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我們的生活因為「情緒」的存在而充滿色彩,對外它是我們理解他人、布置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指標。對內,經由感受情緒、調整認知,它是我們更加認識自己反應慣性的觸媒,是看待事物的第一態度,以及協助自我成長的好幫手。 情緒發生的當下,你都如何面對處理呢? 我們是該壓抑情緒?忽略情緒?轉移情緒?還是享受情緒呢?
Published 12/28/21
Published 12/28/21
「情緒」常常被污名化! 當我們說一個人有情緒、很情緒化,或者說某人情緒很強烈,往往被貼上負面的標籤。但其實情緒幫助我們更認識彼此、更掌握狀況。因為情緒會呈現於在意的事物上,所以情緒是一個溝通的窗口,藉由情緒反應理解對方的核心價值,幫助我們釐清與對方相處的原則,而不會「踩到雷」。 心理學上有六種基本的情緒:快樂、憤怒、哀傷、驚訝、害怕與噁心。 你知道這些情緒反應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人際互動嗎? 本集節目我們一起感受情緒。
Published 12/21/21
你是什麼感覺? 概括來說,情緒是感受的一種,當我們碰到事件發生,我們會透過認知覺察到跟原來的狀態不太一樣,進而影響情緒。 認知、行為、感受三者會互相影響,但我們往往無法釐清認知與感受之間的差別。例如:被騙是一種認知,但感受卻會因人而異,可能是生氣、或許是悲傷、又或者是失望。而一旦認知改變,我們的情緒也會跟著轉變。 情緒反應會伴隨著生理改變,並且連動到行為的傾向。而您是否能覺察自我的情緒反應呢?
Published 12/14/21
人很奇妙也很複雜,同樣的一件事情可以用不同角度的詮釋,可以有不同的解釋方式。是刻意為難,還是無意為之但影響到了你?這些都取決於我們的認知與想法。 尤其,在陷入壓力情境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偏向不符合我們心意的詮釋方式。主觀看待壓力事件,就會影響接下來的壓力反應。因此,壓力是可以管理的。運動幫助我們減緩壓力產生的生理影響,但我們可以在事件變成壓力之前讓壓力不變大,靠的就是我們的認知與心理方向。 只是,回應壓力,一定要用正向思考嗎? 還有,面對壓力,我們的大腦能產生一種「抱抱荷爾蒙」來幫助我們喔!
Published 12/07/21
你常常會頭痛?腰酸背痛?晚上睡不好?食慾不振?或者突然之間覺得很想吃甜食? 這些症狀,可能與壓力有很密切的關係。 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難免遇到有壓力的時候。適度的壓力可以幫助我們進步突破,但如果變成長期高壓,就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連帶的,平日幫助我們抵抗外來侵略的免疫系統,也會因為處於長期備戰狀態,進而回頭攻擊自己。 從自律神經失調與免疫系統下降,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壓力帶來的影響。
Published 11/30/21
腳步快、吃飯快、趕著帶小孩上下學、忙著將專案進度在今天完成…,這好像是你我都熟悉的生活日常。如果時間一久,而且又忘了適度放鬆、情緒排解,做好壓力管理,可能出現生理、心理的不良反應。 壓力,是現代人最熟悉,卻也始終未曾徹底了解的名詞。壓力原本是讓我們生命演化持續進步的動力。如今,卻成為生理失調、心理焦慮甚至出現疾患的源頭。 但我們要告訴您,壓力不一定有害,只要做好調適與管理,壓力可以轉換成助力。因為你可以選擇壓力並且擁有解方。
Published 11/23/21
您一定聽過一句話:「初生之犢不畏虎」。 老古人的智慧早就體現了人類的經驗法則,將會大大影響心理認知與行為制約。 既然因為負面經驗影響我們的行為,是否能經由行為改變負面認知呢?您是否因為過去不好的經驗而心生恐懼,甚至造成行為上的抗拒呢? 讓我們告訴您,怎麼辦!
Published 12/17/20
心理學關心的是一個人的感受、想法跟行為,這三個面向會交互影響我們的生理與心理。我們可以行為初步認識不同的性格特質。 在操作制約的實驗中,心理學家讓讓鴿子學習用翅膀打乒乓球的「行為」,更稀奇的是,它還可以讓鴿子喜歡去做這樣的事,不止制約到了行為,還制約到了動機,更制約到了情緒。 所以透過行為治療法,臨床心理上如何運用。 請聽節目吧!
