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您好!我是幸福支援中心组长,欢迎选择加入「同好会」! ——我不想参加。 ——为什么不想参加呢? ——一定要参加同好会吗? ——是的,每个人都要加入专属的同好会。 ——我不想参加。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但自己好累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在工作,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 …… 什么事都没发生,也没人喜欢我。 …… 虽然不知道自己被关在哪里但好像被囚禁了一样,完全没有让自己觉得畅快的事。 ——对于这样的我,同好会能提供解药吗? ——那你想要什么呢? ——我想要……解放。 时间线|内容: [00:03:37] 需要「解放」的廉家三姐弟 [00:10:48] 土气又社恐的「傻女」廉美贞 Part1. 今天,你参加同好会了吗? [00:20:59] 同好会,一个巨大的企业骗局。 [00:24:41] 明治维新时期的纺织厂女工:我把工厂当家长,工厂把我当奴隶 现代管理技术:如何和同事建立融洽的关系?——进行真实的对话 [00:33:57] 和同事来一场36个爱情问题的对话(问题链接在下方引用区) 鱼鱼:为了不做书呆子,我去参加社团还不行吗! [00:48:38]...
Published 11/17/22
本期节目由「瑷尔博士」赞助播出。 202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三位研究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他们是:Ben Bernanke (伯南克),Douglas Diamond (戴维梦格), and Philip Dybvig(迪维格)。 他们对于金融危机的研究,都和一个叫做「自证预言」的心理学现象息息相关,指的是,人们先入为主的对一个事物的观点,无论正确与否,都会通过一系列机制影响人的行为,最终导致最初判断的实现。 在应对危机这件事情上,自证预言所预测的便是——「你所担心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今天,我们想聊一下「危机」这个话题。从以上三位学者对经济危机的理论出发,我们将延展讨论到个人危机,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危机,爱情和婚姻危机。 解决皮肤危机,请查收 🐱【啊!是猫咪呀!X...
Published 11/01/22
消失了一个月的主播最近在忙着做什么呢? 在忙着求生。 距离去年辞职、决定返校读书到如今,差不多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小吴也正正式完成了一整年的学业。回想起过去一年的经历,苦涩多于甜蜜,但也绝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朋友们,若你问我近况如何,我大概很难给出答案,因为除了奔忙于校园之中,我同时也在为生活奔波着,没有太多闲暇。但所有想说的,都在这期播客里。 我问过很多人,哲学对你们意味着什么?有人求智,有人求真,有人求德行,有人求思辨的乐趣,而与我而言,哲学是通往幸福的路。 时间线|内容: [00:04:37] 和小吴风雨同舟一整年的老鱼分享云陪读的感悟 贯穿文科生整个求学生涯的感受:迷茫和穷 [00:07:10] 贫穷篇 [00:16:18] 迷茫篇 理科生、文科生 [00:22:15] 理科生与文科生对世界不同的思考方式 [00:26:27] “从改善物质生活的角度来说,这个时代完全不需要哲学家;但从改善精神生活的角度来说,这个时代太缺乏哲学家了。” [00:29:57] 人类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同样广阔 [00:34:04]...
Published 10/05/22
女权主义是《伦敦生活》中出现频率第二高的词汇。在这部「一切都与形式有关」的剧集中,让女主人公Fleabag表现出在意的东西似乎只有两个:她的身体还...
Published 08/26/22
想到要去参加前任也会出席的婚礼,小吴又又又又Emo了,所以,就有了这期突然加更的深夜闲谈。我们聊到了:[04:29] 随着一场婚礼的逼近,小吴一天比一天焦虑[06:10] 啊!拉黑四年的头像再次出现,内心波涛翻涌[08:10] “啊!!输的好彻底!!”[14:07] 不想去参加朋友的婚礼,该说实话吗?——老鱼的经典分析:IF 对方能懂人性的幽微:说实话;Else:扯理由[22:05] 同学聚会是为了「已经成功」和打算「装作成功」 的人举办的[28:01] 人与人之间对他人感受的察觉敏锐度是存在光谱的[31:54] 不会拒绝的人总是等着对方先开口[36:02] 前任再见,也需要势均力敌[39:00] 我的感觉说出来就显得不合逻辑,难怪没人理解我的幽微[43:20] 想太多的人已经先输掉了[48:21] 想要开心,就要主动承担关心自己的责任[50:45] 沟通的技巧:在幽微同频的基础上对话,时而动之以情,时而晓之以理[56:03]...
