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Published 12/04/22
Published 12/02/22
1941年,在德军的秘密调度下,苏德边界的苏联部队数量已经被德军所超越。不过在1941年6月,当时苏联军队的总人数高达5百万人,比德国调派参与巴巴罗萨作战的地面部队总人数还多。除此之外,苏联大规模的军事动员使得红军的人数一直稳定增加,使苏联能够投入比德国更多的部队至前线。由于两方的兵力都变动不定,整体上来说,1941年的战役,两方的兵力是势均力敌的。 而在一些武器的对比上,苏联则有许多优势。在坦克上,红军的优势特别明显。红军拥有的坦克总数高达23,204台,其中有12,782台分布在西俄的5个军区(其中3个直接面对德苏前线)。而德国国防军拥有的坦克总数约为5,200台,其中只有3,350台参与了对俄作战。这使得红军与德军在可用坦克数量上的差距高达4:1。苏联还拥有当时世界上处于较先进水平的T-34坦克,和速度最快的BT-8坦克。苏联也拥有压倒性的火炮数量优势,122mm的A-19火炮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火炮。最先进的苏联坦克在开战期间数量并不多,不过,在1941年的前半年,苏联军事机器所生产的部分的坦克和部分的战机都已经属于现代的设计。 然而,德国空军和陆军却有着极为精良...
Published 11/29/22
最后,希特勒与高阶将领们取得的共识是:将入侵部队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各自攻占特定的地区和大城市,分为: ·     北方集团军群(由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第16集团军(由恩斯特·布施指挥),第4装甲集团军(由艾里希·霍普纳指挥),第18集团军(由格奥尔格·冯·屈希勒指挥),第1航空舰队(由阿尔弗雷德·凯勒指挥)。目标:在10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东普鲁士出发,经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穿越苏联中西部地区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总兵力为29个师。 ·     中央集团军群(由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第4集团军(由京特·冯·克鲁格指挥),第2装甲集团军(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挥),第3装甲集团军(由赫尔曼·霍特指挥),第9集团军(由阿道夫·斯特劳斯指挥),第2航空舰队(由阿尔贝特·凯塞林指挥)。目标:在16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华沙以东出发,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进攻莫斯科,总兵力为51个师。 ·    ...
Published 11/27/22
为了准备发起攻击,希特勒将3206000人调遣至德苏边界,多次派遣侦察飞机潜入苏联领空勘查,同时也在东线储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到了1941年2月,德军已在罗马尼亚苏联边界部属了680,000人。即使进行了如此庞大的准备过程,苏联依然没有预料到德军的意图,在战争爆发时完全措手不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坚信,第三帝国不可能在《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内便发起攻击。他也坚信德国会等到拿下英国后才会开辟新的战场。尽管苏联情报部门已经多次发出战争逼近的警告,斯大林依然拒绝改变心意,认为这是英国故意设计要让苏联和德国开战的假情报。 德国政府也助长了这种骗局,向斯大林透露,德军的调动只是为了远离英国轰炸机的航程。德国甚至向苏联解释,他们故意要让英国以为他们正准备进攻苏联,而事实上他们正在准备进攻苏联的军队和物资。因此,直到战争爆发前,斯大林都没有认真准备应付德军的可能入侵。应该注意到的是,潜伏德国的共产主义间谍佐尔格,在战争爆发前便已向斯大林透露准确的进攻发起日期,但这项情报也没有获得重视。德国还在1941年4月,发起了一连串佯装进攻英国的作战,假装正在挪威聚集部队。这些行动配合了...
