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請問何博士,拿到棕帶的時候是不是柔術還不流行Berimbolo,想請教博士對這種Modern jiujitsu的看法,另外延伸請問博士對無論專項還是肌力訓練,隨著時間新增的這些很Fancy的技術有什麼看法
kklin0522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10/21/24
可以吸收到很多知識的頻道,真的很容易睡著,還是會再一直重複收聽。希望,老師可以多講一些老人肌力訓練的議題。
Ruau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10/11/24
非常喜歡這個節目,尤其欣賞何老師闡述時會謹慎斟酌用字的風格,脈絡清晰,重點也很明確,身為聽眾感到非常受到重視和尊重,真的很感謝二位費心錄製這麼優質節目。 在此想請教老師,非專業人士,要如何判斷肌力體能教練的專業度呢?以青少年來說,例如如果一週進行12小時的專項訓練以及1.5小時專項肌力體能訓練,要如何評估或判斷肌力體能訓練的成效呢?或者說要藉由什麼指標來調整練習比重呢?
恆恆媽媽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9/04/24
謝謝Josh跟何老師!
crtmsvc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8/28/24
何博士講出我多年心中的想法,作為一個體育系的學生,我深感認同。以前一直在心中有這樣的異議,可惜口才不夠好,沒能詮釋出。非常感謝,何博士能夠將我積藴在心中的聲音表達出來。
@LouisKLC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8/27/24
很喜歡老師的節目,聲音聽起來舒服!很想知道參加立技類比賽有減重需求問題,例如:一個月減5公斤,會建議平常減少熱量補充,還是使用脫水來達成體重目標?除了專項訓練重訓有需要改變強度嗎?謝謝老師🙏
Ian Cho0525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8/12/24
拜託這個節目要一直有!太喜歡了❤️
Lin713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7/25/24
貴節目總是讓我受益良多! 老師不厭其煩的說明正確基本觀念, 說話有條理、邏輯又很清晰(而且聲音也很好聽喔),將複雜的觀念闡述的明瞭易懂! 大推!!❤️❤️ 非常非常優質的節目! 是少數我會反覆收聽的podcast!! 除了訓練相關的集數外,我也非常喜歡聽老師和Josh分享關於教育方面的心得想法,很想聽老師再多多分享關於孩子教育的理念和看法。 想請問老師幾個問題: 1.老師怎麼看待或是陪伴孩子學習學校的課業? 2.老師對於定期評量是什麼樣的看法呢?您會引導孩子為評量做準備嗎?不以分數為目標導向的複習,期望孩子能為自己負責,並確實理解自己所學嗎?...Read full review »
Ce1108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7/04/24
感謝老師分享防身術相關心得,想到年輕時服役某單位被莫名被抓去上擒拿防身術。當時特勤教官教學內容: 1.雖然格鬥技術訓練有幫助(跟老師講的內容相近),但要考慮到很多加害者本身也有強大的身體素質與 經驗豐富的街頭格鬥能力,所以即使功夫很高強還是有可能被對手擊倒。 2.然而由於8成控制對手的條件都是使對方疼痛,所以想辦法使對方內心疼痛,放棄攻擊也是自保的方式。 3.故當時課程約花了半天時間開再練習溝通(透過訴說自己悲慘的遭遇,希望喚起對方的良知)我上有老母、下有妻小,孩子還在等我回家,我的生活也是非常悲苦的,我的人生是多麼的不順遂….等等
麥克 老馬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7/02/24
我終於感受到做引體向上到一半,笑到差點沒力,誰會把槓鈴帶回家,運動時收聽你們節目真的是實用與娛樂兼具❤️
j奇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7/01/24
本人45歲,非常喜歡抗老化的節目內容,謝謝何老師和josh 帥哥的分享,另外敲碗高雄也開怪獸訓練中心!! 一邊練一邊聽節目,都會笑到岔氣:)
Rueiyui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6/27/24
植牙需要補骨 是因爲缺牙太久 沒有重建 導致齒槽骨缺乏牙根的刺激 而流失,直接咬硬物反而會導致牙齒磨耗 齒質損失 不要咬硬物喔
有粉絲,好嗎?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6/26/24
想請問何老師&Josh教練 如果想要同時增加最大肌力(深蹲,硬舉現在1.8倍想要提升到2.5)跟街頭健身的能力(單手引體,現在只能拉一半沒辦法拉過頭,倒立伏地挺身),超貪心😄 之前有參加過怪獸私人教練課,教練俱樂部,C級教練研習課。但一直很想要嘗試是否可以同步進行,最近兩年都是以大量的長距離耐力訓練為主。肌力訓練就維持。 全程馬拉松大約四個小時。 單車部分有騎過東進武嶺約五個半小時。西進武嶺約三個半小時。...Read full review »
Jayk0411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6/17/24
感謝你們提供優質節目讓我通勤笑到忘記下交流道,想請教何老師如何分配選手肌力訓練、能量系統的訓練
五星好評🌟🌟🌟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6/11/24
你好,我follow何老師在邱哥的podcast到現在的怪獸電台,想請問何老師對於body weight training的想法? 另外一個問題,去年七月膝蓋前十字韌帶重建,右大腿肌肉明顯萎縮了不少,現在很努力的重練,重量是不是要配合右腿能負擔的範圍?那分腿練的時候需要左右一樣嗎?
