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今年80多歲的張景華伯伯,自小鍾情於中國工藝品。成年後,利用工餘時間學習陶藝,對藝術的熱情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更成為尖沙咀星光邨的第一代中國工藝表演者,除了自己做陶瓷外,並兼營中國古董、工藝品買賣生意。 出於對藝術品的珍愛與尊重、對中國工藝的一份感情,張伯伯更自學復修中國工藝品及傢俬等。張伯伯自喻為醫生,能夠將一件破損的工藝品復修好,就好比救活了一個垂死的病人,讓他得以重生。 張伯伯的女兒Celine,自小旁觀父親對工藝品的熱愛、投入,眼見父親可以為修復一件物件而廢寢忘食,耳濡目染下,不知不覺間
Published 05/19/14
今年80多歲的張景華伯伯,自小鍾情於中國工藝品。成年後,利用工餘時間學習陶藝,對藝術的熱情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更成為尖沙咀星光邨的第一代中國工藝表演者,除了自己做陶瓷外,並兼營中國古董、工藝品買賣生意。 出於對藝術品的珍愛與尊重、對中國工藝的一份感情,張伯伯更自學復修中國工藝品及傢俬等。張伯伯自喻為醫生,能夠將一件破損的工藝品復修好,就好比救活了一個垂死的病人,讓他得以重生。 張伯伯的女兒Celine,自小旁觀父親對工藝品的熱愛、投入,眼見父親可以為修復一件物件而廢寢忘食,耳濡目染下,不知...
Published 05/19/14
三十年前,從來沒有化妝經驗的陳明朗(朗哥),因著對舞台表演的好奇,踏上舞台化妝師之路。在香港話劇團的師傅引領下,修讀美術出身的朗哥悟出一套自己的化妝手法與理論,他視化妝為一門應用藝術,更把素描概念和用色技巧應用到化妝技術上。同時,他亦慢慢擴濶了化妝的嶺域,由舞台走向不同範疇。 三十年後,同樣沒有學過化妝的李嘉玲(嘉嘉),因著一個偶然機會拜朗哥為師,除了在課堂上學習理論外,更追隨師傅參與大小化妝工作,目標是要成為專業化妝師。 對師傅朗哥而言,師徒關係,除了授業以外,更重要是傳授做人處世的態度。而對徒弟嘉
Published 05/16/14
三十年前,從來沒有化妝經驗的陳明朗(朗哥),因著對舞台表演的好奇,踏上舞台化妝師之路。在香港話劇團的師傅引領下,修讀美術出身的朗哥悟出一套自己的化妝手法與理論,他視化妝為一門應用藝術,更把素描概念和用色技巧應用到化妝技術上。同時,他亦慢慢擴濶了化妝的嶺域,由舞台走向不同範疇。 三十年後,同樣沒有學過化妝的李嘉玲(嘉嘉),因著一個偶然機會拜朗哥為師,除了在課堂上學習理論外,更追隨師傅參與大小化妝工作,目標是要成為專業化妝師。 對師傅朗哥而言,師徒關係,除了授業以外,更重要是傳授做人處世的態度。而對...
Published 05/16/14
李易達(Almond),六十後。二十四歲到美國馬房工作和學習,1995年在香港跟隨澳洲藉練馬師大衛希斯從事副練馬師工作九年,目前是香港二十四名現役練馬師之一。 楊明綸(Keith),二十三歲。自從十六歲成為賽事見習學員,直至獲得09-10年度冠軍見習騎師的榮譽,師傅李易達覺得他是同輩中的幸運兒,但是成功背後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騎師在比賽中與對手直接競爭,也是一種附帶危險的工作,因此師傅要求Keith要抱有專業而嚴謹的態度。縱然只是一個年輕人,Keith的工作所背負的金錢和責任也不是兒戲。 Keith喜
Published 05/15/14
李易達(Almond),六十後。二十四歲到美國馬房工作和學習,1995年在香港跟隨澳洲藉練馬師大衛希斯從事副練馬師工作九年,目前是香港二十四名現役練馬師之一。 楊明綸(Keith),二十三歲。自從十六歲成為賽事見習學員,直至獲得09-10年度冠軍見習騎師的榮譽,師傅李易達覺得他是同輩中的幸運兒,但是成功背後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騎師在比賽中與對手直接競爭,也是一種附帶危險的工作,因此師傅要求Keith要抱有專業而嚴謹的態度。縱然只是一個年輕人,Keith的工作所背負的金錢和責任也不是兒戲。 Kei...
