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们是谁:历史的本质与意义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主播的话】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中国为什么会是今天的这个样子?“我们”如何在世界中辨认出自己的位置?“我们”是谁、“他们又是谁”? 对这些问题的探索贯穿了学者施展的治学生涯。学生时代的他决定从学习工科转向学习历史,希望通过历史学的工具弄清楚这些问题。那时施展认为,是由于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生,所以中国才是今天这个样子。于是他决定“到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去看”,硕士学的是英国史,希望搞清楚资本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读了三年之后他意识到,用资本主义解释中国是完全不够的,尤其是20世纪的中国,主题其实是革命。所以他决定再“到革命的大本营去看看”,博士在北大研究了法国革命史。 今天,施展因其对中国史的研究而为大众所熟知。他在知识付费平台得到上开设的课程《中国史纲五十讲》为他收获不少拥趸。他认为,传统的中国史研究把中国人压缩成了汉族人,其实是个巨大的误区。他的研究将边疆史与中原史都纳入了中国史的范畴,试图尝试重新回答“究竟何谓中国”。 在2020年的一本新著《破茧》中,施展写到:关于历史的记忆,实际上就是一个族群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深刻回答。历史学家如何记忆,这个民族就会如何记忆。历史学家的记忆,并不是对一个整齐划一的完美世界的描摹,而是要记录下真实世界的各种多愁善感,各种自生自发,各种无可奈何,各种不尽完美。生活的意义就在那种不完美、不整齐当中,倘若一切都是完美的,那就像一场永远都不可能输的游戏,意义也就干涸了。 这期与施展教授的对谈中,我们从历史学的意义出发,聊到个体如何建立历史观、历史教育如何成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中国民间对于历史叙述的焦虑感、网络世界中存在的信息茧房、内卷、西方的中国研究等多个问题。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施展:知名历史学家,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微博:施展世界) 【本期剧透】 3:09 从工科转去学历史的前因后果 6:48 要了解当今的世界,为什么要回到历史中去 12:16 作为普通个体要如何建立自己的历史观 15:24 德国学校里如何教授历史课 17:25 历史的公共建构该通过怎样的机制去完成 26:46 “封装式思维”会愈演愈烈吗 31:51 挑战了“我们是谁”,挨骂吗 35:31 左宗棠在清末的两件大事  42:20 民间正面临历史叙述的焦虑感:我们到底是谁? 43:13 信息茧房,算法伦理,数字公正 50:05 重大技术变迁引发的剧烈社会变化,历史早就演过了 54:00 如何看待内卷 1:03:12 如果要选一个“xx主义”的身份,你的答案是什么 1:06:00 对西方的中国研究怎么看待? 1:10:14 人文学科精致化之后,对于年轻研究者的建议 1:14:27 打破信息茧房的办法 【延伸阅读】 《破茧:隔离、信任与未来》施展 著 《枢纽:3000年的中国》施展 著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More Episodes
【主播的话】 2005年,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在出版的小说《重量》中写道:“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在阅读时,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接纳多重世界。” 这是温特森的感受,或许也是我们很多人的感受。在离散时代,书本让人看到生活的纷繁杂芜,阅读并非封锁或逃避,它本身就是一个出口,一张“属于每个普通人的世界地图”。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不合时宜·全球成长计划的伙伴们共同制作了一期“书的世界地图”的书单分享节目。 我们的社群中有来自50多个城市、20多个国家的社群伙伴。在选取的推荐中,每一部作品都会带我们探索不同地域之议题。在阅读与流动中,我们期望世界是鲜活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合作且彼此依存。 ...
Published 04/22/24
【主播的话】 这里是「不合时宜」女性特辑的最后一期节目。本期嘉宾是毕业于纽约大学新闻与纪录片专业的两位导演郭容非和陈思毅。 容非和思毅的影像作品都涉及对「母女」议题的探讨。容非的作品《红姐》来自于她的亲身经历,讲述一个女孩寻找自己从未见过的亲生母亲的故事;而《我们在黑夜的海上》记录了思毅的母亲治疗癌症的过程。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从纪录片创作说起,探讨了女性导演在进行创作时,对“母女关系“议题的思考——如何处理不同身份的距离、如何用创作解答生活中的困惑。最终,我们回归到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去思考和理解在不同代际的女性身上,在新与旧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 加入我们的“全球成长计划” 在跨入第五...
Published 04/11/24
Published 0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