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第二集 歪打正着入农行,开启盲盒人生 上集《摸爬滚打》,我们讨论了刘行长如何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计划”地考上了财经学院。我们也回顾了四大行的诞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农行、中行、建行、工行‘四龙治水’形成:工行负责城镇,农行负责农村,中行负责外贸和外汇业务,建行投资长期贷款。无论是中国银行业还是自己的人生,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而此时的海外银行业: 香港刚刚经历了1981年的股灾——与英国的香港主权会谈陷入僵局,恒生指数在两年内下跌了63%,地价大幅下跌,导致大量高价抢地的公司陷入危机,一系列事件引发了港元危机和银行风潮,许多银行被挤提或被政府接管,上市公司的股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有趣的是:与此同时,香港银行也却开始了“另辟蹊径”的发展策略:下层升斗市民突然变成珍重客户,帮勤俭努力的人达成目标,帮助了不少白手兴家的创业者,甚至成为大企业家——成了银行的努力方向。同时,银行分期付款的楼宇按揭也帮助了很多小市民置业安居,奠定日后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 此时的美国:正在发生大萧条结束后的第一次银行业大危机——著名的“储贷危机”(1980年到1994年)。70年代后,全球掀起...
Published 10/11/23
第一集 计划时代的人生无法计划 某天给一家外资银行做战略。这家外资银行,已在国内摸爬滚打十几年,一直寻寻觅觅,想找一个能在这变幻莫测的中国市场上“白头携老”的合作伙伴——到现在也未能如愿。 想想也是,这十几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变化实在太大,连自己的研究者都有点跟不上,外国人又如何火眼金睛?要是有一份详细记录中国银行业这几十年来“摸爬滚打”发展历程的详细研报,我的工作便轻松很多。可惜遍寻不到。 转天跑步听洪晃的播客,灵光乍现。我很喜欢洪晃老师,尤其喜欢她的播客自传——用聊天的形式慢慢“唠”出了过去几十年自己成长和工作经历,顺便“唠”出了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虽然是在讲自己的故事,但是以小见大的“微历史”让人印象更深刻。 |能用这种方式来“唠”出中国银行金融业现代史吗? 应该也可以。不过需要一位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重要节点的人来搭档,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刘行长最合适。 《墙裂坛》的听众更熟悉“刘院长”,但跟了刘院长更多年头的,应该是“刘行长”这个称呼。刘行长1983年进入银行业,整整40年,求学和工作经历恰好覆盖中国银行业最关键的里程碑。 回看这40年:从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大一...
Published 10/09/23
本期我们和刘院长谈论一个可能打破许多人节日心情的新闻——恒大事件。三年前在《恒大历险记》中,我们大致预测了它的走向。然而,就在中秋节的前一天,这个故事才终于迎来了关键的剧情转折:恒大的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捕。 2020年以来,恒大的债务问题已经开始显现,过去的三年中,情况不断恶化。无论是在香港股市,还是中资美元债市场,都不时出现一些紧张局面。大量外媒和财经媒体设立了专栏追踪这个事件,感觉就像追剧一样。 然而,尽管许家印已经被捕,但恒大的债务重组将何去何从,是否会破产,以及购买了恒大房产的消费者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的答案仍然未知。 中秋节前一天晚上,百度邀请刘院长紧急举办了一场关于恒大的直播,观看人数在最高点时接近25万。看到那些观众的留言,让人感到心塞,我猜想许多人的节日心情都被会这个事件影响。 我们与刘院长一起再次回顾恒大事件,试图解析一些只有在"终局"出现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的事情。也许这就是“多么痛的领悟”——但有些事情,如果没有“痛”,就永远无法领悟。 01 复盘恒大危机,有哪些坍塌的时间点? 肖小跑(00:00:15): 我们今天来讲一讲恒大事件——这个可能毁掉了很多...
