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兩百年前的謠言,竟然還流傳到今日?! 歷史如想像中的公正客觀嗎? 《長生殿》的楊貴妃和野台戲的楊貴妃,為何形象落差這麼大? 時間是一把雕刻刀,歷史在時代中被加工或自然脫落。 歷史學家謝金魚剖析史料的可信度,戲曲劇作家陳健星訴說歷史由人性構成。 本集以各種生動的例子, 帶大家討論如何看待歷史詮釋,以及注意事物背後的脈絡。 維持警覺的思辨態度,避免歷史「繞過理性」影響我們。 1:20亡國到底誰的錯?為何總說女色誤國? 7:29 戲劇裡不再簡單對立的慈禧與光緒 9:09是功還是過?從小說、戲劇重新認識歷史人物 11:48歷史的真假也許不是最重要的,「意圖」有時藏在「假的」背後! 16:23戲劇中的歷史常「歪樓」?其實是老百姓在抒發抱怨 31:24從古代美女看何謂「歷史層疊」 34:06為什麼你不懂古人的笑話?沉浸在史料中是時代的轉換器 37:57你學到的是「歷史學的思考」,還是某種濃縮的「歷史判斷」? 42:18學歷史跟我有關嗎?讓人不被脈絡任意擺布 主持人|朱家安 本集來賓| 歷史作家 謝金魚 戲曲編劇 陳健星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製播,雙週更新。 使用音樂| River...
Published 08/31/22
藝術和哲學有所謂「產值」嗎? 社會花費資源在藝術和哲學上,算是一種浪費嗎? 評論人「浪費」暗藏著階級意識嗎? 什麼是「有用」,什麼又是「浪費」? 「有用」是不是反而限制了更寬廣的可能? 本集節目邀請了藝術家詹傑、哲學系出身的梅子, 從各種精彩論點引領大家思考, 討論「藝術和哲學是否是一種浪費」。 本集重點: 5:44如果都用「數字和KPI」來看價值,就會落入「實用性的弔詭」 8:06沒有人剛出道就很棒!有些價值需要「時間」的累積 12:22為什麼我繳的稅金,要用來補助哲學、藝術計畫? 16:04劇場很好地回應社會議題,是個「公共性論壇」 16:59原來哲學可以幫助朋友釐清煩惱 28:36哲學和藝術打開我們「找樂子的眼界」 30:25戰後社會環境讓人寧可賺錢,也不想睡覺?! 35:34因為沒有「體驗過現場感」,所以判斷沒有必要 36:10表演藝術的「不可重複性」源自於觀眾「參與了想像」 主持人|朱家安 本集來賓| 社團法人臺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秘書長 蔡雅婷(梅子)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 詹傑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製播,雙週更新。 使用音樂| River Meditation...
Published 08/17/22
魔術為什麼如此吸引人?跟魔法、超能力有什麼不同? 當我們欣賞魔術,我們體驗了哪些東⻄? 舞台劇的「假裝」和魔術「無法假裝」的區別是什麼? 魔術就是各種可能與不可能的辯證與衝突嗎? 本集節目邀請魔術師林陸傑、哲學家林斯諺 和主持人朱家安一起暢談魔術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祕密! 2:10錯誤引導還是操控人心?謊言都是觀眾告訴自己的 15:01「妖術的解析」第一本魔術教學書誕生 15:40魔術和宗教、科學的有趣關聯 17:25從電影「夜路」、「魔幻月光」窺看魔術相關歷史 21:05「推理小說」就是精采的紙上「魔術」,談兩者的異同之處 26:56魔術師其實就是最好的演員,扮演會魔法的角色 34:27電影的發明其實跟魔術的「降靈術」有關! 40:24強烈建議魔術要「現場觀看」的原因 40:50魔術沒辦法變給自己看:「觀眾」是現場魔術的要件 主持人|朱家安 本集來賓| 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林斯諺 魔術師 林陸傑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製播,雙週更新。 使用音樂| River Meditation music by audionautix.com Arabesque no. 1 (string...
