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随着Llama 3的发布,国内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开启了炼丹之旅。Llama-3 8b在惊人的15万亿令牌上训练,而Llama-2仅为2万亿。毋庸置疑,Llama 3目前是开源大模型中能力最强的!其跑分成绩已经赶上了GPT-4。 然而,Llama3的优势不仅限于此。作为开源大模型,每个人都可以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定制,这意味着相比GPT,它具有更强的定制性和安全性。另外,Llama3 8B的模型可以在内存只有8G的树莓派上运行,对于计算机资源的依赖比以往都要低,人人都可以本地部署Llama3,可应用于针对B端企业和各种场景下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文本生成、问答系统、聊天机器人等场景。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微调(Fine-Tuning)来定制所需的模型。例如,Llama 3原生不支持中文,但我们可以通过微调让它支持中文。什么是微调(Fine-tuning)...
Published 04/26/24
Published 04/26/24
今天要介绍的这篇文章《The Bitter Lesson 苦涩的教训》是由知名计算机科学家,阿尔伯塔大学、DeepMind的神经网络专家Rich Sutton 在 2019 年发表的,主要讨论了在人工智能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观察:当简单的算法能够利用大量的计算资源时,往往会胜过依赖于人类专家洞察力的复杂算法。 在回顾AI历史上一些关键进展时,Sutton指出,虽然研究人员曾多次尝试通过设计复杂且模仿人类理解的算法来提升机器学习模型的表现,但通常更简单、更基本的方法,只要能通过增加计算能力进行扩展往往能取得更佳效果。他强调了规模和算力的重要性,并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多依赖于扩算力,而非复杂的设计。 OpenAI 在2021年的论文《神经语言模型的缩放法则 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讨论了AI模型的性能如何随模型大小、数据集大小和训练计算量的规模提升而提升。 今天,在缩放法则(Scaling...
Published 04/17/24
前天,我参加了洪宇的《遇见AIer》的播客节目的录制,聊了聊ComfyUI的Mixlab Node背后的故事和AI产品经理关心的一些话题。如果感兴趣,大家可以去听下这期节目。 # 缘起 2023年10月,我和Shadow一拍即合,共同发起了“ComfyUI中文爱好者社区”,并把Mixlab Node纳入了议程。目前,社区已聚集了超过1000名ComfyUI创作者,包括行业内的ComfyUI大咖。Mixlab Node目前已获得600多个星标。 https://github.com/shadowcz007/comfyui-mixlab-nodes 我和Shadow都对AI创作工具及社区抱有浓厚兴趣。去年,我们见证了AnimateDiff和ComfyUI的崛起,并意识到国内迫切需要一个ComfyUI学习社区。这不仅为AI创作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吸引了一批热情的开发者和创意人才来共同开发ComfyUI的插件和工作流,这也促成了Mixlab Node的诞生。 # 社区驱动型产品 简而言之,Mixlab Node是基于Stable...
Published 04/08/24
最近越来越多人在问类似的问题,AI都那么厉害了,还需要学编程吗?计算机专业依然吃香吗?特别是昨天很多人看到了Devin AI,更是产生了一种“是不是程序员要失业了?”的疑问。 # AI 程序员能做什么? 就在前几天,仅仅成立两个月的公司Cognition发布了一款Devin AI 的产品。它被宣传为史上第一款AI程序员。在演示中,Devin AI拥有自己的命令行、代码编辑器和浏览器等工具,可以自己制定计划、执行任务和解决问题,它可以独立完成整个软件的开发和构建的工作。 另外,根据官方宣传,Devin甚至拥有“成长”的能力,它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学习原先不懂的技术,还会自主寻找程序中的错误,并且进行修正。 从宣传来看,Devin要比之前Copilot类似的AI编程助手要更进一步,更像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开发任务的程序员。这不仅代表着AI独立完成开发工作的可行性,也激发了公众对“AI是否能替代程序员”的讨论。 也有网友分析,其实Devin...
Published 03/21/24
窜台参与麦田老师的播客录制, 欢迎大家订阅她的播客专辑《麦田的职场圆桌会议》 AI能成为你的小情人吗? AI如何感知我们的情绪? 科技飞速发展下,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而不被AI? 本期播客带你深入探讨AI时代,我们该如何勇敢面对挑战,拥抱变革,用知识赋能自己的人生旅程!跟我一起思考,变得不可替代! 【本期嘉宾】 郝俊慧: 《IT时报》主编 资深媒体人  在科技报道领域深耕近20年,长期关注互联网、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IT时报》是中国最早的通信类媒体之一,前身为《上海邮电报》,具有近60年的产业传播历史。 鑫声心生  :化学博士,双一流大学材料学科博士生导师,喜马拉雅播客智库成员,在职业规划,前沿科技方面著有多部学术著作,喜马拉雅《七点早知道》、《消息拌饭》等栏目担任特约嘉宾。      曾主持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报告10余次,担任碳中和领域知名期刊Carbon Capture Science &...
