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從師徒制的廚房洗米工作開始,一步步成為專精日式料理和西餐的五星主廚,為了愛落腳台灣的Kai,大概從沒想過會在這個小島上,以「韓式料理主廚」的身分走紅。這些年韓流席捲世界,韓劇和綜藝節目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也影響每日的餐桌,如何料理出正宗韓國味,成為許多台灣朋友的疑問,也開啟了「孫榮Kai Son 」的YouTube 頻道,而韓式涼拌小菜、雜菜冬粉、泡菜鍋等韓國媽媽信手捻來的菜式,就成為台灣朋友認識Kai的契機。 這集節目,讓我們跟著Kai的味覺記憶,探索韓國飲食文化的奧秘,也透過這位久居台灣的主廚,來看看韓國人眼中的台灣飲食文化,進入一場跨文化的飲食饗宴吧! 🚩【來賓 孫榮 KAI SON】 來台8年的韓國的五星主廚,精通日韓西式餐點的開發與食譜研究,擁有孫榮Kai Son YouTube 頻道與Kai心食堂品牌。 👉 FB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elebritychefkai 👉 YT 頻道|https://reurl.cc/WrykLk 🚩#聽眾專屬 #抽「正韓食」主廚簽名書 到夢想食驗室FB留言...
Published 06/08/22
歡迎來到 Foodie Goodie 夢想食驗室! 這是一個乘載著許多味覺記憶的節目…… 我們邀請來自四面八方的來賓,有知名廚師、飲食工作者、營養師、教育家……等,在食驗室裡,跟我們分享記憶深處的美好滋味,一起完成每段夢想的「食」驗之旅。 不論你是對飲食文化、營養健康,還是教育有興趣,都歡迎訂閱節目,每周三跟我們一起進入食驗室,探索飲食世界的奧妙! 我是主持人俊甫 希望透過不同視角和你分享 我們對於「食」的豐富想像 🎧夢想食驗室哪裡聽|https://linktr.ee/Foodie.Goodie 🍉和我們聊聊|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goodie.podcast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期望能成就一個知識豐饒、品味優雅的臺灣「飲食文化」,我們透過《夢想食驗室》Podcast節目,帶大家從校園午餐出發,走進與我們日常緊密相連的飲食生活中,藉由深度議題討論與人物專訪,探索飲食的各個面向,挖掘不同風貌的各種滋味,培養一輩子可以帶著走的飲食素養。 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我們充滿使命、貢獻心力。 Produced by...
Published 06/01/22
「你要去改變任何事情,不要去告訴人家怎麼改變,你要自己創立一個典範。」 年輕人對生命的尊重與愛,如何將這份熱情實踐於料理?以及姚先生自己是如何走進蔬食生活的故事,原來是因為狗狗罐頭?! 持著堅定的信念、踩著優雅的步伐,不放棄世界和平的盼望,《夢想食驗室》願與你一齊努力。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姚仁祿 企劃 / Chuni 後製 / Thomas Lee 湯瑪斯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11/15/21
我們平常總是將辛香料合起來說,覺得辛香料就是一些所謂的「調味料」。但是,陳愛玲老師卻在《辛香料風味學》的書中,很仔細地將辛香料區分成「辛料」、「香料」、「調味料」,它們各有什麼不同的屬性?在料理中發揮什麼作用? 這集節目,我們暢談了辣椒、胡椒、花椒的料理知識,還介紹了阿魏、草果、甜胡椒等等我們比較少見的單方香料。聽愛玲老師在世界走尋香料的足跡,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印度、四川,最遠還去了坦尚尼亞的尚吉巴探訪丁香的原產地,不知不覺中就踏進了一個屬於香料的異次元,想像各種香料如何就像不同的角色一樣,千姿百態,有的狂放,有的嬌柔,如何與其他香料應用在各種食材上營造出層次感,甚至矯正某些不好的風味,真的是相當奧秘的學問!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陳愛玲 https://www.facebook.com/spices.club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11/10/21