Published 08/03/22
睽違許久,好哲凳|藝術思辨坐著聊 第二季節目上線囉! 「哲學其實可以很好聊,藝術就在你我生活當中。」 今年一樣規劃了多元、豐富的內容, 由朱家安帶領大家,深入討論各種有趣的話題和論點, 節目陸續上線,敬請期待! 本節目由兩廳院製播,星期四雙週更新。
Published 07/21/22
笑話註定冒犯人嗎?講地獄梗很夭壽? 笑話也有技術性含量嗎?如何把握呢? 如何說好笑話,又把傷害降到最小呢? 講了笑話但聽眾沒笑,到底是誰的錯? 本集節目討論幽默在生活中、舞台上有什麼差異。 聊到玩笑的尺度該怎麼拿捏,以及如何成功逗笑別人。 愛聽、愛說笑話的你,千萬別錯過這集! 4:30人為什麼會想笑?原來跟「危機解除」有關 9:05建立好脈絡,觀眾就比較能get你的笑點 13:09表演中的幽默,跟生活中講笑話差在哪裡? 23:15「自嘲」是最高級的幽默?還是只是相對安全? 31:23為何開「族群玩笑」不見得大家都會買單 35:09「阿翰PO影片」的模仿為何令人欣賞? 47:47在台上講笑話出差錯,可以怎麼辦? 50:55表演者除了說笑話,最好還要很會看臉色 55:51為什麼不該責怪別人沒有幽默感 57:21上台講笑話不只為一個爽字,準備過程很費時、辛苦 主持人|朱家安 本集來賓| 女同志週記共同主持人Amy林昱君 嚎哮排演創意總監蕭東意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製播,雙週更新。 使用音樂| River Meditation music by...
Published 07/20/22
藝術和思辨有多重要?兩者間又有什麼關聯? 本集節目邀請前文化部長、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鄭麗君, 聊聊為什麼對人來說,藝術如此不可或缺? 藝術讓人思考,也讓人更有生命力,甚至爭取自由。 人們同時從創作跨越自我生命界線,產生共感。 鄭麗君副會長透過喜愛的藝術作品、康德的哲學概念等例子, 和主持人討論她對於藝術的感受及看法。 節目後段也分享擔任文化部長的經驗, 談國家如何用政策幫助藝術創作而不過度干預, 讓下一代都有餘裕和機會,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人。 03:08 以黃土水雕塑作品「甘露水」為例,談藝術與社會的關係 14:02 創作者看見框架的時刻,就是自由的起點 20:00 一個沒有多元藝術的社會就沒有民主 29:15 藝術、思辨、自由在現代社會中代表什麼? 30:04 談文化政策,政府跟藝術創作之間的「臂距原則」、「文化公民權」 33:30 藝術的「公共性」、社會的「暖實力」 41:45 從經濟學、哲學角度談自由與藝術 45:05 文化產業與文化經濟的現況與未來 49:45...
Published 12/01/21
本集為好哲凳系列「番外篇」,邀請報導者副總編輯劉致昕, 分享他在這次「兩廳院秋天藝術節」擔任演後座談會主持的感受和觀察。 來聽聽朱家安與劉致昕這集的閒聊與介紹, 一窺這次「兩廳院秋天藝術節」的精采花絮。 10:38 觀眾認真參與也是演出好看的原因之一 15:27 兩廳院讓劇場變成能自由、安心討論的空間 16:48 討論「河床劇團」的演出《被遺忘的》 23:31 介紹「里米尼紀錄劇團」的演出《恐怖谷》 24:33 劉致昕談這次兩廳院秋天藝術節主題 35:24 絕對沒有蠢問題,勇敢提問是給創作者最大的反饋 38:52 談「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演出作品《混音理查三世》 44:00 要怎麼知道自己不是機器人?觀眾的這一題值得深思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藝術零距離計畫支持製播,雙週更新。 主持人|朱家安 本集來賓|報導者副總編輯、秋天藝術節演後座談主持人 劉致昕 使用音樂|Duparc La vie 音樂演奏|徐嘉琪 音樂錄音|左興@ ff studio
Published 11/24/21
社會該進行美感教育嗎? 美感這種東西可以教嗎? 有人認為審美是天賦和品味,是種學不來的能力。 有人卻說美醜背後是種選擇,背後有它的價值觀。 本集節目從「教科書設計」、「華國美學」等主題切入討論, 在辯證過程中,探討美感教育究竟教給我們什麼。 或許在不同的時代和場域, 美感的確是不斷流動的,也沒有標準答案。 唯有交流碰撞才能從美感中窺見差異,也能更了解自己。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製播、新誠家廣告有限公司冠名贊助。 08:20 美感是一種能力,還是一種品味? 12:56 「華國美學」很醜?或許被討厭的是當中的價值觀 22:05 價值觀跟美感偏好真的有關?以「黃色」和「雨傘運動」為例 29:02 很多藝術品的生成都是從討論「醜」開始 32:33 擁有美學判斷與對美的品味是有層次上的差異 34:12 美感需要社會化嗎?如何看待梵谷的歷史評價? 48:19 從「台客文化」看「華國美學」的發展潛力 1:03:14 消費選擇是基於個人審美,但不見得就具備該種風格或價值觀 主持人|朱家安 本集來賓|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導演 Baboo 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共同創辦人...
