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之道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每年雨季來臨,位於亞熱帶的香港經常受到暴雨侵襲,偶爾還會發生水浸。隨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未來防洪的工作將會更為艱巨。 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密度最高的城市,要在繁忙的街道底下改善或擴大現有的雨水排放系統絕非易事,只有善用地下空間,利用嶄新的技術才能長遠解決水浸的困擾,方法是截流及蓄水。 很多舊區的雨水排放系統大多是在數十年前修建,隨著地區城市化和發展,在暴雨情況下沿地面的水流日漸增加,現有路邊系統不足以應付;雨水排放隧道的設計能有效截取上游山區的雨水。目前,香港已完成三條隧道,總長度達19.3公
More Episodes
置身在地底之下,就好像進入了一個城市的心臟地帶,那裏支持城市各種需要。其實地下空間仍有很多發展潛力,如果將不同的生活設施放在地底下面,可以大大增加讓人活動和使用的空間。 乘坐地下鐵路,可能是我們最經常在地下進行的活動。除了乘坐列車,鐵路站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經常踏足的地方,穿過地鐵站上山下山,又或轉車到不同地區,這個地下空間都帶來不少方便。金鐘站現在是最繁忙的鐵路轉車站之一,為配合即將通車的沙中綫與南港島綫,金鐘站要進行擴建工程,緊貼現有車站與行車隧道施工,從地面下挖掘五十米深,將車站原有三層加建至六層
Published 09/09/15
Published 09/09/15
置身在地底之下,就好像進入了一個城市的心臟地帶,那裏支持城市各種需要。其實地下空間仍有很多發展潛力,如果將不同的生活設施放在地底下面,可以大大增加讓人活動和使用的空間。 乘坐地下鐵路,可能是我們最經常在地下進行的活動。除了乘坐列車,鐵路站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經常踏足的地方,穿過地鐵站上山下山,又或轉車到不同地區,這個地下空間都帶來不少方便。金鐘站現在是最繁忙的鐵路轉車站之一,為配合即將通車的沙中綫與南港島綫,金鐘站要進行擴建工程,緊貼現有車站與行車隧道施工,從地面下挖掘五十米深,將車站原有三層加建...
Published 0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