Published 11/23/22
北边遭受包围的同盟国部队最后经由敦刻尔克撤离,英军被彻底逐出法国,但英国依靠着其海军和空军的优势而免受侵占。在无法逼使英国投降、同时也缺乏海军和战略轰炸部队的情况下,希特勒遂决定将目标转往东方。他相信只要苏联被击垮了,英国也不可能再支撑下去。希特勒对他在西欧的惊人胜利感到自负,同时,红军在1939至1940年间侵占芬兰未遂的冬季战争,也向全世界显现了当时红军内部的腐化和战力低落。希特勒认为苏联内部已经腐败,只要数个月便能取得胜利,也因此不需准备冬季的配备,这在后来成为德军受挫的主因之一。 纳粹的整个政策都是为了依照地缘政治学的生存空间概念彻底摧毁苏联的政治实体,以替未来的雅利安世代准备发展的环境。在1940年的春季,德国战争机器的资源缺乏问题,开始越来越严重。而德国与苏联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也开始浮现。这使得侵略苏联逐渐成为希特勒唯一的未来途径,尽管德军将领们也曾跟希特勒说过,占领整个俄罗斯西半部对于德国战争机器运作来说是利大于弊。 希特勒预估攻占苏联会有以下好处: 1.   当苏联被击败后,解除动员的大量士兵便能补充德国产业界的劳工短缺现象。 2.   乌克兰可以提供大量便宜...
Published 11/22/22
希特勒一直希望攻克苏联以剥削当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签订这项条约只是为了短暂的方便。再加上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人都对攻克领土抱有极大野心,而双方的意识形态差距则导致最终的冲突爆发。斯大林在国际上的恶劣名誉给了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理由,同时也增加了德国对于胜利的信心。 在1930年代后期,斯大林在大清洗里,杀害和囚禁了数百万计的人民,包括大量具备经验和能力的红军军官和战略家,导致红军的战力和领导力大为衰退。纳粹也不断的宣传苏联政权的残暴,并且瞄准斯拉夫民族作为主要宣传对象。 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是导致苏德分裂的最后因素。在德国与意大利和日本签订条约之后,苏联也表示希望成为轴心国的一部分。在经过两天于1940年11月12至14日在柏林的商议后,德国正式向苏联提出了加入轴心国的条件。而苏联则在11月25日提出了一份修正的版本,然而,从此德国没有再进行回复。随着苏联加入轴心国的前景越来越小,两国在东欧的利益冲突也日渐明显。尽管他们在1941年1月还会针对边界和贸易上做出一次小的协定,然而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斯大林的名声使得纳粹德国在发动这场战争上获得了某些正当性,而且也让希特勒对德军的胜利有相当信...
Published 11/21/22
巴巴罗萨计划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发生于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月苏联及东欧地区。该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 战役背景 德国背景1940年夏,希特勒在取得对法国的战争胜利后,进攻苏联的议案又提上日程。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20年代,他在自传《我的奋斗》一书中表示:德国人民必须追求所谓的“生存空间”,亦即土地和资源,而这个生存空间应该往东欧寻找。纳粹的政策指定了,俄国和东欧土地上的斯拉夫民族应该让出一定土地给德国人民居住,否则应该遭到驱逐。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奋斗》一书中并没有把斯拉夫人划定为下等民族,也没有下等这个说法。计划中这些地区的人口,土地,资源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必须无条件接受德国的管理,虽然希特勒也说德国会与那些愿意支持他们的俄国人“一同合作”。德国的意识形态理论家——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认为斯拉夫民族也是属于雅利安人,提出建议应该将攻克的苏联领土依照以下形式划分行政区:奥斯兰,包括波罗的海国家和白俄罗斯。乌克兰,包...
Published 11/20/22
德国1940到1941年在欧洲所获得的一连串胜利,在某些程度上也鼓励日本对欧洲各国政府施展压力。已流亡英国的荷兰政府同意继续供应日本由荷属东印度所制造的石油,但是拒绝将该殖民地的控制权移交给日本政府。相反的维希法国则同意日本继续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到了1941年7月,美国、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政府决定以日军试图占领中南半岛为由而冻结所有来自日本的资产,而提供日本近80%石油的美国也决定严格实施石油禁运政策。这项石油禁运政策使得日本可能必须放弃其在亚洲的野心计划,并且逐一暂缓对中国所发起的战争或者是以武力攻占领土的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自然资源。 对此日本军方完全舍弃第一个方案,并且许多军官认为石油禁运实际上就是对日本展开的潜在“宣战”。 对于这种情势,日本计划迅速以武力的方式攻占欧洲位于亚洲的殖民地地区,并随即建立一个延伸至太平洋中线的大型防卫圈。随后日本便会尽可能使用在东南亚所获得的资源,来对遭受第一波攻击的同盟国军队展开防御作战。为了防止之后美国对于日本的作法展开干预,日军从一开始便策划对于防卫圈外围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展开歼灭性攻势。于是计划突袭美军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1941...