台灣因為宗教習俗,蔬食人口比例在全世界各國之間名列前矛,但是除了宗教之外,其實蔬食還可以玩得十分新潮! 「草獸派對」是台灣近年來最早以市集形式倡議蔬食、無動物性原料的先行者,他們當初是如何開始的?如何在宗教素之外開創新路?蔬食如何能夠成為另一種生活方式?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Sidney (草獸派對) 企劃 / Chuni 後製 / Thomas 湯瑪斯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11/01/21
國際餐飲評鑑對台灣而言,意義是什麼?為什麼餐飲業需要「國際餐飲標準」來引領?對於國內的餐飲文化、技術傳承有什麼幫助? 此外,台灣因為歷史、地理環境因素,受到各種多元文化影響,各式菜色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然而卻好像很難說出什麼是「道地的台灣味」?你心目中的台灣味,又是什麼呢?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高琹雯(Taster 美食加)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10/31/21
米其林評鑑進入台灣之後,每年精選出台北值得造訪的各式餐廳,它一方面讓台灣味有幸能躋身世界舞台,但另一方面也讓台灣人產生「米其林能懂台灣味嗎」的疑問。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高琹雯 Liz 來與大家分享她對世界飲食潮流的觀察,從法國的 fine dining 基礎,到西班牙分子料理的驚人創意,再到丹麥主張在地飲食的風潮。我們發現,原來美食評鑑並不只有米其林,而且 fine dining 也並不是上流社會獨有的奢華體驗,它事實上還有更積極的社會意義。另外,美食評鑑究竟怎麼運作?推動國際餐飲潮流的因素是什麼?主廚是如何化為明星,被全球吃貨競相追逐?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高琹雯(Taster 美食加)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10/27/21
他試著把困難的料理變簡單,夢想卻是挑戰看似最簡單的,家的味道。 如果談到以廚藝為主題的電視節目,應該有很多觀眾都會想到《吃飯皇帝大》的小黑、小粉紅兩位主廚。他們在每一集節目中,做出一道又一道的家常料理,把看似困難的菜色都轉化成簡單的手法,鼓勵觀眾朋友在家裡自己親手試試看。 的確,現在社會如此繁忙,普遍都是雙薪家庭的工作型態,一家人很少有機會在家裡自己做上幾道菜。另外再加上廚房空間的局限,更是讓人覺得做菜有夠麻煩,很難享受烹調的成就感與樂趣。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型男主廚陳德烈來與大家聊聊他的飲食經驗。他回憶起小時候跟著奶奶、爸爸吃到的菜色,葱烤鯽魚、醃篤鮮、烤麩、紅燒划水、脆鱔、寧式鱔糊、小籠包等等,一連串都是道地的江浙風味。幸福美好的味覺記憶,讓他即使現在演藝工作忙碌,仍然每天都會自己進廚房做些料理,小試身手。 想知道陳德烈最近做了什麼菜嗎?他如何在半夜認真學習「塔香蛤蜊」,卻差點燒掉廚房?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做什麼菜?心情不好的時候又要做什麼菜?趕快點進來聽聽看吧!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陳德烈 IG...
