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30年后在欧洲寻找柏林墙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刚刚过去的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30年前,柏林墙倒塌标志着冷战的结束,新的历史纪元由此开启;30年后,生活在“铁幕”两边的欧洲人又在经历怎样的日常?本期「剩余价值」第一次以越洋连线的方式,特邀资深媒体人、驻欧记者王磬,和我们聊了聊柏林墙背后欧洲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在今天,柏林墙的概念在文化符号层面、现实层面和城市景观层面分别有什么意义?中东欧地区的民粹主义势头为何愈演愈烈?后冷战时代出生的年轻人和他们的父辈对历史又有着怎样不同的理解?作为长期工作和生活在欧洲的国际新闻记者,王磬也与我们分享了她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感受,以及向中国读者讲述欧洲的意义。 【主持】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Zzzzzhiqi)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嘉宾】 王磬(资深媒体人,驻欧记者,播客《不合时宜》发起人) [05: 48] 关于柏林墙倒塌30周年,该不该纪念或许是比该怎么纪念更重要的问题。 [08: 03] 当我们谈柏林墙的时候,我们究竟谈的是什么? [11: 46] 民粹主义今天为何在铁幕东边重新崛起? [14: 47] 30年前两德统一其实是以西德吞并东德的方式达成的 [20: 30] 统一之后的东德和改制之后的东北具有某种镜像关系 [23: 07] 经济停滞只是欧洲民粹兴起的导火索,并不是根本原因 [26: 38] 国内媒体对于柏林墙倒塌30周年的报道是偏历史向的 [30: 38] 后冷战时代出生的年轻德国人,对柏林墙的历史抱有一种戏谑的态度 [39: 09] 王磬去前史塔西总部参观,看到了前数字时代监控的极致形态 [41: 54] 在国际新闻领域,欧洲受到的关注不如美国 [42: 51] 很多中国人看国际新闻还是抱有一种“寻找荒谬的他者”的心态 [47: 49] 欧洲和中国的可比性太弱了,“他山之石”并不是做欧洲报道的好的视角 [50: 25] 欧洲社会是目前最接近人类理想社会的形态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电影】 《气球》 《窃听风暴》 《无主之作》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Kurt&Elisabeth, by Max Richter, 电影《无主之作》原声带 片尾:Hey Jude, by Beatles
More Episodes
北京时间2月10日,第92届奥斯卡颁奖礼落下帷幕,其中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寄生虫》一举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非英语片。《寄生虫》在奥斯卡颁奖礼上的所向披靡意味着什么?《寄生虫》的获奖让奥斯卡更加国际化了吗?它是一种好莱坞模式的延续还是另辟蹊径后的凯旋?外语片的获奖指向的是好莱坞原创能力的衰退吗?美国观众对外语片的低接受度是否代表着一种语言霸权?流媒体的崛起是否意味着电影业的衰落?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再次邀请到老朋友雅琴和我们一起回顾2020年奥斯卡颁奖礼。 除了雅琴在节目中与我们分享的这些引人深思的看法,她没有说...
Published 02/26/20
Published 02/26/20
欢迎收听新一期短节目剩余榨值。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将继续和罗新老师的聊天。我们依次分享了在疫情期间阅读的书目,其中有从宏大叙事角度论述瘟疫作为一种矫正社会不公力量的《瘟疫与人》,有作家沈大成在新书《小行星掉在下午》中创作的传染病主题的小说,有匈牙利裔美国记者卡蒂·马顿通过秘密警察档案回顾家庭史的《布达佩斯往事》,有余英时先生2018年出版的回忆录,有福柯关于生命政治和阿甘本关于难民的论述,也有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举重若轻描述波兰二十世纪动荡历史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在巨大的镇痛和震惊面前,我们逐渐发现,我们不再是从阅读中理解和想象他人的生活或者是其他的制度,我们所阅读的所思考的所做的一切都...
Published 02/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