時兩性相處的難題。
Published 03/16/24
林黛嫚出生於台灣南投,23歲以〈最後一段〉獲得全國學生文學獎小說首獎,曾獲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是南投縣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設立以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女作家。全書聚焦在女人的生活樣貌,是小說也是有關「存在」的哲學之書。對於筆下那些出身平凡又擁有積極、上進、知足性格的女性多所肯定,聚焦女性出於自我意識與外界抗衡,追求獨立自主的生活時,仍秉持善良本質和樂觀心境,鍛造健康的心靈以面對不如人意的外在環境。
Published 03/15/24
在王梅香、陳榮彬教授雙主編下,深入分析海明威、福克納、費茲傑羅三位文學大師如何影響臺灣當代小說的多元書寫,也以專文論述臺灣現代主義文學自日治時期引介至臺灣的複線傳播過程與出版,從社會學角度探討海明威作品如何成為臺灣盜版商的最愛,同時邀請新世代譯者重新節譯作品原文,讓讀者領略三位文學大師不同的行文風格,提供愛好文學或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的樂趣。
Published 03/09/24
現代主義是十九世紀末工業文明興起後,擴及哲學思想、審美觀念與文學活動的思潮;在這個全球價值信仰急遽變動的歷史時刻,臺灣並未缺席。本書爬梳美國1920至1950年代如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等作家與作品,並對應到1960年代臺灣作家如陳若曦、歐陽子、王文興、白先勇、鄭清文、王禎和等人如何透過西方現代主義的技巧而發展出臺灣現代主義獨特的樣貌。
Published 03/08/24
修平科技大學劉慧珠副教授推薦序:「如果文學是路寒袖的信仰,那麼,詩的文體就是他的美地與祭壇。」路寒袖以政治選舉歌曲而知名,繼而以文化行政工作獲得讚賞,在情詩集《在門口罰站的天使》再度回到創作詩的本體,打造廣闊深邃優美的詩語世界。
Published 03/02/24
詩人路寒袖是資深媒體人,曾任高雄市文化局長、台中市文化局長。歌詞作品有《戲夢人生》電影音樂、潘麗麗《畫眉》《往事如影》、鳳飛飛《驛站》《思念的歌》、蔡琴《點亮霓虹燈》、蔡秋鳳《生活影印機》等與各類歌曲逾百首;曾連獲兩屆流行音樂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最佳作詞獎、傳統藝術金曲獎作詞類最佳創作獎等。
Published 03/01/24
這是一本在台灣教育現場,最真實的感動,有各種教學點子的妙意,能讓家長更掌握教育改革衝擊下,提升學子閱讀寫作乃至大考解題的基礎能力。在每一堂怦然心動的文學課中,把古典的話語映照今生今世,讀中外經典體察經典深意,陪伴青年航向青春的苦澀與希望,也放手讓老師帶領學生在文學課上探索與跨界。
Published 02/24/24
須文蔚老師在大學教文學創作與文學理論,深知文學教育有多重面向:文學,語文,文化與當代倫理,能帶給學生來自生命與生活的啟發。為了更認識文學教育變遷,聚合難得的機緣,訪談與記錄了全台灣各地三十多位老師的創新,溫馨與動人的教學故事。
Published 02/23/24
峇里島居民的生活,交織於各式儀式與祭典中,包裹在環境和諧的島嶼裡。衍生而來的民俗藝術與靈修體驗千年不輟,無論是在藝術畫廊、瑜伽工作室、餐館店舖,每個靈魂皆能小心輕放。黃彥綾與團隊親自走訪峇里島分享瑜伽與音療、蠟染與美味的路街小食。
Published 02/22/24
峇里島位於赤道以南約8度的海島,屬印度尼西亞峇里省,以豐富的自然風光與信仰文化聞名。根據統計,島上大大小小的寺廟粗估高達兩萬座,因此又被稱為眾神之島。獨特的人文氛圍,使其自80年代逐步發展為旅遊勝地。黃彥綾推薦認識峇里島的火山徒步、稻田騎行、海灘探索等三條野聚戶外最優路徑。
Published 0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