Published 08/20/22
是的,我们选择了 「F**k」作为标题,因为思前想后一番,没有什么比它更加能概括英剧伦敦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也没有什么比「F**ked」更能描述其中的女主角,一个被称之为Fleabag的奇葩女子。标题的含义有两重:1、 Fleabag 是一个有着诸多能力缺陷,亲手搞砸自己人生的人。2、伦敦生活是一个关于性与性爱的故事。⚠️收听提示:本期节目包含不宜公放的内容,为避免社会性死亡,请佩戴耳机收听!内容|时间线//今日太累,明日再补pass参考Sigmund Freud-Jok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unconscious配乐伦敦生活OSTUrock Kara - I Can't Stop CryingIsobel Waller-Bridge, RSVP Voices - Kyrie (feat. RSVP Voices)Shtriker Big Band - Play Play PlayThe Original Orchestra - Always On DutyLoomYotam Ishay - ReminiscingWill Van De...
Published 08/12/22
本期节目由Pause情侣饰品倾情赞助。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聊到了爱情里的「痛苦」,最后也留下了一个问题:既然爱情令人这么痛苦,为什么我们还要追求爱情呢?因为——爱,自然是很苦的,但不爱,是更苦的。不受爱情的人间疾苦,便受存在孤绝之苦,两苦相较取其轻,爱总是更好的选择。本期,我们将从柏拉图《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演讲中的一则神话开始,聊聊爱欲与人类起源的联系,解释「性」在爱欲中的作用,以及爱对人的赋能。内容|时间线[05:27]《会饮篇》阿里斯托芬:理解爱欲的基础是理解人类的起源与发展Part 1. 伤口[05:27] 肚脐:象征失落的「联结」[09:27] Eros—爱欲的起源,便是不顾一切想要缝合最初的破裂、回归完整原初状态的渴望。[14:52] 人类情爱历史的三个阶段:1)无性自足,2)有爱无性,3)爱欲与性欲交织Part 2. 性[16:15] 为何在阿里斯托芬的神话中,宙斯提出性爱作为缓解人类原初孤独的解药?[18:20] 性的肉体层面——最小距离的亲密[23:05] 性的情感层面——生理的愉悦,心理的满足[28:42] 性的精神层面——超越肉身的升华Part 3....
Published 07/14/22
——试论「逃避痛苦」为何无法构成「拒绝相爱」的原因 Part.1是的,你没看错。在【啊!是真爱呀!】系列的开篇,我们想首先和大家聊一下,爱情的痛苦。在我们所熟悉的诗词、文学、语言中,爱情总是被描绘得危险、不可控、且具有极强的破坏性;爱情常常和萎靡、惆怅、疯癫、颓废、精神不振、堕落联系在一起。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柳永吟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李白《秋风词》里有写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诗人里尔克对莎乐美的信中书——弄瞎我的眼睛,我依然会看见你。塞住我的耳朵,我依然会听见你……我的脑筋会围着你转动不停,如果你把一支火炬扔进我的脑海,我也会用血液把你负载。李宗盛回顾半生情路坎坷,在歌中唱到——爱恋不过是一场高烧思念是紧跟着的好不了的咳是不能原谅却无法阻挡恨意在夜里翻墙是空空荡荡却嗡嗡作响谁在你心里放冷枪任何一个深爱过的人,都不会质疑一件事情:爱让人痛苦;爱愈深,痛苦愈深。所以我们将用两期节目分别讨论:1) 爱情中「痛」由何而来?2)...
Published 06/30/22
阿希姆·提尔执导的《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为我们展现了「自由人」Julie 的人生前三十年。从各项外在指标来看,Julia 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相貌出众、双商惊人、谈吐间魅力十足、无论是入学难度极高的医学院,还是艺术家的私人圈子,她都能穿梭自如、游刃有余。然而,在影片中大部分时候,Julie的表情总是困惑的,她似乎一直在怀疑、飘忽、犹豫。毫无疑问,她是个早熟的人,在同龄人不假思索地追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跟随着世界的指标、信号、热点制定方向时,Julie努力克服外界的噪音,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内心。...