Published 12/10/20
「想開了就好了嘛!」「唉唷,你想太多了啦!」 但成長過程中慢慢累積的認知與信念,終究變成屬於我們的生活理念、個人的生存法則。這些法則與信念主導我們的感受、抉擇與行為,我們也以此去評斷他人。 在心理臨床治療上,認知心理學派透過梳理病人的認知、思想、理念,找出核心信念。這樣抽絲剝繭的過程也考驗著臨床心理師與病人之間的治療陣線。 繼續認識認知心理學。  
Published 11/26/20
你是否曾經想過,我們的感覺從哪裡來的呢? 你的快樂、喜悅、開心,鬱悶、傷心、憂愁,如何用語言來「告訴」呢? 你通常如何表達情緒?你是否「認知」自己的行為依據? 解答這一連串的問題之前,先認識心理學中的「認知行為學派」,這是一個相對於佛洛伊德心理學派的另一大門派。 認知就是我們的想法,影響我們的個人感受跟情緒。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學習、然後建立我們的價值觀,於是就用個人的觀點思考所遇到的問題,在這個世界生存。比方,許多憂鬱症患者的可能發生原因,就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的形塑了一個三角形的負面認知,包括對自己、對周遭環境、對未來。 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知道有哪些想法在左右你的感受跟情緒嗎? 節目中我們一起抽絲剝繭。
Published 11/19/20
臨床心理學的存在是為了診斷治療心理精神疾病,面對的是可能已經罹患心理精神疾病的病人。 心理諮商,則是尚無發現精神疾病的人,在不同的人生歷程當中,需要專業諮詢來協助釐清方向。 但依據每個國家或者不同醫療體系之下,有著應用上的不同。例如臨床心理師在美國與精神科醫師是平行的獨立的,所以臨床心理師可以開立診斷書,也可以治療。但在台灣的醫療系統下,臨床心理師附屬在精神科底下的,有可能無法獨立開設診斷證明。 那麼,要怎麼知道我的心理治療師屬於哪一類呢?使用的又是哪一種治療方法呢?本集節目告訴您。 往後的節目中將陸續回答聽眾來信問題,敬請鎖定期待。
Published 11/12/20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認為,很多深藏在我們內心的慾望跟想法,在我們內心深處連我們自己也意識不到。佛洛伊德說,人一生當中就是在生與死這兩種力量之間徘徊拉扯,而這也是驅使我們向前跟主導我們行為的主要力量。 但佛洛伊德所描述的赤裸裸的生、死,常常無法被我們自己的意識所能接受,因此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就是要讓這些埋在我們內心深處,意識之外的心裡感受、渴望浮現出來,讓我們面對跟解決。 但為什麼人們又說,佛洛伊德的理論不科學?我們該選擇佛洛伊德派的心理治療嗎?
Published 11/05/20
看醫生之前你會先「做功課」嗎? 先上網查詢出現的症狀需要看哪一個科別,再找找哪一個醫師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或許,還會上網去看看網友們對醫院與醫師的評價。 在臨床心理的選擇上也是如此。 常常我們對於心理治療的印象幾乎是從電影裡來的,一張長長的沙發椅,患者躺在床上,臨床心理師坐在旁邊傾聽著病患的訴說。但,可不是每種治療方式都是如此。心理治療有許多的學派,對於治療方式有不同的設計。 因此每個人適合哪種方式,就如同我們去看生理上的醫師一樣,需要「做功課」了。 本週,帶您瞭解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
Published 10/29/20
曾經,我們在節目當中告訴大家,學著「做自己」,只要不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不傷害自己與他人,做個讓自己開心舒活的人是一件重要的事。 但如果你發現自己沈浸在某種低落的情緒、經過某些壓力事件而無法轉換、不能自拔,影響了自己與他人,甚至讓原本的日常生活變得困難,或許就可以尋求外力的協助。這樣的協助可能是找朋友傾吐抒發,可以是找到適合的活動。 但有些人或許需要專業上的幫助。 有位聽眾經由友人介紹來到了一間精神科診所,醫師問了診之後沒和她多說什麼,開了藥請她回去按時服用。她很困惑,因為她有很多話想說,她覺得還有不對勁的地方,但醫師只叫她吃藥? 其實,我們對於「心理醫師」的認識一直很粗淺,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師、身心科醫師、社工,到底有哪些不同?我們需要的又是哪一類的心理醫師?找到心理醫師之後,要如何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 本集節目,我們認識心理醫師。