IvyC.SLC via Apple Podcasts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06/02/24
何老師、Josh 您們好。 首先非常感謝您們製作如此優質又高知識量的節目,到處推薦。 我的外婆90歲了,走路緩慢,跌坐到地上就爬不起來。我常跟她説多站立,多走路。 請問像她這樣的年紀,還有辦法做任何的肌力訓練嗎?或是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她鍛鍊一點僅剩的肌力? 謝謝。
mollycatchang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5/29/24
感謝何老師和Josh哥持續製作這麼好的節目,也持續聽了快一年前時間。 有一些問題想要請教,目標是要提升運動爆發力的表現,在課表上的力量、爆發、速度訓練是否能放在同一天同一個時段來做訓練? 例如先練一些馬克操接著練跳箱或是clean等爆發動作最後再練一些力量訓練。是否可以這樣訓練? 另一個問題台灣國高中的球隊訓練都比較緊湊,例如中午重量訓練晚上練球這樣類型,甚至有一天三練的模式,像這樣面對這樣類型的訓練模式是如何產生?以及是否有帶來正面效益? 如果能聽的老師的回答會非常感謝🥹
cmysng6666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5/28/24
想了解最大肌力和肌肉量之間的關係。接觸重訓有幾年的時間,雖然慢但三項也都有慢慢突破最大肌力。不過每次量Inbody,肌肉量跟當初剛開始接觸重量時幾乎一樣都沒增加,很好奇這樣身體到底有沒有增加肌肉呢?身體是否有因為訓練得到好處?(因為常聽說肌肉可以幫助一些身體機能)
yu.yang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5/18/24
感謝老師出版「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這本易讀易懂的教材,有關硬舉的動作說明,書中提到將槓從地上拉起到最高點,就是動作結束的點,但實務訓練上還需要把槓放回地上(離心階段),參考其他書籍幾乎也沒有提到此離心階段的呼吸法該如何做比較好,尤其是在無法任性摔槓的場地,槓從一開始要拉起來到最高點、又要從最高點放回地面時,如果不換氣,我的氣常常會覺得不夠(尤其超過80%的重量時),如果要換氣又怕下去的時候脊椎張力不足…有兩三次都是在槓要放下時拉傷背部。 加上ig影片常常看到有些人硬舉,槓一觸地就又馬上提起來,他們難道都是在最高點換氣的嗎?想請老師對於離心階段的訓練重點幫我們開示一下,感恩讚嘆何老師與...Read full review »
鼓山宅一生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5/10/24
老師Josh哥好 看了最新的關於zone2的怪獸講堂 想問一下如何將z2訓練跟肌力訓練擺在同一天? ex.早上先利用飛輪做45分鐘z2,下午肌力訓練 另外,也想請教老師跟Josh 哥這樣的長期訓練者,訓練對於血檢結果的影響(低密度膽固醇/糖化血色素/三酸甘油脂 等)
桃園憂鬱仔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5/01/24
老師 何老師,您話很多 不會沒有重點 聽者會聽 自己想聽的 所以請講自己想說的🤣 自由噴話 噗
Eartha71449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4/30/24
非常感謝何老師和Josh哥製作優質節目,教導大家正確知識,我和老公是忠實粉絲都會重複聆聽。 想請教一般來說臥推的重量是肩推的幾倍較合理?我肩推可22kg 5下3組,但臥推頂多28kg3下3組 ,請問這個比例會不會怪?非常感謝。
超級何粉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4/16/24
非常感謝這個頻道,讓聽眾可以更加了解運動科學、觀念、以及教育上的各種觀念,真的是受益匪淺。 所以想在這邊請教老師一個我關注各種運動項目之後的疑問 就我的觀察,運動的發力似乎可分為有發力對象以及沒有發力對象兩種,前者例如球類或技擊類會有一個受力物體或人,田徑跟游泳類也是跟水或是地面產生作用力,後者例如武術或空手道的型,感覺上沒有一個受力目標,依我的理解和揣測感覺是在對抗身體的穩定度?(不曉得這樣的理解上是否有錯誤?) 於是我想知道的是,拳擊手的正拳訓練跟空手道型的正拳訓練,都需要練出速度和力量,但這兩者動作上的肌肉力學是否其實是不相同的呢? 有沒有可能這兩種的肌力訓練其實是相斥的?還是只是...Read full review »
恆恆媽媽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4/15/24
推推
yhgttv via Apple Podcasts · Australia · 04/07/24
每次聽何博士講話都覺得好有收穫! 喜歡聊教育&女性訓練,想問我有重訓習慣大約三年(硬舉可以拉超過自身體重)、飲食稍微會注意份量&料理方式,但inbody量起來體脂肪30% bmi22 身材中等不胖也沒特別瘦,營養師都建議要把體脂降到27%以下,想問目前的狀態應該先增肌還是減脂呢?體脂到底需不需要參考?如果健檢沒有紅字,體脂真的應該降到標準以下嗎?這些標準是如何訂定出來的呢?