Published 03/03/24
窜台参加麦田老师的《麦田的职场圆桌会议》 欢迎大家订阅她的播客专辑。 【本期嘉宾】 郝俊慧: 《IT时报》主编 资深媒体人  在科技报道领域深耕近20年,长期关注互联网、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IT时报》是中国最早的通信类媒体之一,前身为《上海邮电报》,具有近60年的产业传播历史。 鑫声心生  :化学博士,双一流大学材料学科博士生导师,喜马拉雅播客智库成员,在职业规划,前沿科技方面著有多部学术著作,喜马拉雅《七点早知道》、《消息拌饭》等栏目担任特约嘉宾。      曾主持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报告10余次,担任碳中和领域知名期刊Carbon Capture Science & Technology(碳捕集科学与技术)创刊编委。生物质产业碳中和技术联盟东北区负责人,国际碳捕集协会(IACC)执委。PM熊叔:产品经理/设计师/程序员,研究方向是AI创作工具和创作社区Mixlab无界社区和ComfyUI爱好者社区发起人【精彩观点】 02:02...
Published 03/02/24
这周,我的AIGC作品《赛博机甲AIPC笔记本》被比赛主办方联想官方账号转发和点赞了!真是万分荣幸!其实,使用AI绘图工具做产品设计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关于如何使用AI设计产品概念图,我专门写了一篇零门槛的教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参赛拿奖。 学完这篇文章你可以掌握: 1.了解目前有哪些好用的AI绘画平台 2. 学习如何写提示词来设计自己的产品 3.参加AIGC比赛,提升中奖概率 现在,让我们马上步入正题。 一、有哪些可以好用的AI绘画平台? 无论是在线服务还是本地应用,AI绘画工具的多样化和易用性为创意表达打开了新的大门。从初学者到专业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将想象力转化为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在线使用的平台,主要有如下几个: 1. Midjourney (https://www.midjourney.com/)   - 特点:极为优秀的AI绘画能力,但需付费使用。   - 是否有免费额度:否。 2. DALL-E (https://labs.openai.com/)   - 特点:同样提供顶级的AI绘画服务,属于付费范畴。   - 是否有免费额度:否。 3....
Published 01/14/24
上周日,我、Shadow和Rui做了一次在线连麦的直播,背景是Rui在上周发布并开源了一款名为《西游大绘战》的AI实时互动游戏。这款游戏在我们ComfyUI中文社区产生了轰动,许多人都没有想到ComfyUI还能这样玩。 Rui的工作流发布地址:https://openart.ai/workflows/profile/rui400 # 什么是AI实时互动游戏? AI实时互动游戏,主要是以大语言模型为核心驱动,用户通过与游戏实时互动生成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剧情。AI实时互动游戏不仅限于文字,还可以结合Stable Diffusion图像生成能力,创造一个丰富的多模态游戏世界。 Rui在《西游大绘战》的开发中,利用ComfyUI的节点整合GPT、SD模型和TTS等AI技术,创造了具有独特游戏体验的Workflow(AI工作流)。也再次证明了ComfyUI的灵活性和无限可能性。 他首先利用 GPT 生成每一话的故事文本和选择,同时,将故事文本转换为自然生动语音,增强了玩家的沉浸感。另外,还通过GPT生成Stable...
Published 12/17/23
今年年初,随着GPT、Midjourney大语言模型的火爆,也带火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潮流。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AIGC产品经理的招聘需求。AIGC产品经理是一个崭新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到底什么是AIGC产品经理,他和传统的产品经理又有什么不同?就在前几天,我和西坡、小李子对于什么是AIGC产品经理做了一些探讨。(他们都是我的知识星球成员) # 1. AIGC产品经理的独特性 这是某个大厂招聘需求,乍看一下和传统产品经理的招聘需求还是非常相似: 其实,AIGC根据场景和领域不同,对于产品经理的要求也不同。下图绿色的是应用场景,蓝色的部分是每个应用场景对应的模型技术,AIGC产品经理可以根据下图按图索骥地了解相关的技术知识。 西坡作为工作在一线的AIGC产品经理,他首先发表了观点。 虽然AIGC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产品经理相似,涵盖需求调研、分析、原型设计等环节,但AIGC产品经理在技术调研和产品功能设计方面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大模型使得产品和研发人员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AIGC产品经理需要对技术有更深的理解和洞察能力。...