Published 10/22/20
你願意做平凡人嗎?還是想當出人頭地的佼佼者? 人的內心深處其實有著渴望與眾不同的念想,所以我們一生當中一直在這兩端之間掙扎。雖然正常情況下,我們不太可能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因為,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才能存活下來,所以我們需要彼此。但是,我們又有屬於自己性格上與其他人有所區分的地方。 你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嗎?你很享受這樣的不同,還是已經造成了困擾呢?如果這樣的「不一樣」影響到了你的日常生活功能,或許可以考慮找找外在的幫助。但在不影響自己日常生活功能,不傷害自己與他人的情況下,我們快樂一點做自己,因為世界上絕對沒有第二個你。 本集節目和我們一起想想,做自己~
Published 10/08/20
如果今天你炒了一盤太鹹的青菜,你會怎麼辦呢? 當下你可能會開始思考是不是鹽不小心放太多了呢?還是水放太少了呢?還是應該加點糖?你會想辦法改進,希望下次會有不同的結果。 接下來,我們把「抱怨」代入「炒青菜」。 如果你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不去思考問題做出改變,卻期待有不同的結果,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很荒謬呢?可是,我們卻常常做這樣的事情。 有些問題需要專家的幫忙,因此心理學在臨床上,常會與病人合作抽絲剝繭、找出問題的前因後果,才能幫助問題的解決。 但提到臨床,什麼是「正常」?什麼是「異於常人」? 在三種情況下,我們會需要尋找專業的協助。 本集節目,您能獲得解答。
Published 10/01/20
你今天好嗎? 起床睜開眼的那一瞬間,你的感覺是什麼呢? 這一季我們講了許多跟壓力相關的議題,包括呼吸、身體、運動、生理反應…,乍聽之下,這是心理學嗎?與壓力好像也不太相關。 但是,「牽一髮動全身」這句話形容的真好,人這個複雜的個體放在環境中互動,會產生無數個結果、感受與無限的可能。 因此講到心理,就必須要考慮到我們的身體、大腦與環境的運作。 本集節目中,陳永儀老師帶我們回顧這一季所講過的壓力反應與練習。 下一季,我們要朝臨床心理學邁進囉。
Published 09/24/20
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有太多訊息、事物需要消化與處理。 但,我們到底能被多少不同的事物同時往不同的方向拉扯呢? 例如:很多人常抱怨,「哎,我剛進去要拿個東西,怎麼接個電話就忘記要拿什麼了?」「上一秒才想到的那句話,下一秒馬上就忘光光了!」 其實,這跟我們的注意力以及我們的思緒太過混亂有關。 因為我們要處理的事,實在太多了。 這樣的情況,影響到我們的記憶力,還影響了我們的睡眠。即使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的大腦與思緒還在努力工作不能休息,想當然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如何才能讓思緒有休息的空間呢?本集節目告訴您個好方法。
Published 09/17/20
短暫壓力出現的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冒冷汗、暈眩等生理反應,腹式呼吸幫助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復身體裡氧氣跟二氧化碳的平衡,緩和壓力帶來的「副作用」。 而呼吸的方法用對了,還可以調節心跳,影響心率變異. 而心率變異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自律神經狀況,自律神經失調又會導致身體不適,例如頭痛、頭暈、胸悶、睡眠品質差等。 本集節目帶您從身體反應認識壓力調節。
Published 09/10/20
「我已經別無選擇了。」 我們常常在一個對未來沒有期望的人口中,聽見這句話。但,你瞭解自己、與自己的選擇嗎? 我們會遇見許多我們無法改變的壓力事件,如何回應這個事件,在心理、行為與認知上,都可以產生很多選項,然後評估。 當然,面對壓力時,我們需要先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有選擇。 在這些選項中,你不願意選擇的那些選項,正是我們面對壓力的第一步。 本集節目讓我們一起問自己:你跟你很熟嗎?
Published 08/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