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置身在地底之下,就好像進入了一個城市的心臟地帶,那裏支持城市各種需要。其實地下空間仍有很多發展潛力,如果將不同的生活設施放在地底下面,可以大大增加讓人活動和使用的空間。 乘坐地下鐵路,可能是我們最經常在地下進行的活動。除了乘坐列車,鐵路站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經常踏足的地方,穿過地鐵站上山下山,又或轉車到不同地區,這個地下空間都帶來不少方便。金鐘站現在是最繁忙的鐵路轉車站之一,為配合即將通車的沙中綫與南港島綫,金鐘站要進行擴建工程,緊貼現有車站與行車隧道施工,從地面下挖掘五十米深,將車站原有三層加建至六層
Published 09/09/15
Published 09/09/15
置身在地底之下,就好像進入了一個城市的心臟地帶,那裏支持城市各種需要。其實地下空間仍有很多發展潛力,如果將不同的生活設施放在地底下面,可以大大增加讓人活動和使用的空間。 乘坐地下鐵路,可能是我們最經常在地下進行的活動。除了乘坐列車,鐵路站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經常踏足的地方,穿過地鐵站上山下山,又或轉車到不同地區,這個地下空間都帶來不少方便。金鐘站現在是最繁忙的鐵路轉車站之一,為配合即將通車的沙中綫與南港島綫,金鐘站要進行擴建工程,緊貼現有車站與行車隧道施工,從地面下挖掘五十米深,將車站原有三層加建...
Published 09/09/15
地下鐵路由最初動工至今已經四十年,但作為本地主要公共交通骨幹,隨人口增長,地面空間發展有限,地鐵路線繼續伸延,建設仍然繼續。以佔用地下空間大小、工程規模和複雜程度,地鐵可謂香港之最。和其他地下設施最大的分別,它是為接待每日數以百萬計的普羅市民使用這個地下空間系統,與市民的接觸更為直接。 四十年過去,工程施工技術先進了,但因為城市發展令地上地下的環境更為複雜,地下鐵路施工的難度並未有減少。究竟這個全港最大的地下系統,如何去維持一個井然的秩序呢? 編導:李志毅 主持:陳嘉輝、陳偲 預告片:https:
Published 09/03/15
地下鐵路由最初動工至今已經四十年,但作為本地主要公共交通骨幹,隨人口增長,地面空間發展有限,地鐵路線繼續伸延,建設仍然繼續。以佔用地下空間大小、工程規模和複雜程度,地鐵可謂香港之最。和其他地下設施最大的分別,它是為接待每日數以百萬計的普羅市民使用這個地下空間系統,與市民的接觸更為直接。 四十年過去,工程施工技術先進了,但因為城市發展令地上地下的環境更為複雜,地下鐵路施工的難度並未有減少。究竟這個全港最大的地下系統,如何去維持一個井然的秩序呢? 編導:李志毅 主持:陳嘉輝、陳偲 預告片:htt...
Published 09/03/15
香港土地不足而需求持續增加,要維持長遠的土地供應,發展岩洞便成為近年備受重視的政策方向。地質研究發現,香港於一億四千至六千萬年前是火山活躍之地, 故有超過七成的石質是堅硬的花崗岩與火山岩,六成以上適合岩洞發展。根據這些地質資料,土木工程拓展署正編製首份全港岩洞總綱圖,考慮交通網絡及社區需要,勾劃出潛藏於我們身邊可以成為岩洞的空間。 與此同時,第一個岩洞先導計劃——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亦在進行:計劃將於2017年至2027年間,將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現址對面的女婆山中,以騰出28公頃、相當於1.5個維園
Published 08/27/15
香港土地不足而需求持續增加,要維持長遠的土地供應,發展岩洞便成為近年備受重視的政策方向。地質研究發現,香港於一億四千至六千萬年前是火山活躍之地, 故有超過七成的石質是堅硬的花崗岩與火山岩,六成以上適合岩洞發展。根據這些地質資料,土木工程拓展署正編製首份全港岩洞總綱圖,考慮交通網絡及社區需要,勾劃出潛藏於我們身邊可以成為岩洞的空間。 與此同時,第一個岩洞先導計劃——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亦在進行:計劃將於2017年至2027年間,將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現址對面的女婆山中,以騰出28公頃、相當於1.5...
Published 08/27/15
也許早已忘記,山泥傾瀉曾為我們的城市帶來創傷。上世紀七十年代,九龍秀茂坪及港島寶珊道幾宗嚴重的山泥傾瀉事故,奪走多人性命。此後,政府成立專責部 門,處理斜坡安全。過去三十多年來,在工程師努力之下,山泥傾瀉的傷亡數字一直減少。鞏固斜坡的建設,深藏地下默默耕耘,肩負起保護市民的重要任務。 泥釘是最常見的鞏固斜坡措施,由施工細節到品質檢測,都是一絲不苟。要評估斜坡的穩定性,會先了解其前世今生,然後進行各項測試,再計算出斜坡的安全系數。工程師亦開發新的測量技術,利用激光掃描,更快更準確掌握斜坡的地形數據。至於「
Published 08/20/15
也許早已忘記,山泥傾瀉曾為我們的城市帶來創傷。上世紀七十年代,九龍秀茂坪及港島寶珊道幾宗嚴重的山泥傾瀉事故,奪走多人性命。此後,政府成立專責部 門,處理斜坡安全。過去三十多年來,在工程師努力之下,山泥傾瀉的傷亡數字一直減少。鞏固斜坡的建設,深藏地下默默耕耘,肩負起保護市民的重要任務。 泥釘是最常見的鞏固斜坡措施,由施工細節到品質檢測,都是一絲不苟。要評估斜坡的穩定性,會先了解其前世今生,然後進行各項測試,再計算出斜坡的安全系數。工程師亦開發新的測量技術,利用激光掃描,更快更準確掌握斜坡的地形數據。...