Published 11/19/22
到了1941年10月,芬兰军队占领在冬季战争中被苏联夺去的领土,并发起攻势,更进一步占领了彼得罗扎沃茨克,并威胁摩尔曼斯克和整个卡累利亚,大量苏军被芬兰牵制。在东线南方,罗马尼亚军队靠着德军闪电战的威力夺回巴撒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等过去割让给苏联的领土。并在敖德萨战役重创苏军并占领该市,乌克兰西南部部分领土被罗马尼亚占领,在稍后,德罗联军成功攻陷塞瓦斯托波尔,并且将主要的兵力改调往莫斯科以展开进攻。在经过两个月的激战后,德军部队几乎达到莫斯科外围地区,并随即包围莫斯科。莫斯科为苏联情报及交通中心,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斯大林经过思考,决定死守城市,莫斯科战役展开。 然而经过长期行军而疲惫不堪的部队也迫使德军暂缓进攻,而且遇上严寒,士兵冻伤十分严重。尽管轴心国部队成功攻占广大的领土,然而在这次交战中并没有达成主要目标。许多重点城市仍然在苏联坚持抵抗下始终无法击溃(如列宁格勒),这也使得苏联在之后仍保留相当程度的军事潜力,德国暂停攻势也让苏联有喘息的机会。而在巴巴罗萨行动宣告结束之后,也意味着欧洲战场的闪击战阶段也已经结束。 12月初,古德里安的德军下令停止对莫斯科的包围。而苏联正式动员所有...
Published 11/18/22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联合其他欧洲轴心国集团的成员国以及芬兰,共同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目标是期望借由兵分三路的快速突击,攻占波罗的海地区、莫斯科和乌克兰。北方主力由里布元帅的德国北方集团军和芬兰军进攻,中路由博克元帅的德国中央集团军进攻,南方由伦德施泰特元帅的德国南方集团军下辖曼斯坦因等名将和罗马尼亚军进攻。最终战略目标则是在1941年末,攻下从阿斯特拉罕至阿尔汉格尔斯克所连结的“AA战线”以内范围,并且能够有效掌握里海和白海的周遭交通。希特勒的目标是借由发展成为军事大国的德国,来消除苏联本身,以彻底消灭共产主义。并且借由驱赶当地居民的方式来获得所谓的“生存空间”。同时,德国也希望能够攻占苏联的重要地区,并且借由当地的战略资源进而能够击败德国的其他对手。 虽然苏联红军在战争之前亦有准备战略反攻计划,但是轴心国部队发起的巴巴罗萨行动仍迫使苏联最高统帅部只能够采取战略防卫作战。到了夏日期间,轴心国成功进占大量的苏联领土,并且也造成苏联军方巨大的人员和物资损失,交通几乎瘫痪。然而,到了8月中旬,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决定让渐趋劳累的德国中央集团军暂止发起对于苏...
Published 11/17/22
希特勒于1941年2月,将部分德国军队派遣前往利比亚当地,并且在3月底,德国部队便已经数次发动小规模进攻。而到了4月,以德军部队为首组成的联军成功推进到埃及周遭,甚至对盟军发起了托布鲁克围城战。之后,大英帝国部队于5月发起“简洁行动”,6月再度发起了“战斧行动”,但这两次针对轴心国部队的攻势随后都面临失败。而3月初,保加利亚王国签署加入轴心国集团,以及南斯拉夫王国发生退出轴心国的政变,这促使纳粹德国决定要对巴尔干地区进行干预,随即入侵希腊和南斯拉夫,并另外组织政府。轴心国部队在巴尔干地区很快获得进展,在5月底,德军部队攻占希腊克里特岛后,成功迫使同盟国军队于此处撤退。6月中旬,由德国及意大利扶植的傀儡政权克罗地亚独立国加入轴心国。 不过处于劣势的盟军,在这段期间也有获得少数胜利,德国占领法国及扶植维希政府后,本来希望法属叙利亚托管地能够在中东参与对英国的作战,然而同盟国部队成功破坏在维希法国空军基地内的德军,进而阻止叙利亚于伊拉克后方发动叛乱。稍后在自由法国部队的协助下,同盟国部队也接管法国在中东的托管地叙利亚和黎巴嫩,以防止这类事件再度发生。同时,英军在1941年向意属东非反攻...