Published 10/06/23
近期,大家明显感觉到政府和央行支持经济的动作加快,推出大量的经济支持措施。比如消费二十条、对民营企业的全方位支持、非公经济31条、发改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还有各种经济形势座谈会、专家和企业家的专题讨论会;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了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等等。此外,人民银行也加入了行动,降息降准、并从9月15日起,将银行外汇准备金率从6%降至4%,以释放美元流动性,支持人民币汇率。再加上最近备受关注的最新措施——北上广深的新房地产政策,即“认房不认贷”,支持政策组合拳可谓是眼花缭乱。 但是,大家对这些政策效果的看法却大相径庭,一些人对此充满信心,但有相当多数认为效果并不明显。境外经济学家们的观点依然悲观:据彭博社对14名经济学家的调研,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测中值已从5.5%降至5.2%,2024年的预测值也从4.9%降至4.4%。境外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尽管可能会继续出台新的刺激措施,但整体经济风险仍然处在下行的“新常态”之中,国内整体的通货紧缩风险值得关注。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和刘院长深入地聊一聊这些刺激政策,以及它们背后所显现出来的经济学思考。 01 "认房不认贷"的效果如何?(...
Published 09/14/23
文|刘晓春 信用风险管理无疑是银行等信贷类金融机构最关键的业务环节,这个环节打通了,就打开了信贷业务的康庄大道。各类金融科技都希望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甚至元宇宙和ChatGPT。然而,各类技术的客户画像、风控模型等,基本上是以信用风险评估替代了信用风险管理,或者说是以信用风险评估混淆了信用风险管理。 应该说,以客户精准画像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模型,在以大数法则为风险管理基础的标准化消费信贷、小微企业信贷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全线上闭环场景下的信贷业务更是可圈可点。但是,一旦脱离全线上、全闭环场景,线上的贷后管理手段则无用武之地,单纯依赖传统精准客户画像的风险评估模式就捉襟见肘。一些网上银行借助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客户实时生产信息和种植信息,强化信贷资金应用的管理,无意中突破了传统精准客户画像以风险评估代替风险管理的局限,走上了真正的风险管理之路。 01 人工智能风控有局限性 信用风险评估,一般指贷款发放前对借款人或信贷项目的还款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和贷款用途风险等。现在人工智能风控模型基本上是对借款人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评...
Published 09/12/23
两年前(2021年8月),我们曾做过一期播客,细致地探讨了小微金融领域的"小加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正是由前港交所CEO、金融界著名网红李小加老师创立的创业项目。滴灌通这个项目,无疑让很多人感到好奇,但同时也让许多人对其商业模式保持疑虑。 两年前,我们提出了六个关于滴灌通的问题,如今,在小加老师坚持不懈的创业热情下,这些问题几乎都已经有了答案。本期我们将一起“复盘”这些问题,看看每个问题的答案是否真的有了满意的回答?滴灌通“立”住了吗?澳交所会是未来的变数吗? 坦白说,我们都非常希望它能成功。 两年前的讨论: 《灵魂拷问“滴灌通”:在“无现金”的“小人物”时代,会出现终极解决方案吗?》 ·本期话题· 1.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如何打破金融“死局”? 2. 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风险定价和分散化?大数法则究竟有没有效? 3.商业逻辑过关:一份合同和四个条件。 4.中国小微企业的加盟模式有前途吗? 5.银行能做滴灌通的生意吗? 6....
Published 08/14/23
今天我们要“忧国忧民”一下,一起为国家经济想想办法。 转眼一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经济不好”这件事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且看起来似乎“不可逆”。再加上最近“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个概念出圈,帮很多人说出了心中“房间里的大象”——我们都想“回到从前”,而且国家似乎有能力帮助我们“回到从前”——因为大家开始发现了一些和日本的共同点: ●当下居民、企业和地方政府,既没有加杠杆的“意愿”,也没有加杠杆的“能力”了。正如银行信贷中最可怕的情境:“willingness to pay”(还款意愿)和“ability to...
Published 07/31/23
墙裂坛宏观经济月度(6月)论坛很精彩。虽然听完会让人觉得很丧,但一旦逻辑梳理清晰,就会有应对的策略。 ·本期话题· ●宏观乱纪元:瓦格纳雇佣军事件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关于汇率:人民币贬值但美元几乎纹丝不动? ●关于黄金:“黄金正处于第三轮牛市之中”? ●美国近期经济情况与Fed加息周期,经济是否软着陆? ●关于国内宏观经济的情况:失业率、地方债与接下来可能的刺激措施? ·重点内容· 01 瓦格纳雇佣军事件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瓦格纳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地缘政治风险依然是那头房间里的大象。还是先别找“α”了,宏观大年,先把“β”骑稳了再说。 ●对市场的影响:还没来得及反应就结束了。石油、天然气、小麦价格只飙升了一阵子就平静了下来——市场主要关注的还是全球大宗商品供应是不是又会被搅乱。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最大小麦出口国,任何可能危及俄罗斯全球能源供应持续性的大事小情,都会被关注。卢布跌倒一年多新低,但股市几乎没有影响——毕竟俄罗斯经济几乎和全球经济完全脱节,欧美大多数企业盈利不会受太大影响,如果非要在equity中找灵感,那只有大宗和国防类了——毕竟今天的世界并不再安全。 ...