Published 11/17/21
藝術詮釋有標準答案嗎? 如果我們理解的跟作者不一樣, 那是否表示我「看不懂」作品? 面對認真探問答案的受眾, 為什麼連作者也會覺得「壓力山大」? 答案是誰說的才算? 本集節目從受眾角度出發,跟大家聊「看不懂」藝術的焦慮感。 接著以「詮釋學」為討論核心,聽兩位來賓分享關於劇場和小說創作經驗。 從中層層遞進、精彩地辯證「作者意圖真的重要嗎?」 還是在作品完成那一刻,作者就該功成身退? 而身為受眾,可以用什麼心態欣賞藝術,較能找到樂趣及自信呢?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製播、全球人壽冠名贊助,雙週更新。 02:11 太在意標準答案其實會阻撓藝術的感受力 06:14 導演談對演後座談的荒謬感 07:24 寫作圈的內規是作者不要解釋自己的作品 08:57 找人談論作品有機會迸發出新的想法,但非尋求標準答案 13:08「詮釋學」在討論「到底要不要管作者?」 16:03「意圖主義」有流動性嗎? 25:27 作者如何善用讀者的「腦補」?例如:像極了愛情。 32:20 理由往往是「詮釋活動」中最精華的部分 37:23 「作者意圖」在哪些方面有其必要性? 43:49...
Published 11/03/21
誰該為地球的未來負責? 有人認為把握當下最重要,也拒絕改變。 有人卻覺得影響未來,會讓生命更有意義。 這個世界的未來和我有關嗎? 如果與我無關,又是誰要負責? 除了氣候變遷、環保議題,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會影響到下個世代? 從網路科技、教育等的世代差異開啟討論, 現代人面對世界的挑戰是什麼? 除了叩問:「我們還能為下一代做些什麼?」 也想知道大環境快速改變之下,人類要怎麼攜手合作克服困境? 06:37 進入網路科技世界後,道德標準出現了變化 11:02 打電話是種禮貌來是打擾?談科技帶來的世代差異 21:04 現在的家長為下一代的擔憂有什麼? 35:46 環境臨界點就像發燒,燒過頭就回不來了 39:39 預言只是希望人類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未來 41:28 文化藝術工作強調歷程和訓練同理心 45:22 面臨全球問題時,我們如何跟陌生人合作? 46:52 哲學在理解他人處境上的幫助是什麼? 52:00 科技讓人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但其實還有更高的存在 56:05...
Published 10/20/21
人們常說讀歷史能夠「鑒古知今」,這是真的嗎? 除了得到經驗和教訓,學歷史還能挖到什麼寶物? 本集節目主持人和兩位來賓,用開放的眼光跟角度展開討論, 首先以了解歷史的「必要性」當作母題延伸,探討各種思維和可能, 並擴談到臺灣的轉型正義議題,也點出臺灣過去到現在歷史教育的盲點。 讓人不禁莞爾並反思:歷史到底教會我們什麼?又是誰在決定歷史呈現的樣貌?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製播、全球人壽冠名贊助,雙週更新。 05:25行為本身就是目的,所以何必去問意義? 08:12人在了解過去之前有什麼前提? 10:07有關臺灣「轉型正義」議題的觀察 14:27人很難「正確認識」過去,且所有知識都有權力結構關係 17:23「新史學」是如何用微觀來看歷史脈絡? 24:56臺灣的歷史教育被過度簡化,反而不利學生養成思考能力 36:15除了經驗教訓,學歷史到底還能獲得什麼? 39:48歷史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應該用更細膩的眼光看世界 47:12現下的人們可能用什麼角度詮釋疫情 51:17沒有解答的戲劇更接近現實世界,以怪醫黑傑克為例 53:10人文學的培養帶來一種看世界的方式 56:40兩位來賓分享培養歷史...