Published 05/15/14
黃秉基,四十九歲,熱愛打擂台,擁有五條金腰帶,是拳王級搏擊好手,早年拜吳永皓師傅門下,學習國術俞家雲掌,其後轉型自由搏擊以至泰拳,南征北討,建立不少戰功。吳師傅評他為具聰明打法的拳手,評估對手準繩,並懂得運動力學和時間差。 秉基三十三歲退休後,仍然心繫擂台,於泰拳理事會擔任公職,並在大埔設拳館,廣收徒弟,來投者有為強身健體,亦有部份為打擂台,希望揚名立萬,周明逵正是後者。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明逵雖然擁有天賦身材,亦對泰拳非常熱愛,惟擂台成績七戰皆北。師傅黃秉基針對其打法保守,欠缺狠辣,著他往
Published 05/14/14
黃秉基,四十九歲,熱愛打擂台,擁有五條金腰帶,是拳王級搏擊好手,早年拜吳永皓師傅門下,學習國術俞家雲掌,其後轉型自由搏擊以至泰拳,南征北討,建立不少戰功。吳師傅評他為具聰明打法的拳手,評估對手準繩,並懂得運動力學和時間差。 秉基三十三歲退休後,仍然心繫擂台,於泰拳理事會擔任公職,並在大埔設拳館,廣收徒弟,來投者有為強身健體,亦有部份為打擂台,希望揚名立萬,周明逵正是後者。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明逵雖然擁有天賦身材,亦對泰拳非常熱愛,惟擂台成績七戰皆北。師傅黃秉基針對其打法保守,欠缺狠辣,...
Published 05/14/14
人生中的師傅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長輩,有時候朋輩間或是我們身邊的親人,都可以成為影響我們生命的師傅。 蔡舜玉(小玉)熱愛攀石運動,曾經是香港出色攀登運動員,影響她至深的師傅,是一直與她並肩作戰的丈夫──鄧志來(阿來)。一對關係最為親密的師徒,為著共同的興趣與目標刻苦訓練,挑戰一個又一個難點。 今天,阿來與小玉雖然已經退?,但依然對攀登運動不離不棄。阿來主力培訓香港代表隊隊員,其入室弟子黃嘉欣更承繼了師傅興趣多樣的個性,對一切關於攀登的活動都感興趣,當中就包括歷史悠久的長洲「搶包山」比賽。原來「搶包山」的
Published 05/13/14
人生中的師傅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長輩,有時候朋輩間或是我們身邊的親人,都可以成為影響我們生命的師傅。 蔡舜玉(小玉)熱愛攀石運動,曾經是香港出色攀登運動員,影響她至深的師傅,是一直與她並肩作戰的丈夫──鄧志來(阿來)。一對關係最為親密的師徒,為著共同的興趣與目標刻苦訓練,挑戰一個又一個難點。 今天,阿來與小玉雖然已經退?,但依然對攀登運動不離不棄。阿來主力培訓香港代表隊隊員,其入室弟子黃嘉欣更承繼了師傅興趣多樣的個性,對一切關於攀登的活動都感興趣,當中就包括歷史悠久的長洲「搶包山」比賽。原來「搶包...
Published 05/13/14
聽著摩打發出頻繁的聲響,刺針高速的震動,墨水從針刺進皮膚,痛楚過後,這個紋身圖案便會永遠的伴隨著你。亦因為紋身是一輩子的東西,所以紋身師的工作講求絕對的責任感。 紋身師Gabe自少熱愛紋身,任紋身師已超過二十年,他指現時的紋身文化已今非昔比,紋身者選擇紋身並非單純以美觀方面去衡量,對他們來說,紋身會是紀念一些人和事的一種特別方法,每個紋身圖案背後,都有著不同的紀念價值。 徒弟Jimmy跟隨Gabe學藝接近兩年,他認為學師的階段必須把尊嚴放下,即使他有一定的畫畫造藝,要將畫畫技巧附於別人皮膚上,又...