Published 11/16/22
德军轰炸机袭击了考文垂和伦敦等英国城市。这是每天都有的闪电战空袭。 至于英国人民,他们的坚持令人敬佩。他们在农舍花园挖掘防空洞。而在伦敦,人们睡在地铁站,第二天照样去工作,他们从未失去信心和幽默感。丘吉尔对法国人说:“在伦敦,希特勒先生说他要把这里化为灰烬。而我们的人民对此毫不畏惧。” 希特勒大为光火,随后,他把丘吉尔说成是犹太人附身的半个美国酒鬼。从现在起,每当他稍有挫折,就会把怨恨发泄在犹太人身上。 1940年10月12日,在赎罪日当天,在华沙的犹太人被告知,那里将会设立犹太区,竖起三米高的围墙,将50万名犹太人关在里面,老弱妇孺,饥寒交迫、贫困不已。 在希特勒的行馆,由他的情妇爱娃-布劳恩掌镜,拍摄下纳粹要人的孩子围绕着希特勒欢庆新年的场景。他还有个计划——另一个大赌局。现在,他的任务是征服东边的新居住区。他和斯大林结盟只是为了以后攻击他的时候更方便。 进攻英国的失败,迫使希特勒采取快速行动,赶在丘吉尔把美国拉进来之前找到新的同盟。而那将让全世界,烽火蔓延。 1940年11月,轴心国开始大规模扩展自身的势力。1940年10月,意大利尝试入侵希腊,但是在几天内便被击退到阿尔巴...
Published 11/15/22
英国严阵以待,不放过一丝细节。另一个紧急行动是把儿童送往乡间避难。这是痛苦的时刻,他们的姐姐、母亲和祖母加入到战斗中,每个妇女都必须保卫家园,对抗可怕的德军伞兵。男人们都加入地方志愿军保卫家园。甚至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老兵也不例外,这些身体健康的人们自愿组织起来。同时,在敦刻尔克获救的军队也进行了重整。美国提供了步枪、机关枪和防空炮,大家都努力把技术练到完美。 丘吉尔对英国人民发表了最令人动容的演说:“不列颠之战即将展开,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谨记在心:倘若大英帝国和英联邦可以存留千年的话,到那时候,人们依然会说,这是他们最光辉的时刻。” 来自大英帝国各地的飞行员和在德军占领下逃离祖国的空军士兵、还有那些政府流亡到伦敦的波兰人、荷兰人、捷克人以及首批自由法国部队合作。许多英国飞行员是牛津和剑桥的学生。其中一个叫理查德希拉里的人后来写道,“人们说我们是知识分子;说我们对现实不抱任何幻想;被宠坏了。媒体说我们是迷惘的一代;说我们肤浅、自私又自我。这场战争不需要英雄主义。但是请给我们机会向世界证明:我们或许没有纪律,但是对付在希特勒的教条下长大的人,我们势均力敌。” 德军飞...