0394857261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3/21/24
如果用估計腎絲球過濾率(eGFR)當指標,eGFR超過120ml/min*1.73m^2時,就有可能是病態性的hyperfiltration,處於慢性腎臟病的早期階段。常見的風險因子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壓等。所以腎功能「太好」的確是需要擔心的🤔
了不起,負責!!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3/21/24
雖然我不是職業運動員,但有一次我們需要放掉一場籃球比賽來換得晉級,但是我當時在場上打從心裡的覺得不舒服,這違反我從小到大的所有訓練方向,雖然我只是一般生,現在的職業也不是體育相關,參加比賽純粹是興趣愛好,最近的籃球假球,甚至HBL也直播過教練要球員放水(關鍵字:智慧球),跟以前的職棒假球,雖然大家都會說從制度上著手,但是我想問何老師的是為什麼台灣運動假球案可以這麼多,選手心理又是怎麼想的,是如何允許自己做嚴重傷害運動的事,怎麼跨出這一步?國外假球案是如何杜絕的,我們從基層的體育文化游是哪裏出了問題? BTW...Read full review »
想不到最難的是想ID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3/19/24
我同意未來很難,應該是無法預測。但對於「底子」,我有不太一樣的看法:在沒有偏好、沒有想法的時候,多看多接觸,很好;但如果有偏好、有興趣、有方向,針對那個方向打好底子,累積能量,還是有好處的。就算以後轉了彎,那段打底的日子培養出來的心理素質仍染有其價值。
Colles Lin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3/11/24
健身也健心,使人成長進步。
Weizsäcker Su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3/11/24
何博士與Josh, 我們全家都是怪獸訓練的大粉絲,每週都期待著更新集數。
Gloria Kao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3/09/24
關於EP78,如果因為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很難預測,那循著傳統體制走不是更保險嗎?所謂「傳統體制的教育」真的有這麼恐怖嗎?我兒子目前唸中一中,雖然求學過程中也遇過不少因為接受傳統體制教育而產生的鳥事,但我們可以對抗它可以不接受(現在學校不太一樣了),課餘假日還是可以維持自己的興趣,過得並不痛苦。 如果未來是不可測的,循著舊路線先拿到安全牌,之後再來應對和調整,人生的路不是更穩固嗎?
Asukalo81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3/08/24
兩位老師講的都非常好 每每聽都非常開心謝謝兩位老師的用心良苦
熊兔一起買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3/06/24
運動推廣真的不要以競爭得獎利益爲導向, 應是全民運動從中學習人生的道理, 這我超認同! 聽了超感動,本身也是運動愛好者,小時候是田徑校隊。也從百岳登山學習毅力,隊伍運作、組成甚至到組織運作,同時也進行潛水活動,在健身房練出的肌肉用在我愛的活動上。 紀律與榮耀和團隊合作! 我有小朋友ㄧ定帶他從某項運動學起做人哲學 無意發現這podcast 真的很棒!