Published 10/20/21
我問他說:「你真的要做化療嗎?」然後我爸看著我這樣子吃得很香,他只能喝稀飯上面的那個粥水,你知道嗎?因為他還要戴著那個人工肛門,大概還要戴半年,所以整個生活品質會降低非常非常多。 相同的飲食習慣,就會有相同的健康問題。想要有不一樣的結果,就要有不一樣的過程。 徐幼璇身為《腰果花》餐廳主廚,從家人罹癌經歷發現健康身體來自於良好的飲食習慣。為了讓父親健康好轉,她鼓勵父親食用原型食物、改採地中海飲食,但是,父親卻想念起昔日那份重油重鹹又重辣的味覺記憶…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徐幼璇 企劃 / Chuni 後製 / Thomas 湯瑪斯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10/12/21
「大家會強調永續發展,就是發現說我們現在的環境結構好像不永續了。什麼叫永續?我們依照聯合國的定義,就是我們期待的任何需求,我們需要的任何東西,我們的後代子孫也應該持續享有同樣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我們需要從好幾代人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為了滿足就把所有的東西都消耗掉了。」 環境永續是現在許多企業主張的價值,但是永續這個概念究竟意謂著什麼呢?李偉文醫師長年為環境保護工作努力,他告訴我每個簡單的觀念,就是現在我們在使用的東西,在未來不管任何一個世代,他們也都能要夠繼續使用,這就是永續的基本精神。 所以,為什麼我們堅持餐桌上不可以浪費,因為環境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們不懂得珍惜資源,很有可能未來的人類就沒有辦法繼續享有同樣的生活品質,對於地球的整個生態結構也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雖然這是非常久遠的事情,但是在生活飲食教育中,我們就必須一點一滴地讓孩子們理解到珍惜食物的意義,並且將她傳遞給身旁的朋友們,形成良好的善的循環。 在學校,許多認真的老師正在推動食育,在國語、英語、自然等等課程融入飲食教育的內容,甚至有一些學校建立了菜園,推動食農教育,讓學生們親自栽種可食用的植物,觀察植...
Published 10/01/21
「一定要在孩子成長階段時,透過飲食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教育可以給孩子知識,但是沒有辦法養成習慣,養成習慣還是要在家裡。」柯蘊慧營養師帶著微笑,但語氣十分堅定。 我們常說,孩子們是看著父母背影長大的,事實上,飲食習慣更是如此,因為孩子會從小時候家裡的飲食習慣養成,形塑出他對食物的認知。 例如談到味覺記憶,我們很意外發現這集來賓李偉文醫師與柯蘊慧營養師竟然不約而同都特別喜愛甜食,蜜漬大紅豆配飯吃,水餃皮包葡萄乾,在物資缺乏的年代,能吃到一些甜甜的味道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事! 這集節目,從他們的言談中,我們也真的是感受到滿滿的幸福。他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為雙胞胎女兒建立起健康、永續的飲食習慣?如何在嚴格的教養規則之外又不失生活趣味?還有,大家應該會很想知道,如此忙碌工作的雙薪家庭,他們如何還能減少外食,做出美味便當?餐桌上絕無剩食,這件事要怎麼做到?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李偉文、柯蘊慧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9/29/21
坐落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尼泊爾王國是許多追求心靈平靜的人所嚮往的地方,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因為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外國觀光客,他的飲食文化相對多元,世界各國的美食在這裡都能夠找到。 但是今天我們訪問的尼泊爾達人 Ruby,她則是居住在尼泊爾的第二大城波卡拉(Pokhara),這一集節目他要告訴我們尼泊爾生活中最日常、最道地的飲食文化 。尼泊爾人對主食Dal Bhat有什麼樣的堅持?為什麼即使到了現在,尼泊爾人還是習慣用手吃飯?尼泊爾奶茶又有什麼樣的講究? 還有,到了尼泊爾旅遊,大家應該注意什麼?尼泊爾有什麼樣的飲食禁忌?又有什麼小吃是你不得錯過的?歡迎把這一集節目分享給對尼泊爾文化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聽聽尼泊爾達人怎麼說!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尼泊爾達人 Ruby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9/22/21