Published 11/23/23
翻到Shownotes的最底部有价值128元的福利可以免费领取。 这是一篇比尔·盖茨在最近写的文章,主要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潜力和影响。他认为AI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通过高级AI助手(或称之为代理),这些代理能够理解复杂的请求并执行多种任务。他强调了AI在提高效率、解决复杂问题以及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他也提到了随之而来的挑战,如数据隐私、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总的来说,盖茨对AI技术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同时也认识到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即使到了今天,我对软件的热爱仍与当年我和保罗·艾伦一起创立微软时一样浓烈。但即便在这些年间软件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很多方面来说,软件仍然相当“愚蠢”。 要在电脑上完成任何任务,你必须告诉你的设备使用哪个应用程序。你可以使用微软Word和谷歌文档来起草商业提案,但它们无法帮助你发送电子邮件、分享自拍、分析数据、安排聚会或购买电影票。即使是最好的网站也对你的工作、个人生活、兴趣和人际关系理解有限,而且在使用这些信息为你服务方面能力有限。这种事情在今天只有通过另一个人,比如一个亲密的朋友或个人助理,才能实现。 在未来五年内,这...
Published 11/14/23
在我过去的文章里有说过,产品经理是“帮助团队交付正确产品给用户的人”。从客户需求挖掘到最后产品使用体验,产品经理要确保产品价值能够端到端地传递给用户,产品经理需打破团队成员的分工壁垒,这考验着产品经理综合能力和素质,这也是产品经理的领导力的体现。 如今,随着ChatGPT、Midjourney、StableDiffusion等生成模型带动起来的热潮,AI大模型正逐渐渗透到各种产品和服务中,越来越多的产品经理也在考虑将AIGC(AI生成内容)能力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中,然而这并非易事,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产品经理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惑…… #...
Published 11/05/23
今年4月份,我参加了上海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创建者大会,当时对于趋势做了一些分享。具体可以参看文章《AIGC革命:拐点降临的内容产业,如何赢得时代先机》。 山雨欲来风满楼,将近半年过去了,现在趋势又会有怎么样的变化?技术迭代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 #...
Published 10/16/23
       在上一篇文章《AI时代的产品经理的成长之路(上)》,我们讨论了,产品经理的底层框架和职业模型,也讨论了刚入行的产品经理如果要达成“方案交付能力”需要修炼哪些基本功。        从业2~3年之后,我们有了牢固的基础,有了经验的积累,有了团队的认可。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从“方案交付能力”转向“产品交付能力”了。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专业的产品经理应该如何交付成功的产品。 一、产品经理的通用技能        产品经理岗位设置的初衷就是要有人为产品的成败负责。当刚刚步入这个岗位的时候,我们或许都曾怀揣着一种创造伟大产品的信念,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应对一切挑战。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产品的成功并非只是依靠产品经理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的。产品的成功取决于团队的成功,而不是产品经理个人。        产品经理需要懂得激发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像领航员一般不仅要带领着团队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还要灵活地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最终,产品经理交付给用户的不仅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种“共识”,这种共识来自市场、用户、团队、决策层、合作伙伴等等。      ...
Published 09/24/23
       AI产品其实并不神奇,任何产品的商业价值都在于其对人类的价值。       随着ChatGPT火热,越来越多的产品经理也在考虑为自己的产品添加AI功能,但是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容易。作为产品经理我经常能收集到各种AI产品的Idea,有些甚至过于科幻,每当我们迫不及待的去实施的时候,结果总是状况百出。        该如何选择更好的技术方案或许是算法工程师关注的领域,但对AI产品来说,如何管理好AI产品需求也是一个重要挑战,这也是AI产品经理的使命所在。        这两年的实践中,我先后做了“Get写作”和“互链文档”两款智能写作产品,前者是针对新媒体写作场景,后者是针对于日常笔记场景。不管是哪个场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可以用AI打造一款怎样与众不同的产品?”而是:“我们该怎么去定义智能体验?” 一、如何定义智能体验?        学术界对于AI智能已经有了一些定义,人们期望AI像人一样,能合理地思考和行动(出自《人工智能——一种现代化的方法》),如下图。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
Published 09/24/23
    这是我2020年翻译的文章,首先发表在我的公众号“PM熊叔”。3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进入了大模型时代,但这篇文章并没有过时。因此我将它的音频重新发布我的播客之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年1月25日, 在曼彻斯特产品思维大会上,Salesforce 爱因斯坦系统的产品总监马尤克·博瓦尔做了个分享,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产品经理需要做哪些调整,以及如何打造成功的人工智能产品, 演讲主题《人工智能如何重新定义产品经理》     一、故事     在步入正题之前,我们从一些有趣的故事开始:     1、AI重新定义职业    在几个月前的马萨诸塞州剑桥城,聚集了在成百上千的技术爱好者,一名来自斯坦福的教授在探讨人工智能是如何改变世界,探讨传统的职业是如何被AI打破和瓦解的。这位教授就是吴恩达,一家名为“Landing AI”的公司的创始人,他也是著名的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的创始人。在他的分享中提到了一段产品经理的工作的场景画面。   ...