Published 11/15/22
另一方面,意大利则将重点放在地中海及东非周遭地区,于6月开始围攻马耳他、8月意大利占领英属索马里兰,并且在1940年9月,意大利入侵埃及。日本则在9月开始,强化对中国的封锁,派遣部队进驻位在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的数个基地。 在此期间,态度保持中立的美国决定采取新方案,即租借法案,以协助中华民国和西方盟国作战。1939年11月,美国政府就中立法案进行修订,允许盟军以“现购自运”的方式来购买军事物资与装备。在1940年,德国成功攻占巴黎后,美国海军也借由《两洋海军法案》开始显著扩大其规模。而在日本入侵印度支那后,美国则对日本实施有关铁、钢和机械零件的禁运。到了同年9月,美国还同意英国购买原本于美国基地封存的驱逐舰。但尽管如此,一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前,大部分的美国公民仍继续反对美国对任何军事冲突直接干预。 而为了对付于背后支持同盟国的美国,1940年9月底,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组成轴心国集团,并建立口号(欧洲新秩序)。《三国同盟条约》规定:除了因应苏联主动进攻而另外处理外,任何国家都必须协助任何虽未参与战争但仍被攻击的轴心国国家。在这段期间,美国则继续通过了租...
Published 11/14/22
法国投降后,贝当与希特勒商定了所谓的合作政策,成立了新的贝当政府,新首都选在温泉小镇维希,因此也被称为维希政府。合作政策将法国一分为二,大约3/5的法国领土都受到德国的控制。维希政府只能保留有限的军力,不允许持有重型武器,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傀儡政权。 七月初,贝当元帅以及政府部门一起搬到维希。到处一片愁云惨雾,然而,维希政府仍然控制着殖民地国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实力依然强大的海军。希特勒仅要求船舰卸下武器,停在港口,因为他害怕海军与英国联合起来。丘吉尔的恐惧恰好相反,他害怕法国海军会落入德军手中,因此下令英国皇家海军歼灭法国海军。 一批英国海军驶向法国最大的海军基地之一,位于阿尔及利亚的凯比尔港。丘吉尔不敢冒险,发出最后通牒:请加入我们,或者把你们自己的船凿沉;或者在护卫舰的护航之下,在加勒比海卸除武装。法国拒绝了所有提议。英军开火,两艘法国战舰遭受重创,布列塔尼号战舰沉没,1297名法国水兵丧生。 为了向他的同胞以及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展现他的决心,丘吉尔攻击了先前的盟国,因为法国舰队有可能会协助德军登上英国的海岸。攻击发生两天之后,维希政府与英国断交。 同年6月中下旬,苏联也强行...
Published 11/14/22
1940年4月9日,德国为了避免盟军借由威尔弗瑞德行动来阻挡瑞典出产的铁矿砂运往德国的路线,入侵了丹麦和挪威,以确保原料的运输。当德国要求丹麦接受保护时,丹麦很快就宣布接受并投降,成为保护国。德军在两天之后攻陷奥斯陆。希特勒的目的是保护铁矿。铁矿对德军的作战非常重要,而德国从瑞典进口的铁矿中,有一半要从挪威的纳尔维克港运出。 英法远征军在纳尔维克峡湾登陆。作战一个月后,盟军攻下纳尔维克。铁矿路暂时被中断。这场胜利令法军士气大振,并让他们更加深信他们的格言:“我们将战胜一切,因为我们最强。” 但远征军必须离开纳尔维克了,因为德军刚开始进攻西线,所以法军被召回法国。对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言,一辆辆的瑞典铁矿车仍将喂饱德国的战争机器。 1940年5月9日,希特勒搭乘私人火车(美国号)离开柏林,往西到达法国边界附近的新总部。他宣布:“各位,进攻才刚刚开始。”他的将军在冬季将作战计划呈交给他。这个作战计划与1914年的类似,经由比利时进攻。但希特勒更偏好“冯-曼施坦因将军”的想法:切入阿登森林,然后往上攻到海边,以镰刀切割的方式包围盟军。但镰刀计划其实要下很大的赌注,因为盟军可能会回头反击。...