Published 07/07/23
·本期话题· 1)香港虚拟资产政策的梳理和解读。 2)香港的虚拟资产新政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虽然香港的措施对大陆的利益攸关方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大陆的监管当局而言仍需谨慎考虑。 3)“通证”的应用与监管:哪些金融业务在用区块链技术中的通证表达时,会让监管机构非常警惕? 4)“币圈”没有成功发行的脱离法币的货币,大多数理想主义者是虚伪的。 5)美国加强监管的趋势:“币圈”为何与美国监管“开战”? 6)如何平衡风险与创新:“横幅风险”与市场监管 7)对比数字港元、港币稳定币、数字人民币、与人民币稳定币 8)人民币稳定币:有能力与美元竞争并占据新的物理形态? ·对话文稿· 肖小跑:我知道胡老师非常关注区块链、web3.0和数字货币,我们也曾多次讨论过相关话题。不知胡老师最近半年是否有关注香港的虚拟资产新政?从去年10月开始,香港密集出台各种利好政策,遍及整个虚拟资产行业,受全球行业密切关注。我大概梳理一下: 去年10月31日,香港政府在金融科技周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为发展虚拟资产行业阐明政策立场,提出要重点发展NFT(非同质化代币)、债券代币和数字港元。今年2月,...
Published 06/28/23
·本期话题· 1)对AI的疑虑和担忧 2)AI的潜力和限制 3)AI与就业的关系 4)AI是超级秘书:文本生成 5)AI对就业的影响 6)AI与人类的关系 7)未来职业生态的变化 8)AI与职业转型 ·AI总结版· (*以下内容为AI对录音的理解与总结) 1)对AI的疑虑和担忧 这部分讨论了人们对AI持谨慎、悲观态度的原因和担忧点。人们担心AI会控制他们的思想,夺走他们的工作,甚至成为自动杀人武器。然而,讨论认为这些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AI的出现和发展带来的好处远大于负面影响。虽然AI的发展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最终这些问题会被解决或克服。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AI时代的到来。 2)AI的潜力和限制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令人兴奋的变化和挑战。虽然AI的能力正在不断扩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AI是否会成为自动杀人武器或拥有自我意识并与人类为敌等。尽管这些可能性看起来有些可怕,但我们仍然相信AI背后的基本逻辑和历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3)AI与就业的关系 讨论了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热门话题,如失业、科技发展等。尽管有些担心AI可能会取代自己的...
Published 06/21/23
本月“墙裂坛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我们和郑朗、大卫文老师一起来聊聊: 1)美债会不会违约?违约了会发生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美元霸权真要结束了吗? 3)最新就业和CPI数据解读:拐点来了吗? 4)关于国内经济:FT预测:在美国迈入经济周期后段的同时,亚洲地区有望迎来早周期反弹,尤其是中国。预计在几个因素的驱动下,亚洲在2023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将跑赢发达市场约5个百分点。这个分析过度乐观了吗? ·内容精华· 01 美债会不会违约?违约了会发生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 “美债违约、债务上限谈判”——这不是大家第一次听到了。已经心中毫无波澜。感觉又是“狼来了”。但如果真的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又不能不关注,万一这次真的来了咋整? ·...
Published 05/24/23
这是墙裂坛第一次深入讨论加密行业。本期我们请来了周知(George)老师——一位在加密行业深耕多年的加密行业研究者,和刘院长——银行和金融行业的资深“支柱”,来一起讨论“非传统”的金融话题:加密行业的最大倒闭事件——FTX交易所的倒闭,以及事件中显现出的基本金融逻辑。我们感觉在当下讨论正逢其时,毕竟加密行业和现有金融体系的融合,似乎越来越近。 今天讨论的缘起是周知老师最近在北大金融评论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FTX破产背后的两本账信息差问题》,副标题是:“当前绝大多数,中心化虚拟资产交易所,都实际存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本账”。 刘院长第一时间把论文转发给我,我读完后非常有启发。尤其是副标题中提到的“两本账”——似乎一语道破了加密世界“房间里的大象”。而且资产负债表、账本又是刘院长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所以本期的讨论,我们就围绕加密金融领域的“账本”、和“合规发展”两个角度,来“交锋”一下。 本期嘉宾: 周知,火必投资总监(Head of Global Investment and...