Published 09/22/23
西坡(公众号:西坡居)是我的产品知识星球里面的嘉宾,这是他的原创文章,文章写得很好,有实践、有思考、有方法,也欢迎越来越多的朋友一起探讨关于AIGC的产品实践心得。 从2023年4月开始,考研落榜的我参与了春招,并凭借丰富实习和项目经验拿到了一些offer。然而,出于对AIGC事业的浓厚兴趣,我毅然选择了这个领域。于是我见证了国内ChatGPT、Midjourney、Stable...
Published 09/14/23
随着AIGC的火热,越来越多的AI创作工具展现在我们面前,越来越多创作者也在尝试新工具和新方法。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才刚刚开始,在昂贵的流量和算力成本之下。用户面对着大量雷同的AI工具的时候,新用户如果无法留存那就是意味着成本的损失。如何让新用户真正的采纳我们的产品也显得尤为重要。 像Midjourney为了抵御羊毛党,就直接关闭了新用户25次的试用机会,因为疯狂涌入的用户也影响了付费用户的体验。 2019年,我们在GET智能写作创业的过程中,也遇到类似的问题。随着流量的不断增长,没有带来任何有价值的留存,成本不断上升,系统问题不断,团队处于困局之中。 一、不可能三角 当时我遇到最大的挑战是运营耀眼的宣传、用户超高的预期、技术无法达到的效果,三者构成的不可能三角。 初期,我们通过一张名为“开启AI写作新时代”的裂变分销海报,在自媒体的朋友圈引爆了话题。新用户纷纷涌入,我们自以为是个成功的开始。然而,产品内部却像一个破了洞的木桶,用户流失率不断攀升。 上线后,将近一个多月的修修补补,问题并未好转。因为产品稳定很差,经常出各种奇奇怪怪的Bug,而且我们主推的文本生成的算法效果一直不好...
Published 07/30/23
2019年~2021年期间,我在做智能写作项目创业的时候,由于当时市场相关产品较少,遇到了问题没有可以参考的竞品。 我们只能一路探索,一路踩坑,一路修正。随着产品的迭代,我也在不断地迭代自己的认知,梳理AI产品的方法论和技能树。当时还和Shadow在“蔚来”做了一次关于《AI时代的产品思维》分享。 但是光有方法论还不够,随着团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新的问题。团队中新入行的同学,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产生了迷茫,甚至也有人提出了离职。 我回想起刚毕业的时候,我的导师告诉我:“如果赶路时候,心中有地图,那么你就不会惊慌,你要找到心中的那张图。”因此,作为产品合伙人,我提议在公司内部推行职业岗位上的能力模型。让小伙伴们能看到自己的成长的方向。 其实,我并不是想要推行大厂的那套职级的天梯,更重要的是让小伙伴们有明确的修炼方向,产品小伙伴的也觉得跟着我获得了专业提升。 现在正值毕业季,有很多刚毕业的小伙伴加入产品岗位中来,也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修正观念:人人不都是产品经理 大多数人听到“产品经理”这个词,总会联想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但实际上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并没有那么简单...
Published 07/03/23
2019年,我们在做智能写作的时候,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AI给的数据效果和预期偏差太远。特别是做扩写的时候,发现生成的文字很容易跑偏。 当时,我们做了很多算法和模型研究。几乎爬取了全网的自媒体文章,然后训练一批模型,问题依然很多。因为中文博大精深各种修辞手法和阴阳怪气,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米”、“口罩”、“W”等特殊词的用法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如何让AI能跟上人类语言的理解能力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当时我们也训练了不少语言模型,发现它根本无法弄懂词的含义,无法理解“心灵鸡汤”和“鸡汤”是完全两码事,写出了“老鼠爱喝心灵鸡汤”的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另外,很容易跑偏,从“心灵鸡汤”跑偏到“老鼠喝汤”再跑偏到“动物世界”,一口气扩写出几百个字,能跑偏到十万八千里,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在试了很多方案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个结论:机器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的语言。然后,我们悄悄把“扩写”放到了“实验室”的板块,放弃了文本生成的持续研发。 AI生成文字这条路到底通不通?到2023年,在没有体验ChatGPT之前,我还是持保留态度,但是体验之后,我忍不住惊呼:“这三四年的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Published 06/11/23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用户体验地图。 什么是用户体验地图? Customer Journey...