Published 11/13/22
但希特勒仍对进攻西线有些疑虑,因为他也说,“战争就像打开黑暗房间的门,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最后,他延缓发出进攻令,回到阿尔卑斯山的小屋找他的情妇伊娃-布朗,她拍下了这段记录希特勒随行人员的影片。 帝国建筑师斯皮尔常和希特勒一起散步,斯皮尔回忆道:“希特勒想把柏林更名为日耳曼尼亚,我们已经做好了希特勒广场模型,广场圆顶的灵感来自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但要比它大17倍。我对他说:‘元首,这样广场不会成为轰炸机的目标吗?’他回答道:‘一点儿也不会,戈林对我保证,敌军的飞机永远不会飞到德国上空。’” 接着,战争进入了新阶段,英国开始将其军队部署到欧洲大陆,但由于英国部队始终没有和德军发生军事冲突,这使得这段时间德国人称之为“静坐战”,英国人称之为“假战”,法国人则说这是“怪战”。...
Published 11/13/22
1939年8月末,德国继续向波兰边境进行动员,局面逐渐演化为全面危机。在与意大利外长齐亚诺伯爵的私人会谈中,希特勒表示波兰是一个“不稳健的中立国”,必须服从德国的要求,否则就应当予以“清算”以免日后在同西方国家的战争中消耗德国的兵源。同时,他不认为英国和法国会介入这一冲突。8月23日,希特勒下令于8月26日进攻波兰,但在听说英国与波兰达成了正式的互助协定以及意大利将保持中立之后,决定延迟进攻。作为对英国希望直接谈判的回应,德国于8月29日要求波兰派出代表来到柏林,商讨关于割让但泽和波兰走廊以及保护波兰境内德意志族裔的事宜。波兰拒绝了这一要求,于是在8月31日晚间,德国宣布谈判破裂。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1939年至1945年爆发的全球军事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包括所有的大国,并最终分成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和轴心国。这次战争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动员1亿多名军人参与这次军事冲突。主要的参战国纷纷宣布进入总体战状态,几乎将自身国家的全部经济、工业、科学技术用于战争之上,同时将民用和军用的资源合并以便规划。包括有犹太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肃...
Published 11/13/22
歐洲局勢及協定 在歐洲,德國和意大利的舉動更加變得大膽,1938年3月,德國併吞了奧地利,然而,這件事只从其他歐洲各强国中得到一點反應。 這鼓舞希特勒希望能夠將過去作為索賠的蘇台德地區重新納為德國領土,並且,以該塊土地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內作為少數民族的德意志族群主要生活地區而要求合併。法國和英國在不詢問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情形下,很快就在慕尼黑協定中承認:蘇台德地區應該歸德國所有,在種種壓力之下,使得捷克斯洛伐克只能接受領土移交的要求。但是不久之後,德國和意大利仍繼續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割讓更多領土,這也使得鄰近的匈牙利和波蘭也開始備受威脅。到了1939年3月,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尚未統一的部分,隨後在德國安排之下,將捷克斯洛伐克分成德國管轄的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和親近德國的附屬國斯洛伐克共和國。 英國和法國對於德國的舉動感到震驚,但是希特勒仍進一步要求但澤自由市與其合併,這促使法國和英國向波蘭保證支持其獨立。而當意大利在1939年4月,攻佔阿爾巴尼亞後,英國和法國同樣保證會支持羅馬尼亞和希臘。稍後不久,英法與波蘭陸陸續續結為同盟,而德國也與意大利正式簽署了交互合作的《鋼鐵條約》...
Published 11/13/22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起七七事变。七月底,日军便攻下:过去曾经几次作为首都、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北平。然而,日本此时也已经把整个中国纳入其军事行动的最终目标。在中国与德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彼此间的合作关系时,中国选择与苏联迅速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苏联也开始提供军需物资以支援中国对日作战。而已经转往支持日本的德国,则在年底停止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关系。日本攻占北平后,见中国并没有屈服,决定于1937年8月中旬进攻上海。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决定:部署自己辖下素质最佳的部队防卫上海。历经3个月战斗,上海于11月遭到日军占领。日军之后不断逼使中国军队往西方后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成功占领首都南京,并屠杀大量中国平民和缴械军人。 1938年6月,中国军队为了阻止日军继续由河南向前推进至湖北,而故意造成黄河泛滥。同时,中国将拖延下来的时间,用于继续加强武汉市的防御工事。但是到了10月,日军仍成功占领武汉当地。然而日本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如日军希望般瓦解中国政权的抵抗,相反地,中国政府在迁往位于内陆的重庆市后,仍继续坚持作战,并定都当地。 193...