Published 06/15/22
这是一期献给母亲的节目。今年四月初,小吴主播领养了一对六个月大的橘猫姐妹花,苏苏和拉拉,却不料想,在领养初的第一个月,还未体会到吸猫的快乐,就和猫咪们一起经历了漫长的磨合期与大小的波折,几度崩溃甚至萌生了退养的念头。这段略带心酸的经历,也让小吴第一次体会到了为人母的复杂感受……【时间线|内容】[00:10:22] 介绍小吴的新伙伴:苏苏和拉拉。名字的寓意是希望智慧、善、真理能常伴左右。[00:17:05] 小吴起初对猫猫不切实际的期盼:智慧、健美、高效率[00:22:59] 当INTJ开始养猫:每一分钟都想嚎叫——猫猫为什么不守规矩!Part 1. 照料与被照料者[00:27:28] 如果养猫是「意外怀孕」,那磨合期就是漫长的「产后抑郁期」[00:34:33] 领养第一周,一次昂贵的看诊[00:44:50] 猫咪可以退养,但孩子不可以逆的降生了,母亲除了承担责任,别无它法[00:45:20] 没有一位母亲可以为孩子的降生做好十足的准备。在亲身经历以前,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养育是什么样的体验。[00:46:28] “人生嘛 总是会遇见日后很感谢的意外事件。”[00:49:40]...
Published 05/08/22
美东时间4月10日,杀死伊芙第四季完结。Killing Eve 是一部诞生在夹缝中的作品,生长于美与丑、正确和错误、善良与邪恶、秩序和破坏之间,它是是乌托邦也是反乌托邦,它无序、混乱、刺激、疯狂、残忍,它让我们放下所有的偏见。但是,很遗憾,一场让世界范围内KE fandom 心碎的现象级烂尾,让我们见证了KE精神的自我瓦解。这样「BE」并没有让人感到震撼,却带来了十足的伤害。最后被杀死的不是Villanelle,而是KE最具吸引力的精神内核。它用了三季让你去欣赏破坏、混沌、毁灭,让你去直视内心深处骚动的恶,让人去质疑权威、正义、忠诚、体制,让你模糊正常与不正常的边界,让你沉缅于浪漫主义的温床,让你相信这世界上会有一个人会理解、接受另一个人全然的破碎,但是在结局的那一刻,编剧退缩了,她不敢继续写下去。第四季主编剧Laura Neal 说,我有责任make it right, 我有责任带给角色 rightful 的结局。那究竟什么是 Right?也许在KE的故事里不能、也不该回答这个问题。更遗憾的是,Killing Eve...
Published 04/21/22
「嘿!你擦身而过的瞬间,我的孤独认出你的孤独。」陈婧菲在《我的孤独认出你的孤独》歌里里描述的,似乎是一种颇具美感、可以被完全感知到的氛围:你不说,我也不说,眼神对视,擦身而过,嗅到对方的味道,便能隔着茫茫人海相认。从理性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禁发问:「孤独」之间有相认的可能性吗?如果有的话,一个人「孤独」如何认出另一个人的「孤独」?那又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蒋勋在《孤独六讲》里提到了六种孤独:情欲孤独、暴力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革命孤独、和伦理孤独。孤独的概念很广泛,成因也各有不同。在这一期节目,我们的讨论将围绕着某一特定的对孤独的诠释:由个人感觉差异而引发的孤独。它不仅仅是孤独的感觉,而是,因为我此刻有了一种感觉,它不被他人体认、理解,而倍感孤独。更进一步说,我们能理解他人的感觉吗?我们有可能消除这种情感上的孤独吗?时间线/内容有关孤独的三种诠释:[00:15:18] 1)物理上的「孤独」[00:19:25] 2)「孤独」作为直接体验到的情绪[00:24:28] 3)由人与人之间感受的差异而引发的「孤独」[00:28:27] Qualia,...
Published 03/08/22
远方的朋友们,新年好。2021...