你今天早餐吃什麼呢?還記得小時候在家裡吃稀飯配脆瓜、長大之後漸漸變成了美而美、永和豆漿,但是隨著早餐店高度競爭,許多店家紛紛追求複合式的早餐選擇,品項愈賣愈多。 但是,今天我們拜訪的「享食光」早餐店卻選擇專注在三明治上面,堅持天然、原食、手作,不使用現成醬料,最近還開始嘗試提供蔬食。這對小夫妻為什麼會決定經營早餐店?以前早餐追求效率,他們為什麼反而選擇了健康? 誰說早餐只能千篇一律?一起來聽聽「享食光」的小故事。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恆達、小若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9/15/21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剛以《神廚賽恩師》入圍電視金鐘獎的史達魯。從哈佛大學的 Science and Cooking 課程談到看漫畫學料理,上一秒還在討論科學,下一秒又逗得你樂不可支,與史達魯對談真是非常享受! 在推廣「食育」的過程中,我們也常迷惑於小學生們究竟能不能理解,老師們重不重視,但聽到史達魯說即使是《神廚賽恩師》這樣的公視兒少節目,大學生也不一定能全部吸收。料理台上的科學人,要如何將料理的科學精神傳遞給新的世代呢?妙語如珠的一集,快點手刀下載收聽嘍!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史達魯 Stalu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9/08/21
以前會覺得一個人吃飯好奇怪,好孤單哦!演藝圈中有著「國民姑姑」之稱的海裕芬在去年出版了一本抒情食札《我一個人,餓了!》,在美味中,回味那些難忘的記憶。 海裕芬以五種料理手法,端出四十道美味菜餚佐以四十篇飲食記憶;這五種料理方式,彷彿也對應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時間加乘,用味覺堆疊,讓舌尖與思緒,共嚐酸、甜、苦、辣、鹹的人生百味。 珍惜每一個願意為你做菜的人,珍惜每一道菜的回憶。一個人,你可以盡興任性地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做什麼菜就做什麼菜!就像海裕芬說的:「一個人吃飯,不難,難的是忘了好好享受自己獨處的時刻。」 如果,有一道菜讓你想起某個人,那會是誰呢?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海裕芬 企劃 / Chuni 後製 / Thomas 湯瑪斯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9/01/21
最近幾年,vegan在全球再度成為焦點,素食者快速成長,《經濟學人》甚至將2019年稱為「維根之年」Year of the Vegan!但這股風潮其實在 2018 年就已經吹起來了! Vegan 為什麼近幾年風潮再起?蔬食更健康嗎?蔬食為什麼能還給我們一個乾淨的地球?甚至對自己的身心靈都有很大的幫助? 夢想食驗室之前在七月的時候訪問了好幾位蔬食達人,有最近規劃了一系列蔬食訪談,包括在私校擔任蔬食主廚的 Norika 老師、無蛋奶甜點主廚 vegan chef Adrian、無肉市集創辦人 Chelsea,後來我們去宜蘭,與找找私廚的主廚史法蘭一起體驗全素蔬食的法式創意。 那這集比較特別的是,今天沒有來賓,在現場的是夢想食驗室的podcast製作人喬治,我們一起來聊聊Vegan這個議題。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劉喬治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8/25/21
家裡有位廚藝精湛的父親,不知道是什麼感覺?食譜作家袁櫻珊談起她的父親,幸福神情早溢於言表。她身為知名台菜餐廳主廚的女兒,從小就特別有口福,不知不覺間自己也對料理有份情感與執著。 「愛是最好的調味料。」成家後即使工作忙碌,她仍堅持每週下廚,讓大寶二寶兩個孩子也傳承了家族的美味基因。 她的料理充滿創意與實驗精神,有許多有趣的全新嘗試。你能想像咖哩醬加上黑巧克力的滋味嗎?她說,味蕾也有生命轉化,加點有趣的東西更好玩。 之前在疫情嚴峻的期間,曾經與大家分享了各式各樣的零失敗料理,如果大家還沒聽過,歡迎在聽完這集節目之後再去聽聽看,在家輕鬆煮讓家庭無限溫馨哦! 台菜女兒餐桌之旅:72道私房中西料理,全家歡呼的美味提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806?sloc=main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袁櫻珊 企劃 / Chuni 後製 / Thomas 湯瑪斯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8/18/21