Published 05/15/23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钦若。还记得两年前我采访了两个喜欢农业的小伙伴吗?做了一期节目我们聊得很嗨。当时的听众朋友们还在吗?我们想让你们知道,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我们三个依然坚持着农业,归来仍是少年! 那么,两年后,重新介绍一下大家吧~ · 本期嘉宾 · Hank,这两年回到农村,成为了黑龙江省乡村振兴队伍中的一名年轻 Lucky 陈幸运,目前在堪培拉学习与农业相关的公共政策 · 客座主播 · 陈钦若,目前在做乡村振兴基金和其他影响力投资基金 · 本期话题 · 保持我们墙裂坛一贯鼓励大家听播客的风格,我们在这里只划重点。 1. 这两年在乡村和农业上的实践,让大家意识到了什么? 2. 进一步讨论  3. 政策和三农问题(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4. 通过上文,有什么视角是我们从自身可以出发去转变的? 5. 这两年有没有一些坑?如何度过的? 6....
Published 04/27/23
在各种情绪集中塞满的鸡飞狗跳的一个月,墙裂坛特别邀请到两位香港资深债券基金经理给大家解读最近发生的几个“鬼故事”,以及解读近期市场的异动。事情真的已经过去了吗? ·AMA嘉宾· 郑朗、大卫文 ·AMA话题· 1) “鬼故事”还没结束:从SilverGate,SVB,Signature,First Republic,瑞信,到德银——谁会成为下一张多米诺骨牌?现在的情况到底有多糟糕? 2)美国、欧洲和全球银行越究竟有多危险?详解硅谷银行事件的前因后果 3)为什么美国小银行50%以上的资产都是容易面临巨大久期风险长期固定利率资产?作为对比,中国的银行业90%以上的按揭贷款都是浮动利率? 4)回顾瑞银瑞信事件:AT1是什么?亚洲和欧洲AT1的区别?AT1近期交易异动解读(八卦) 5)瑞士可能还面临着来自AT1持有人的法律挑战吗? 6)联储会转向吗?已经转向了吗?量宽又开始了吗? 7)对亚洲市场的影响 —  End  — 主播与嘉宾 | 郑朗 大卫文 肖小跑 编辑 | 坛子,添加坛子微信(BKsufe)
Published 04/02/23
·对话POINTS·1)AI大潮之下,ChatGPT在金融领域可能有哪些应用场景?2)ChatGPT有哪些可行的商业模式?3)ChatGPT等大模型类AI技术落地到金融领域可能存在哪些风险跟挑战?4)金融行业有哪些诉求可以借助ai的生成能力来解决?5)未来三到五年,您对AI在金融行业的落地应用有哪些期待和预测? 01AI大潮之下,ChatGPT在金融领域可能有哪些应用场景? 刘晓春: 我认为,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可能有两个不同的应用方向,一是取代人,二是成为人的助手。 一方面,许多原本需要人类从事的岗位或工作环节已经开始被人工智能替代了,比如会计工作,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手工做会计分录了,可以说,人工智能已经把所有原来的这种手工记账的岗位全部给替代掉了。 另一方面,对于更多工作,比如风险评估、信贷调研等,人工智能可能并没有完全替代人,而是可以成为人类的辅助工具。比如,我们可以要求人工智能生成一份文件,然后由人工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人机协作以完成最终的工作。 至于,ChatGPT在金融行业里可以落地哪些场景?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技术能为金融带来什么? 从我作为银行人的角度来看,我希...
Published 04/01/23
·本期话题·1)债务问题为何再受到关注?2)地方政府大肆举债,用“鸦片”来形容债务到底合不合适?3)中国经济现在的状态是“阳气不足”,还是被人“掐住脖子”?哪个比喻比较准确?4)如果把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债务看成是一个客观规律,那么人的行为对于这个规律的发生有多大作用?还是说“人的因素”已经被包含在规律当中?5)“基建狂魔模式”真的是我们重启经济的“法宝”吗?6)下个阶段该怎么办?要完全寄希望于新兴行业吗?还是要适当回归到房地产的老路上?·对话文稿·01债务问题为何再受到关注?肖小跑:最近关于债务问题的讨论又开始热闹起来,很多经济学家、媒体似乎对国内的债务问题又开始了讨论,甚至是一些争论。您觉得是因为什么突发事件吗?为什么债务问题又开始受到了关注?刘晓春:关于“债”,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了。最近,疫情过去,经济重新启动,大家都盼着经济能够快速恢复。专家们也在寻找什么才是经济启动、或者复苏常态的关键——这就不可避免归结到“债”的话题上。具体领域,大家可能更关注的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这两个领域——关于他们的讨论也会更加激烈。最近一些专家也提出了比较极端的观点,也引起了更多的讨论。此外,...