Published 02/06/22
非骨灰级BE爱好者请谨慎点开!!邱妙津《鳄鱼手记》:「我活在一个“食物有毒”的世界上。我爱与我同类的女人,以一种无——可——救——药的姿态,从爱的自觉在我生命中诞生,直到目前,“无可救药”这四个字包含我全部的苦难,这个判刑也将是我贯穿一生的重轭。顺任自己的爱欲,吃下女人这个“食物”,我体内会中毒,面临这样的设计,我跟自己解释有三条路可走:(1)是改变食物,(2)发明解毒剂,(3)是替代性生存策略。」引用邱妙津《鳄鱼手记》音乐Tomas Heitt-RetrospectivesTomas Heitt-My LoveTomas Heitt-Everlasting Spring
Published 01/02/22
没有人生来是同性恋,人们在追溯、反思自我中成为同性恋。One is not born a lesbian–––one becomes a lesbian through acts of reflexive self-fashioning. (Stein, Arlen....
Published 12/31/21
曾经有人告诉我,她害怕对喜欢很久的人迈出最后一步,也就是成为恋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失去,而对方已经重要到,这样的失去是她不可承受的;其次,她害怕当和喜欢的人成为恋人后,一开始出于纯粹爱意的欣赏会变形,因为无论如何“恋人”都有特殊的含义,一旦有了期待,人就会变得“贪心”。恋爱关系让人小心眼,让人冒冒失失,让人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缺点,让人必须暴露脆弱和缺点,让人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批判和不满,所以担心,成为了恋人后,就不“发光”了。可明明做不好那么多事情,却因为是对方的“恋人”而渴望被包容。所以甘愿在暧昧那条细细的钢索上游走很久很久,既危险、又心安。她告诉我:“我觉得那个人的想法也许和我一样,所以我知道我们互相爱着对方,又不必释放出自己爱情里的糟糕模样,这样已经很好了。”我说: “我觉得你们应该在一起。”“为什么?”“因为「害怕分离」无法构成「不去相爱」的理由!”“那你证明给我看”好。我来试试看。于是就有了这期节目。时间线/ 内容:命题中的「相爱」指的是真心相爱的关系(Loving...
Published 12/11/21
《我》中有一句歌词 “不用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粉墨”一词, 在男同性恋的文化语境下,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同时,“粉墨”也是一条线索,贯穿今日节目主人公Eric Effiong的追寻自我之旅:“粉墨”其一,指的是妇女敷面画眉的白粉与黑墨。酷儿(Queer)间流行着一种变装舞会文化,也被称为Ballroom Culture,它最早可以追溯回1867年纽约举办的首届Annual Old Fellows Ball的变装比赛,舞池中的酷儿们将自己打扮成与自己性别相反的模样,借由夸张的妆容、举止、谈吐,充满自信地在展演中,大胆挑战传统、二元对立的性别观念。对于男同性恋群体来说,他们不是略施粉黛,而是浓妆艳抹,他们张扬、无畏、标新立异,媚态百生,正如第一届非裔变装皇后Crystal Labeija所言:“我有权展示我的肤色,...
Published 11/08/21
相信很多朋友看完《花束般的恋爱》后,都会评价:它很真实!把爱情里的浪漫瞬间和社会的残酷都刻画得让观众感同身受:前半段非常心动,后半段一度心梗。不止一个朋友看完电影后都告诉我,“我不相信永不褪色的爱情”,她们一边为男主的改变感到可悲,又一边强调其人生观转变的必然性:“所有的恋人都一样,都会慢慢忘记恋爱的感觉” ,“我们无法和生活抵抗。”...
Published 09/09/21
「大人喜欢数字。」 在这本仅有87面的小书中,作者五次吐槽了大人的这一古怪特质。《小王子》写于1943年,在这之后的80年,我们见证了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这本书写在如今的21世纪,作者大概率会把原话改成——「大人喜欢数据。」「数据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加工的原始素材。」...
Published 08/26/21
在这个系列节目中,我们将从五个年龄段的视角出发,阅读同一本《小王子》,追溯从第一次阅读到现在为止,看到的不一样的「小王子」,以及从中收获的感动与感悟。系列节目第二期,聚焦(小吴的)青春期。(单独分一期真的只是因为,上一期时长塞不下了 lol)Part 1. 儿童时期Part 2. 青少年(早中)期(见S1.E18【小王子 | Part 1】)Part 3. 青春(中晚)期[00:05:17]「First love is the first dose of...
