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0 非暴力沟通:从情绪的奴隶到情绪的主人,我们真的情绪自由吗?(附赠练习)
Listen now
Description
Hi 大家好呀,2024 年第一期有点迟到,虽迟但到😄(抱歉这次收音设备又有点出问题,不建议开启「人声增强」,音量会忽大忽小,已经下单麦克风!下一期一定声音稳定😆) 2024 年初,我新建了一个非暴力沟通社群,所以每天都沉浸在 NVC 的练习里。刻意练习为我带来很多力量,也让我更敏锐地觉察,时不时能抓住转瞬即逝的念头。比如有一天早上 Andy(我的先生)心情不好,家里气氛有些沉闷,我想去泡澡,有一瞬间我在脑袋里想「要不还是别泡澡了,他心情不好,我也不能太享受的样子」。我意识到,我仍然下意识地觉得,对方的情绪是我的责任,我有责任让他更开心或者至少不再更难过,而我习惯“负责”的方式,就是让自己也陷入对方的情绪里。 当然最后我还是去泡澡了,Andy 也没有因此不开心,这纯粹是我从童年伴随长大的错误信念。以这个为切入点,我想和大家分享「非暴力沟通」第五章里的关于为自己感受负责的段落,它的标题是「从情绪的奴隶到情绪的主人」,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情绪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要为他人的情绪负责 面目可憎:我们意识到人们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为自己曾经压抑的需要感到难过和愤怒,但还不知道如何不带情绪地去面对他人的情绪,只是一味地捍卫自己 情绪的主人:我们可以同时同理自己和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激起情绪反应的场景中,仍然感觉自己有选择,有出于爱和连接的选择这三个阶段在之前的播客中也提到过,这次会给大家分享更具体的例子,以及如何做情绪主人的练习。想说明的是,这是一个流程比较简单的练习,大家想尝试的话,建议找个简单的案例,不用一开始就拿原生家庭练手😆 我觉得非暴力沟通和其它个人成长更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提供了非常多很落地、实操的练习,同时这些练习也是走心的,是依靠身体而不是头脑的。而遗憾的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其实并没有提供这些练习,导致很多伙伴看完后觉得「嗯,有道理,但是怎么用?」可能用了一次没成功,就放弃了。 「非暴力沟通」英文版的编辑吕靖安女士也写了另一本书叫做「非暴力沟通实践手册」,这本书按照「非暴力沟通」的章节,每一章都提供了非常落地的练习。推荐给对练习感兴趣的伙伴。 今年我在「知识星球」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收费社群, 以「非暴力沟通」的各种练习为工具,和大家一起记录、分享生活的点滴和生命的转化。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添加微信(toteachonlylove)咨询。对了,星球的名字叫 alive,来自马歇尔博士最常问的一个问题「what’s alive in us? 我们内在最鲜活的是什么?」 主播介绍 Sabrina 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 公众号:Sabrina正念生活 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
More Episodes
Hi 大家好,我和大力终于一起更新啦,从 9:30am 呆到 2:30pm,一个忙碌的全职妈妈和一个忙碌的打工人,努力挤出一天的时间给彼此,庆祝我们普通日子里这闪闪发光的友谊✨ 这一期是关于最近我被“网暴”的经历。起因是我在小红书分享了一个孩子吃蔬菜的视频,因为我们家是植物基底饮食,孩子从小吃很多蔬菜,我也很为此感到欣慰。没想到收到很多评论(大部分似乎都不是父母)来指责我,认为让孩子吃素,就是对孩子的健康不负责,甚至对我人身攻击。具体的来龙去脉,大家可以在播客里了解更多。 面对 200...
Published 03/08/24
Published 03/08/24
Hi 大家好!赶在二月的最后一天更新了,这是一期串台,收到好朋友立立的邀请,和她一起聊聊在跨国婚姻和跨国恋情的自我成长,当然,我的成长就离不开非暴力沟通。 立立的男朋友是德国人,不仅跨国也异地。我的先生是英国日本混血、在香港长大、在北京 24 年的「无国籍人士」。文化差异带来了不少好气又好笑的故事,但最后,这些也都只是标签,我们不过是来自不同成长环境的两个人,有着相同的感受和需要,不同的创伤、反应模式、成长路径。 非常感激立立的剪辑,以下是她的 shownotes,也欢迎大家关注 WHILE ASLEEP。 主播 | 立立   嘉宾 | 笑然 (Sabrina) 后期 |...
Published 02/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