私廚料理,在台灣這塊美食王國中,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他們無論是不是出自名門,是不是在某個星級餐廳學習過,私廚料理的核心精神在於廚師必須一個人從前菜到甜點一手掌握,展現獨特創意。 這次我們在宜蘭,認識了《法蘭的找找私廚》的主理人史法蘭。她原本是一位4A廣告公司副總,近四十歲毅然決然放下五光十色的媒體工作,走進上海博古斯餐廳學習法式料理,回台灣後在永康街開設私廚,現定居在綠草如茵,背山面海的宜蘭平原。之所以訪問法蘭,是因為她曾經表示自己受韓國的靜觀師太感動很深,使我們產生了一個想法,是不是可以請法蘭為我們做一桌無奶無蛋的純素料理? 吃當地,吃時令,融合法餐的蔬食料理,竟完整開創了一個新的世界。感受每樣食材的個性,氣味層次堆疊,我們發現原來料理還少不了實驗精神!想知道法蘭私廚的故事嗎?想知道有哪些巧妙的蔬食創意嗎?趕快來聽這集節目吧!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史法蘭(法蘭的找找私廚/穗穗念)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8/11/21
這集節目,我們訪問到的是美食旅遊作家郭銘哲!他在誠品書店、台灣高鐵雜誌、微笑台灣、高雄電影節都有開設專欄,可以說是高雄在地最知名的美食達人,現在也經營一個臉書專頁叫做《飽島不藏:美食郭銘哲》,大家有興趣可以趕快訂閱起來! 郭銘哲要與我們分享他從小成長環境中的客家美食記憶,在這份記憶中最珍貴的,是來自奶奶親手製作的餐點,以及客家料理的靈魂,油蔥酥。而在郭銘哲長大之後,在澳洲長期旅居的生活中,客家美食的記憶令他念念不忘,甚至自己想方設法利用當地食材製作油蔥酥與肉燥飯。外國友人對於這道在澳洲復刻的台灣料理接受度如何呢?澳洲有哪些令郭銘哲難忘的食物?還有,高雄在地有哪些地方可以吃到郭銘哲心目中頂級的油蔥酥料理? 今天,我們就跟著郭銘哲,一起前往他記憶中最深刻的味道!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郭銘哲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8/04/21
蔬食界的朋友,相信對無肉市集應該不陌生!無肉市集自 2019 年以來,已舉辦包含快閃、聚會、市集等大小活動十餘場,發起無肉市集的創辦人張芷睿 Chelsea,原是在家專職帶小孩的全職媽媽,Chelsea 談到,自己從 2005 年開始吃蔬食,當時有人認為她是想不開,但在吃蔬食後,身體卻自動幫她選擇需要的食物,直到後來懷孕,她深刻體驗到孩子的到來是個禮物,為了想讓女兒 Evelyn 有更好的環境,於是開始認真思考投身推廣蔬食的意義。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 Chelsea 來分享無肉市集創辦的源起、善良肉圓、裸賣裸買的故事,以及最近正在進行的「異體同心」的餐食分享行動。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Chelsea 張芷睿(無肉市集創辦人)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7/28/21
你能想像烘焙完全不使用奶蛋嗎?全素烘焙在歐洲近幾年漸漸成為潮流,甚至里昂世界盃甜點大賽(Coupe du Monde de la Pâtisserie)也在 2019 年開始將全素烘焙納入競賽項目。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的特別來賓是有 Vegan 界型男主廚之稱的 Chef Adrian Wu 吳冠賢,他投入在全素烘焙、Vegan甜點與蔬食料理有二十年的時間,很多食譜配方都是自己研究出來的,而且在歐洲累積了非常豐富的經驗,甚至還包括了榮獲米其林評鑑的餐廳。 Adrian 將與大家分享他在歐洲體驗到的蔬食風潮,包括他在維也納米其林一星餐廳的瘋狂工作、在巴黎 Gentle Gourmet 擔任甜點主廚的奇幻旅程、在因斯布魯克偶遇的完美品味、在莫斯科的意外發現。當然,還有他對全素烘焙的終極夢想。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Chef Adrian Wu 吳冠賢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7/21/21