Published 05/30/23
最近,AI领域的新东西真是应接不暇。上周,我参加了上海AIGC大会。会议现场真是人山人海,Mixlab的小伙伴们在三楼做了个分会场。我们一边动手一边分享观点,并结识了不少有趣的朋友。受Shadow邀请,我也从产品经理的视角做了个简单的分享…… 当前,一场由人工智能引发的生产力革命即将爆发,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可能不亚于一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顶尖的大厂、投资人与机构都已纷纷入局。微软、谷歌、Adobe、百度、阿里、讯飞等大厂也纷纷展示他们的新一代的AI产品。 为什么说这次机会比去年的元宇宙靠谱呢? 元宇宙虽然包罗万象但并没有带来体验的升维,VR/AR等新技术还有很多路要走;而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明确,而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像OpenAI、Midjourney等项目直面C端用户,让人们纷纷意识到AI已经不是人工智障了。 一、...
Published 05/14/23
《About face: 交互设计精髓》称得上是交互设计的圣经,用“工作必备,常看常新”来形容也不为过。书中的每句话对平时的实践有着指导意义。而且这本圣经更难能可贵的从1.0到4.0每次版本更新都与时俱进,像4.0还讲到特斯拉的车载设计。 但遗憾的是,能全部看完这本圣经的人不多。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500多页的大部头,看起来心理压力确实太大,很多人想看但不知从何下手;二,翻译的过程中难免有信息的偏差和错误,让很多人看了晦涩难懂、一头雾水。 因此,我本从书中提取摘要和原则,一方面是想读者对本书全貌有个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有益于大家工作。 第三部分 交互细节 第18章 为桌面应用而设计 当代桌面应用的界面都源自施乐(Xerox)的Alto,它是1973年施乐公司的 PARC研究中心开发出来的一个实验性计算机系统。在发明Alto的同时,PARC 的研究者们创造出了现代桌面UI典范的四大支柱:窗口(Window)、图标 (Icon)、菜单(Menu)、鼠标(Pointer),简称为...
Published 04/17/23
交互设计精髓摘要及103条设计原则(上) 《About face: 交互设计精髓》称得上是交互设计的圣经,用“工作必备,常看常新”来形容也不为过。书中的每句话对平时的实践有着指导意义。而且这本圣经更难能可贵的从1.0到4.0每次版本更新都与时俱进,像4.0还讲到特斯拉的车载设计。 但遗憾的是,能全部看完这本圣经的人不多。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500多页的大部头,看起来心理压力确实太大,很多人想看但不知从何下手;二,翻译的过程中难免有信息的偏差和错误,让很多人看了晦涩难懂、一头雾水。 因此,我本从书中提取摘要和原则,一方面是想读者对本书全貌有个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有益于大家工作。 00:59 第一部分 目标导向设计  00:59 第1章 数字产品的设计过程 如果我们设计的数字产品能够让人们方便地达 成目标,他们会感到满意,提高效率,心情愉快。如此一来,人们会高兴 地购买这款产品,还会推荐他人购买。假设我们能够以低成本实现上述目...
Published 04/14/23
昨日,我和老范线下面基,用一下午的时间深入探讨了AIGC对内容产业影响的话题,这次聊天收获满满,我迫不及待将这次讨论的内容整理成了文章。但在这之前,请让我先介绍一下老范。 老范曾就职于盛大创新院、猎豹移动,是Tiktok的早期投资人,是一名互联网资深老兵,也是一名油管科技类的UP主,他的“老范讲故事”频道内容非常优质,他对于行业趋势洞见也是与众不同,他与粉丝之间的关系维护得非常好,平易近人的沟通方式,让粉丝社群也是非常的活跃。但最让我佩服的是老范作为互联网老兵,依然能紧跟时代潮流,玩ChatGPT、Midjourney 比很多年轻人玩得都要好。 随着AIGC技术的发展,内容产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老范的核心观点是:内容生产的成本将变得极低,但流量会变得更贵,人需要更像个人,但会有新的盈利模型的产生。 一、AIGC对于流量模型的改变 长久以来,互联网的流量模型是一个三层的漏斗,“获客 → 留存 →...
Published 0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