Published 05/12/14
聽著摩打發出頻繁的聲響,刺針高速的震動,墨水從針刺進皮膚,痛楚過後,這個紋身圖案便會永遠的伴隨著你。亦因為紋身是一輩子的東西,所以紋身師的工作講求絕對的責任感。 紋身師Gabe自少熱愛紋身,任紋身師已超過二十年,他指現時的紋身文化已今非昔比,紋身者選擇紋身並非單純以美觀方面去衡量,對他們來說,紋身會是紀念一些人和事的一種特別方法,每個紋身圖案背後,都有著不同的紀念價值。 徒弟Jimmy跟隨Gabe學藝接近兩年,他認為學師的階段必須把尊嚴放下,即使他有一定的畫畫造藝,要將畫畫技巧附於別人皮膚上,又是另一
Published 05/12/14
文千歲,四零年出生,一位已達從心之年,年過七十的粵劇老倌。黎耀威,二十六歲,一位八十後粵劇新秀。兩師徒的緣份始於文千歲(華師傅)開辦的粵劇學院。 由於學院歡迎在職的粵劇青年演員免費進修,阿威從06年跟華師傅學藝而結緣,而且勾起阿威正式斟茶拜師的願望。 2011年3月,華師傅與師母要告別香港粵劇壇,移居美國。在學院師生告別演出的晚上,阿威把握機會,守在虎度門看師傅最後演出的幾段折子戲。師傅教導過做戲做人的態度,他不敢忘記,穿上師傅傳承的戲服行當,繼續在粵劇路上奮鬥。 主持:林二汶 編導:洪美英...
Published 05/09/14
文千歲,四零年出生,一位已達從心之年,年過七十的粵劇老倌。黎耀威,二十六歲,一位八十後粵劇新秀。兩師徒的緣份始於文千歲(華師傅)開辦的粵劇學院。 由於學院歡迎在職的粵劇青年演員免費進修,阿威從06年跟華師傅學藝而結緣,而且勾起阿威正式斟茶拜師的願望。 2011年3月,華師傅與師母要告別香港粵劇壇,移居美國。在學院師生告別演出的晚上,阿威把握機會,守在虎度門看師傅最後演出的幾段折子戲。師傅教導過做戲做人的態度,他不敢忘記,穿上師傅傳承的戲服行當,繼續在粵劇路上奮鬥。 主持:林二汶 編導:洪美英 助導
Published 05/09/14
生命中我們總會遇上不同的人,其中有些會對我們的人生有不同程度的啟發,我們或會稱他們為師傅。今集「香港故事」由充滿懷舊情懷的上環開始,看看一位廣東菜師傅如何把屬於香港的味道傳承下去。 甜師傅(黎有甜),1967年入行,由「打雜」開始,成為大師傅、食店東主,他對廣東菜的熱情一直沒有減退。為了好好保存傳統粵菜的精髓,他適心訓練徒弟,希望在退休後,亦有人能繼續傳承自己所學。 廚藝能夠有徒弟傳承,而甜師傅的手藝亦令不少人回味。好像他所煮的太史蛇羹,便勾起了江太史孫女,江獻珠女士對家族味道的思念。廚師不單為...
Published 05/08/14
生命中我們總會遇上不同的人,其中有些會對我們的人生有不同程度的啟發,我們或會稱他們為師傅。今集「香港故事」由充滿懷舊情懷的上環開始,看看一位廣東菜師傅如何把屬於香港的味道傳承下去。 甜師傅(黎有甜),1967年入行,由「打雜」開始,成為大師傅、食店東主,他對廣東菜的熱情一直沒有減退。為了好好保存傳統粵菜的精髓,他適心訓練徒弟,希望在退休後,亦有人能繼續傳承自己所學。 廚藝能夠有徒弟傳承,而甜師傅的手藝亦令不少人回味。好像他所煮的太史蛇羹,便勾起了江太史孫女,江獻珠女士對家族味道的思念。廚師不單為我們傳
Published 0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