Published 10/06/21
人人都有一套美感判斷,那客觀的美感真的存在嗎? 本節目邀請兩位來賓,從廣告行銷和劇場創作的經驗切入, 分享彼此曾遇過的美感爭執、談藝術領域的權力結構問題, 以及聊聊普遍的美感標準及教育是如何影響大家的。 如果客觀美感真的存在,對創作者來說究竟是好是壞? 而對受眾來說,為什麼陌生、看不懂的藝術創作更應該去看?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藝術零距離計畫支持製播,雙週更新。 02:00 設計師和客戶的「美感爭執」該如何處理? 07:06 劇場藝術創作更偏重實驗性,而非重複過去成功的美感經驗 09:34 劇場裡有「噓聲的樂趣」來帶給創作者挑戰 17:30 藝術領域的「權力關係」一方面定義了藝術,但也帶來限制 27:14 客觀的美感在行銷上是「好用的工具」,但也有壞處 31:26 藝術和廣告創作其實也是在做一種「社會溝通」 36:49 藝術家最大的責任不是給出答案,而是要提問 42:21「莎士比亞」很經典,但其實臺灣的劇場經典也不容忽視 45:37 教育行塑了我們對美感的認知 46:46 不要武斷的用「看不懂」來阻斷你對藝術作品的感受 49:36...
Published 09/22/21
有人認為愛打電動只是殺時間、耍廢, 有人卻說電玩的魅力只有玩家才會懂! 隨著科技不斷更新、進步, 優秀的創作者揮灑創意,讓世界見證他們腦中的幻想國度。 電玩算是一種「藝術」嗎? 玩遊戲本身是件有意義的事嗎? 本集節目邀請插畫家厭世姬和劇場導演李銘宸(奶爸), 先從藝術的定義切入討論,接著帶出一連串有關電玩的哲學思辨。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藝術零距離計畫支持製播,雙週更新。 05:02「電玩」和「藝術」的異同之處? 08:50 遊戲必須要有參與者才能成立嗎? 14:27「隱藏關卡」、「隱藏菜單」帶來的哲學思考 17:34 跟藝術品互動有限定方式嗎? 22:09 成為藝術有什麼條件嗎? 26:43 藝術品需要是創造者的「有意為之」? 35:13 關於「金手指」的比喻 40:10 藝術和電玩都是需要人去詮釋、體驗的 42:05 滿足藝術的條件後,電玩算是藝術嗎? 45:19 現在大眾對電玩的觀感已逐漸改變 46:09 每個世代的產業鄙視鏈其實是會輪轉的 48:27 電玩的起源跟硬體進步有關 49:43...
Published 09/08/21
什麼是藝術呢? 巷口很會做包子的師傅、無聊時隨手的塗鴉、被膠帶貼在牆上的香蕉。 「藝術品」成立與否由誰來判斷、檢定? 是創作者「自己覺得」就算,還是需要得到大眾或專業領域認可? 要明確的定義藝術非常困難,卻是許多人都有興趣的命題。 本集節目邀請兩位來賓,先從藝術的灰色地帶切入主題, 從各種生活實例當中,聊聊各自對藝術的理解和觀察。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製播、全球人壽冠名贊助,雙週更新。 02:49 生活即是藝術,廚藝精湛也可以是種藝術嗎? 07:36「藝術」一詞有評價性和描述性兩類 09:49 商業化跟藝術會有衝突嗎? 11:35 有些哲學家認為在藝術創作中,「意圖」很重要 15:01 創作者通常想把藝術邊界模糊、拆掉圍牆 15:27 談網路文化中的藝術行為,例如風靡一時的「十年挑戰」 21:47 東彥對藝術的聯想:轉化、腦袋對話、雞皮疙瘩、Intention 22:21 藝術是將抽象編碼轉化的過程 24:10 受眾如果對作品產生新詮釋,對創作者來說會更好玩 25:45 人造物一定要親手做出來嗎? 27:11「貼在牆上的香蕉」,現成物展示真的在譁眾取寵嗎? 30:45...