英國溫暖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2/03/24
想請問何老師,為何在執行多數訓練時,都是離心吸氣向心吐氣呢
TimmyLuo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1/30/24
希望老師可以多多講運動心理學
Elf tiffany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12/28/23
68集聲音很小,不知是不是器材收音放太遠
Dennisground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12/14/23
何老師對教育真的有自己的想法,但我覺得教學的年齡層不一樣會有十分大的差別,你在外面花了一堂課一千多塊上教練課,也是自己要去上的,動力跟服從度當然很好XDD 。 年紀太小如果你一對三十在調整八個人動作,其他的22個人在旁邊嬉鬧、吵雜、聊天,連換到自己都不知道,上來要幹嘛要你講十分鐘,上了一個學期連槓鈴跟啞鈴都分不清楚,然後一直表示我只想玩手機跟躺著,我現在身體很健康不需要肌力訓練,何老師應該是說:很好,那你不需要上我的課,可以離開了,但學校老師沒有辦法說,很棒,你可以回家躺著滑手機了XDD 華人教育體制要改變真的需要很長時間,尤其台灣教改是十年改一次XDD...Read full review »
Frodoshen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12/10/23
小時候數學好差😦被老師又罵又嘲諷,現在真的焦慮😖兒子的數學成績…持續焦慮中呢,直到今天可以扛超過自身體重的重量深蹲時,才感到有一些些自信。
超過40歲訓練來得及嗎?(已上90堂課囉)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12/06/23
何老師您好,想請問關於pavel所提倡的simple&sinister缺點優點,我是一個執行者的訓練計劃大概三個月的人,這個課表的是它真的是一個好的課表嗎,為何都沒有單槓(背部)方面的訓練?
極度推薦這個。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11/29/23
老師和Josh哥您們好,青少年及兒童選手的訓練往往由父母及物理治療師和專項教練帶領,想請問您們如何讓他們也能輕鬆溫和地接受到,其實人體運動能力可以獨立的被肌力及體能訓練安全且漸進的訓練提升?
Alviswen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11/12/23
何老師、JOSH哥你們好,感謝你們用心的分享這麼多的專業知識。 想請問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下快速練完三項動作的訓練效果和在健身房待一個晚上的訓練效果是否有差異,有沒有建議的訓練強度和訓練時間,訓練強度和時間是否有個甜蜜點? 我由於下班後時間需要貢獻給小孩和家庭,只能趁著空檔一週兩次到健身房快速的鍛鍊,我訓練的內容為健力三項動作或其替代動作加懸吊,每個動作5組3下做到easy max,例如:深蹲、硬舉、臥推、單槓,或例如:握把蹲、早安、划船、下拉,約半小時把這幾個動作做完回家,請問何老師半小時的訓練時間算足夠嗎?身邊有朋友在健身房練好幾個小時,easy max...Read full review »
史單曆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10/28/23
非常感謝兩位的討論,收穫了非常多值得思考的點,真的是太讚了,五星大推
AJIA😊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10/26/23
感謝何老師分享讀書方法
syxu1230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10/25/23
想請問博士或小編,可否推薦檢查機構,謝謝
SZUJOU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9/27/23
最近剛開始接觸瑜珈,幾堂課下來,發現瑜珈有些部分好像還蠻須要肌力,也須要身體整體協調性等。上課少不了會抖的體式,上完課也會明顯感覺身體的勞累以及肌群的訓練,總之覺得瑜珈鍛鍊身體的方式比我預期中的多元。 雖然明白或許瑜珈做久了,所能練起來的最大肌力有限,但還是覺得除了追求健壯的身體外,瑜珈有著另一種神奇的魔力及鍛鍊(?)好像蠻可以讓身心平靜且有彈性的狀態。 1.請問何老師能否分享您所知道的相關知識或體驗? 2.也想請問,如果瑜珈和重訓並進,是否可行?課表建議如何安排? 3.總覺得瑜珈訓練到的肌肉似乎跟重訓不太一樣,想請問其中的異同? 4.似乎會看到有人重訓久了身體不免僵硬、緊繃,相比做...Read full review »
我好像有迷思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9/21/23
何博士&JOSH哥好,長期收聽你們的節目,在這幾年間也不停的訓練,現在體重85公斤,目前最大肌力推90蹲140拉160,此成績已經將近2年沒有提升了,平均一週4-5練,主要是練三項,為此我有特別找教練,這位教練看了我的動作之後表示 1. 骨架的部份有歪斜 需要調整(比如深蹲很歪) 2. 肌肉太緊繃,需要放鬆 3. 因為都練槓鈴導致很多肌群沒有充分訓練到 因此他給出一下建議 1. 開始轉健美式訓練(啞鈴、器材),針對胸背肩腿做訓練,去增加肌肉的感受度以更好在重量時號召該肌肉 2....Read full review »
喇叭喝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9/19/23
感謝何老師跟Josh。想請教如果跑Linear protraction(訓練動作:深蹲、硬舉、臥推),跑到一段時間後深蹲開始卡關,但硬舉跟臥推還未卡關,這時候選擇微調來嘗試解決深蹲卡關問題,如果發現微調沒有明顯效果可能要換到團塊週期來應對卡關,是否只要將深蹲拉出來走團塊週期,其他兩個動作可以繼續維持用linear progration做訓練安排?
Freddy許 via Apple Podcasts · Taiwan · 09/18/23
Do you host a podcast?
Track your ranks and reviews from Spotify, Apple Podcasts an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