Published 11/01/22
1935年至1936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第二次意大利、阿比西尼亚战争是一场十分简短的殖民地战争。1935年10月,意大利王国军队从意属——索马里兰和厄立特里亚发动对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军事入侵。最终于1936年5月成功完成军事占领,并将之并入意属——东非作为殖民地。这次军事冲突也暴露出国际联盟:缺乏维护和平的力量。尽管意大利和阿比西尼亚都是国际联盟的成员,而意大利也明显违反了国际联盟所订定的第十条规范,但是国际联盟仍无法阻止意大利的作为。直至1941年,盟军在此击败意大利侵略军,埃塞俄比亚才得以复国。 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内战。德国和意大利为西班牙的佛朗哥将军领导的国民军提供军事支持,并且协助打击当时受到苏联支持、而明显朝向左派倾斜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德国和苏联,也借由这次代理人战争作为契机,不断拿这次冲突来测试新型武器和战术。其中1937年4月,德国秃鹰军团因蓄意轰炸格尔尼卡而受到当时社会的关注。这也使国际社会担心未来的重要战争将会把平民居住区也纳入轰炸范围内。1939年4月,国民军赢得内战,佛朗哥接掌政权,并成为独裁者。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同盟国和轴心国...
Published 11/01/22
尽管在1936年3月,阿道夫·希特勒不顾《凡尔赛条约》与《罗加诺公约》而进驻莱茵兰,但是其他欧洲列强对于此事并未多加干涉。同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公开支持:主张法西斯独裁的佛朗哥部队,和苏联支持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军队交战。这次双方冲突也成了德国和意大利,测试新型武器与作战方式的地方。最终,佛朗哥部队于1939年初,成功赢得内战。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组成了柏林-罗马轴心。1个月后,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则在隔年也加入其中。 这时中国发生西安事变,国民党和共产党军队同意停火,并组织统一战线,来抵抗日本入侵。 在亚洲,中国的国民党,为了能够清除军阀的势力,在1920年代中期,由蒋中正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始自南向北展开北伐。在奉系领袖张学良宣布归顺后,名义上统一中国。然而北伐结束后,国民党便与原本一同合作的共产党发生冲突,中国很快又再度陷入国共内战中。1931年大日本帝国内,军国主义正趋高涨。帝国政府开始策划:如何能够有效掌控中国领土并且获取自然资源,进而借此发展出足够的实力,来掌管亚洲地区。 此时,蒋中正以“先安内,后攘外”的方针回应日本的...
Published 10/31/22
在德国,以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则开始尝试在德国建立一个法西斯政府。伴随着经济大恐慌爆发之后,德国社会开始支持纳粹党执政。到了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在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希特勒开始大力提拔纳粹党成员担任政府重要官员,并开始将德国塑造成法西斯极权的一党制国家。 尽管阿道夫·希特勒曾在1923年,发起一场以失败告结的政变,尝试推翻德国政府。出狱后竞选总统,输给兴登堡。但在1932年,保守右派、前总理帕彭向政敌报仇的策划下,透过右翼国家人民党及德国企业家们的政商合作,身为国会第一大党的纳粹,不仅获得资助、解除濒临破产的危机,更因此得到政商名流联名游说。最终说服兴登堡,任命他于1933年,合法成为德国总理。他宣布:废除民主制度,同时借由民族主义的风潮,提出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并很快便开始大规模地重整军备。与此同时,法国为了确保意大利仍然与其合作、维持同一阵线之协议,允许意大利将埃塞俄比亚列为自己的殖民地。然而在希特勒的主导下,德国于1935年,再度合并原本作为德国领土的萨尔盆地地区。而在获得民意支持的情况下,德国随后推翻《凡尔赛条约》且加速重整军备的计划,甚至以大规模征兵的...
Published 1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