Published 08/10/21
2021年6月,一件不可控的事情突如其来地降临在我的一位朋友身上。在疑云密布的成人世界里,为了捍卫心中的孩子、坚守一份纯粹到几乎透明不可见的情感,她把自己变成了「笑话」一般的存在。亲友对她的形容是:不可思议,无法理解。这当然不是第一次了。听闻事情经过后,我想到了小王子中,那副大人们视作为「帽子」,实则是「蟒蛇正在消化大象」的小男孩的杰作。「大人单靠自己是从来什么也弄不懂的,对孩子来说,老是给他们做解释真烦死人了……」可若孩子真的做了解释,我也想去理解。抱着这样的心情,我又重读了一遍《小王子》。这不是我第一次作为“大人”去读这本书了,然而这是第一次,我抱着理解「孩子」的大人的心态去阅读。读罢,心生悲悯,我终于明白序言里的那句话——「我要请孩子们原谅将这本书献给一个大人。」小时候我们都想做大人,想要结束无知、不确定、依赖他人的状态,想要有更多独立和自主;可只有当我们长大了,才能体会到儿童世界的美妙。我们必须长大,这一过程无法被阻止,所以成为大人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个自然现象。那些不愿意长大的人,不是选择成为小孩,而是在逃避面对大人的世界。从孩童长成大人,我们告别童年,但不意味着丧失了...
Published 08/10/21
记一次离别:from Jul 19th, 2021 to Jul 21st, 2021...
Published 07/27/21
伊斯坦布尔的猫的状态介乎于野生和驯服之间,「尽管受到许多人的照顾,但它们却没有主人。」猫咪们拥有充分的自由穿行在城市里、舒展自己的个性与灵魂,当遇到了中意的人类时,也会驻足与他们交友或者发展更深的关系。在《伊斯坦布尔的猫》这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了人与猫之间独特的关系:宏观上,猫和人在城市里共享着空间、相互尊重、和谐共存;微观上,每个人都和参与了他们人生的猫咪建立了私人化的沟通方式和特殊联结,滋养对方的生命。猫和人都是伊斯坦布尔的居民。猫和人的相处状态也反映了人与人的相处状态。当人是充满友爱的,猫也会对人报之以爱;而当人充满了戒备、自私警惕,那猫也会充满戒心,躲避人群。导演在这部影片的每一个镜头里都倾注了对家乡以及猫咪的爱,这份爱里也埋藏着些许担忧:她同时也在呼吁我们,不要让这样已经持续千年的关系成为历史,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只能通过影像记录看到、感慨到,原来这世界上还存在过这样一种人与动物的相处模式……时间线/内容[00:03:37] 一封献给城市与猫的情书[00:09:26] 拒绝「猫设」,张扬个性Part 1. 宏观:伊斯坦布尔人与猫[00:15:04]...
Published 07/19/21
——蓝色给你的感觉,是冷还是暖呢?——「重力是水唯一的缺陷」,有缺陷的,究竟是「重力」还是「水」呢?——在本期的封面上,你看到了「鸭」还是「兔」呢?在观看和回看《阿黛尔的生活》时,我们不断地在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若蓝色代表着永恒的爱情,那它是忽冷忽热的;封面上的鸭-兔图,既不是鸭,也不是兔,它被「看作」是什么,取决于观者与图像之间的默契和互动;重力牵引着水自然流动,可水必定要顺着特定方向流动才能被当做是自然的吗?「我看见的没有改变;然而我却看到不同的东西」(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我们「怎么去看」决定了「看到了什么」,可一旦看见了,就无法装作没有看见。同时,鸭-兔图也揭示了人的一个天然的缺陷,我们在任意时刻,只能看到「鸭」「兔」其中一个。所以我们只能反复去看,在一次次相互矛盾的体验中探索事物的复杂性。「看作」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一边探索图像的全貌,一边探索自己。时间线/内容:[00:04:28] 鸭-兔图与《阿黛尔的生活》Part 1. 蓝之暖[00:08:21] Emma与Adele的关系:启蒙与被启蒙者[00:11:29]「你还需要多练习哲学」[00:16:29]...
Published 0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