在日本定居 20 年的渡辺法樺,是灃食蔬食食譜的創作者。她將日本食育精神帶回台灣,帶領學生感受節氣變化與食材的天然風味,在校園廚房創作蔬食料理,使飲食融入生活教育。 特別的是,她在接觸瑜珈與長壽飲食法(macrobiotic diet)之後,對於飲食又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她說,飲食是會影響心性的。換句話說,從小開始的飲食習慣,其實也都是人生持續不斷的修養過程。透過餐桌與大地環境連結。孩子從小有這個經驗,他會更關心大環境。 也許你也聽過「身土不二」這個說法,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飲食原則,但什麼是身土不二呢?它為什麼重要呢?日本在進行營養午餐與食育的過程中,有哪些巧思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呢?一起來聽聽 Norika 老師的分享!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Norika Watanabe 渡辺法樺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7/14/21
「蔬食主義」近幾年來在歐美國家有愈來愈流行的趨勢,而在台灣,素食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老一輩很多人都有初一十五要吃素菜的傳統習俗。走在菜市場裡,素料攤上的素肉、素排、素火鍋料、素魚、素雞、素鴨,一應俱全,這些創意也真的非常令人佩服。 當然,我們都知道在台灣有許多人是因為宗教信仰而養成茹素的生活,但是,蔬食料理的世界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寬廣許多。在接下來幾集節目,我們會專注在蔬食料理這個領域,稍微深入一點來介紹。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的來賓是 Zong 謝豐嶸,他本身是從母親懷胎開始就從未接觸過肉食的「胎裡素」寶寶,我們來談談從宗教素邁向蔬食主義,他有哪些有趣的觀察與想法!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Zong 企劃 / Chuni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7/07/21
繼異國料理與麵料理之後,第三階段主廚們要端出的是最適合夏天的壓箱好菜,周末的時候不妨好好犒賞自己與家人,跟著主廚做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帶點檸檬香氣的美味料理吧!歡迎大家到《夢想食驗室》分享你的廚藝唷! 【香煎鯛魚熱莎莎白酒檸檬 食材】 鹽醃鯛魚排2片/沾玉米粉油煎酥脆 蒜碎5g/辣椒碎3g/洋蔥粒15g/紅蘿蔔粒15g/黃甜椒粒15g/紅甜椒粒15g/綠櫛瓜粒15g/香菜1g 橄欖油20g/白酒10g/鹽1/4t/糖1t/黑胡椒1/8t/檸檬汁1t (2背片/4人份) 【泰式蔬食打拋珠飯 食材】 新豬肉 250g/小番茄 10顆/蒜頭 2顆 醬油 0.5大匙/素蠔油 1大匙/米酒 1大匙/味醂 1大匙 檸檬汁 半顆/打拋葉適量/九層塔適量/辣椒🌶️1支 (3人份)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林奕成主廚、Norika主廚 企劃 / Chuni、Anita 後製 / Chuni 影像 / 寬容度影像工作室 工友阿寬 社群 / Evie Tang
Published 07/02/21
奕成主廚與 Norika 老師的《WFH料理東西軍》來到第二階段,挑戰的主題是「麵料理」! 考量到台灣炎熱的夏天,兩位主廚不約而同都推出了清爽美味的麵食,分別是時蔬清炒的義大利麵與南洋風味的嘠多嘠多涼麵。咦,什麼是嘠多嘠多呢?聽下去你就知道嘍,這兩道料理也都很容易做,請大家一定要跟著主廚一起做做看唷! 【蒜香蕈菇番茄義大利麵 食材】 煮義大利麵(生麵150g) 蒜片20g/ 洋菇30g/ 袖珍菇30g/ 聖女番茄60g/ 新鮮九層塔4g 橄欖油 20g/ 白酒20g/ 鹽2g/ 黑胡椒1/8t (2盤/2人份) 【南洋嘎多嘎多涼麵 食材】 小黃瓜1條/小松菜100g/紅蘿蔔100g/豆芽菜 100g/彩色甜椒 適量/滷豆包或豆乾 150g 花生或堅果 30g/芝麻花生醬汁(芝麻粉、芝麻醬各 40g)/昆布高湯 4大匙/醬油 5大匙 醋、檸檬汁、薑汁、甜菜根糖、無糖花生醬各2大匙 麻油、辣油各 1大匙 (約3人份) 本節目由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製作 主述 / 葉俊甫 來賓 / 林奕成主廚、Norika主廚 企劃 / Chuni、Anita 後製 /...
Published 0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