Published 08/20/15
煤氣是本地其中一種大量消耗的能源,商業及家用的客戶逾180萬,要讓煤氣由廠房輸送到港九新界提供服務,就要靠我們腳下蟠蟠蜿蜿、長達3,500公里以 上的煤氣管道。煤氣落戶香港已超過150年歷史,地下管道除了需要加長來滿足人口上升的需要,確保市民安全更是重大課題。2014年高雄的地底氣體爆炸意外,時刻提醒著氣體燃料的危險性。像香港這個人煙稠密之地,一旦災難發生,實在不堪設想。 所以,不止煤氣廠要搬至市區邊緣,維修人員更要每天檢查喉管的安全,舊喉管亦須輪候更換。於是,其他問題由此衍生;最為我們關注的,當然是連
Published 08/13/15
煤氣是本地其中一種大量消耗的能源,商業及家用的客戶逾180萬,要讓煤氣由廠房輸送到港九新界提供服務,就要靠我們腳下蟠蟠蜿蜿、長達3,500公里以 上的煤氣管道。煤氣落戶香港已超過150年歷史,地下管道除了需要加長來滿足人口上升的需要,確保市民安全更是重大課題。2014年高雄的地底氣體爆炸意外,時刻提醒著氣體燃料的危險性。像香港這個人煙稠密之地,一旦災難發生,實在不堪設想。 所以,不止煤氣廠要搬至市區邊緣,維修人員更要每天檢查喉管的安全,舊喉管亦須輪候更換。於是,其他問題由此衍生;最為我們關注的,當...
Published 08/13/15
水乃是生命之源,既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條件,亦是每個城市發展的根基。要穩定又清潔地提供水源給各個市民,除了開拓水源,輸水網絡的建設尤為重要。香港的輸水網絡多數鋪設在地下,經歷近160多年的建設,現時輸水網絡總長度有近8000公里,覆蓋全港99.9%人口,是香港歷史最悠久,覆蓋人口最多的地下工程。 隨著水管老化,已鋪設的水管需要更新或者維修,而輸水網絡亦需要不斷擴充以維持穩定的供應。在2000年開始,水務署開始進行一項大型更換及修復水管計劃,計劃更換或修復3000公里的輸水管道。在現今城市發展高度密集的香港
Published 08/06/15
水乃是生命之源,既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條件,亦是每個城市發展的根基。要穩定又清潔地提供水源給各個市民,除了開拓水源,輸水網絡的建設尤為重要。香港的輸水網絡多數鋪設在地下,經歷近160多年的建設,現時輸水網絡總長度有近8000公里,覆蓋全港99.9%人口,是香港歷史最悠久,覆蓋人口最多的地下工程。 隨著水管老化,已鋪設的水管需要更新或者維修,而輸水網絡亦需要不斷擴充以維持穩定的供應。在2000年開始,水務署開始進行一項大型更換及修復水管計劃,計劃更換或修復3000公里的輸水管道。在現今城市發展高度密集...
Published 08/06/15
對於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污水的收集和處理工作從來都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每日的生活,無論是個人的起居飲食,抑或是各種經濟活動,都會產生大量污水。由於這些污水很快便消失於我們的眼底,令人忽略了它的影響。 現時,香港每日平均的污水排放量高達280萬立方米。這大量的污水經由總長度達1700公里的地下污水收集系統網絡,輸送到約70座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再經由深海排放管道排出大海。 隨著人口持續增加,生活質素提升,污水的生產量只會有增無減,加上現時的污水收集設施逐漸老化,城市化的發展亦有礙大規模的改善工程,令應
Published 07/30/15
對於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污水的收集和處理工作從來都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每日的生活,無論是個人的起居飲食,抑或是各種經濟活動,都會產生大量污水。由於這些污水很快便消失於我們的眼底,令人忽略了它的影響。 現時,香港每日平均的污水排放量高達280萬立方米。這大量的污水經由總長度達1700公里的地下污水收集系統網絡,輸送到約70座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再經由深海排放管道排出大海。 隨著人口持續增加,生活質素提升,污水的生產量只會有增無減,加上現時的污水收集設施逐漸老化,城市化的發展亦有礙大規模的改善工程...
Published 07/30/15
每年雨季來臨,位於亞熱帶的香港經常受到暴雨侵襲,偶爾還會發生水浸。隨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未來防洪的工作將會更為艱巨。 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密度最高的城市,要在繁忙的街道底下改善或擴大現有的雨水排放系統絕非易事,只有善用地下空間,利用嶄新的技術才能長遠解決水浸的困擾,方法是截流及蓄水。 很多舊區的雨水排放系統大多是在數十年前修建,隨著地區城市化和發展,在暴雨情況下沿地面的水流日漸增加,現有路邊系統不足以應付;雨水排放隧道的設計能有效截取上游山區的雨水。目前,香港已完成三條隧道,總長度達19.3公
Published 07/23/15
每年雨季來臨,位於亞熱帶的香港經常受到暴雨侵襲,偶爾還會發生水浸。隨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未來防洪的工作將會更為艱巨。 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密度最高的城市,要在繁忙的街道底下改善或擴大現有的雨水排放系統絕非易事,只有善用地下空間,利用嶄新的技術才能長遠解決水浸的困擾,方法是截流及蓄水。 很多舊區的雨水排放系統大多是在數十年前修建,隨著地區城市化和發展,在暴雨情況下沿地面的水流日漸增加,現有路邊系統不足以應付;雨水排放隧道的設計能有效截取上游山區的雨水。目前,香港已完成三條隧道,總長度達19...
Published 07/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