Published 08/25/21
AI值得我們擔心嗎? 科技就像是雙面刃,就算電影《魔鬼終結者》的時代不會來臨,人們對AI也是又是期待又是擔憂,充滿了矛盾。我們愛AI像人一樣聰明,創造出無限可能性。又懼怕AI太過像人,有天人類終將被取代。本集節目邀請兩位有相關工作背景的來賓,暢談現今AI在生活、藝術等多種領域的應用,以及從AI科技衍伸的哲學思考。 主持人|朱家安 本集來賓| 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張智皓 廣達電腦技術長暨副總經理 張嘉淵 01:12AI可以模擬人類做出道德判斷?! 03:56 AI會造成人類的大規模失業嗎? 06:39 哪些工作最有「人味」?較不容易被機器取代 09:47 AI和人PK古典樂創作,判斷結果令人吃驚?! 11:46 有可能利用AI技術讓已故藝術家「重生」? 18:44真正的藝術其實是從試煉中誕生,而非依賴形式 21:53 原作和贗品的價值差異到底在哪裡? 27:30 關於AI的基本概念介紹和理解 28:46 哲學家和工程師對AI有完全不同的期待 31:12談AI這幾年的應用發展和限制 43:20 AI可能透過一些方法操控人類的選擇,例如:總統大選 47:58...
Published 08/11/21
魯蛇到底哪裡魯? 「生命意義」感覺是遙遠又嚴肅的主題, 卻在無意中形塑了我們生活中所做的每個決定。 本集節目邀請兩位來賓,從普世價值、藝術創作、社會運動等不同角度切入, 用輕鬆的態度跟大家分享,可以如何看待社會放在我們身上的標準。 本集來賓|許哲彬、蔡雅婷(梅子) 01:35活出美好人生有客觀標準嗎? 05:13藝術家一定都很有夢想,是摘星者? 06:31人無法一直活著,所以更有理由活在當下 12:31為什麼生命意義這麼難解? 15:02做社會運動不是為了達成目標,是為了照顧人 17:33「我的志願」是一條騙人的路嗎? 21:03「有能力考上前三名,但是我不要」的老二哲學 28:06梅子從不屑哲學系到去報名考試的轉折 34:30從漫畫家到藝術家,許哲彬的求學之路 42:52換過很多工作,會被認為經驗豐富還是不穩定? 48:59很多藝術工作者到30歲會遇到一道坎 50:43進了國家戲劇院演出就是成功的導演嗎? 53:21每個年紀都有社會認定你該完成的事 56:08梅子的租屋小故事 1:03:39創作者可能會用什麼角度思考成功 1:08:20成功可能只是眾多目標之一 補充連結...
Published 07/28/21
本集節目以「身材」作出發點,邀請三位來賓以自身經驗出發, 聊胖子在生活當中會面臨的各種關心和歧視,以及可以用什麼角度去回應社會。 本集來賓|Amy、馬力、蘇威嘉 04:42大家對胖子有什麼既定印象?哪些是歧視? 06:43舞蹈圈其實對外在條件很有要求 10:00談Amy、馬力捷運座位事件 12:49除了胖子孕婦其實也很需要空間 17:22蘇威嘉談小時候穿不下舞衣就無法學芭蕾舞 19:27社會上大部分設施其實不一定兼顧少數人的需求 21:41通常胖子會收到哪些關心 30:24生病的其實是眼光,胖對於跳舞也是一種優勢 37:01大家各自分享因為胖造成的失去和獲得 38:41社會上有對健康和美感的想法,胖子跳舞就只是可愛? 40:35身體很容易變成聊天話題 45:20胖也是一種性感 53:00三位胖子想對世界說什麼 補充連結| 驫舞劇場https://bit.ly/3jxvZYR 女同志週記https://bit.ly/3x92KiW 邊邊女力協會https://bit.ly/3xd7iVJ 《多肉女子生存之道》https://bit.ly/3AeMSgK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藝術...
Published 07/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