Published 03/25/23
·本期嘉宾· 大卫文、郑朗, 香港资深债券基金经理 ·对话文稿· 又到了月度墙裂坛首席经济学家论坛。2023年第一季度眼看就要过去,回顾这两个多月的市场,不由感叹:股市是最drama的,债市是最智慧的,联储是最佛系的。 目测今年同市场的战斗并不会轻松,但我们的战术战略、武器、和避险方案都准备好了吗?市场真的永远是对的?在这个正在经历“第四转折”的时代,“信任”是如何牵扯通胀,又如何扰动我们习以为常的宏观秩序的? 01 展望未来之前首先回顾过去:2022年的市场是如何“异动”的? 郑朗 02:24 去年是非常薛定谔的一年,也是非常值得回顾的一年。有几个特别值得回味的点: 首先,市场对于去年全年加息的预期远低于实际加息幅度,而去年年初美债利率基本还贴在地板上,且当时市场对全年加息幅度的预期不超过200点。其次,通胀在年中迅速攀升并达到最高9.1%,导致联储在6、7、9、11月连续四次加息75基点。一直到四季度CPI低于8%以后大家才基本认可通胀终于开始下行。其中有两件事情值得关注:一是现在是一个难以预测的时代,地缘政治事件可能会推高通胀;二是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劲,但供给恢复缓慢,工资水...
Published 03/06/23
对话POINTS: 1)ESG宣传现象中看到的Bug、主要矛盾点 2)信仰者vs批判者哪个才是真教徒 3)游戏设定和规则的创造 01 ESG宣传现象中看到的Bug、主要矛盾点 钦若: 我来说一个自己最近在新加坡出差时候的现象观察来引起讨论。有一天我在乌节路上一家咖啡厅等朋友,于是我就找了一家混搭咖啡厅。这家咖啡厅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咖啡厅、书店、OCBC银行的排队等待区(后面连着银行)。有两点有趣的观察。首先,咖啡厅都是吧台座椅,其实并不是想要让人长时间坐在那边的设计。书架上的书也都是加了塑胶封皮不能拆开的。然后我走进里面,唯一可以坐下的地方正对着OCBC的屏幕,就是宣传ESG投资的短片。无奈我只能坐在那边,接受洗脑式绿色投资教育。我觉得首先这个书店不是真的环保,因为塑胶封套一来不能让人共享知识,二来塑胶是一种污染。另外,我觉得广告的意思就是投资OCBC绿色产品以图心安,投资人不需要再知道什么其它了。没有什么市场监督的作用。听听大家的看法! 小跑: 我仍然觉得这是一种叙事手段。如果觉得叙事是重要的,就会想尽办法来加强这个趋势,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有区别,人工智能有创意和综...
Published 03/06/23
·本期嘉宾· 顾伟,中国3D产业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联席秘书长、元宇宙产业共识研究院院长 ·本期话题· 1)“布道”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2)中国的元宇宙底层逻辑是东方哲学和虚实融合 3)干事业最终拼的是恒心、耐力、定力 4)通过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而不是增本降效 5)数字人除了形象,一定要有用处 —  End  — 主播与嘉宾 | 刘晓春  顾伟 编辑 | 坛子 坛友群:请添加坛子微信(BKsufe)
Published 02/27/23
钦若: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墙裂坛。值此新春,墙裂坛终于应运而生了一个分舵-ESG唯心谈。我是舵主陈钦若。舵主,其实就是编辑。我2012年从事金融行业至今,很幸运的一直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柬埔寨、新加坡、泰国从事绿色金融。所以关于“ESG唯心谈”这个分舵,希望可以通过我的基础编辑工作、对行业的认识、以及发起的四人对话及ESG相关议题,给小跑和墙裂坛一个交付。满意与否,感到惶恐。让文字“自然的流淌并结束”,我希望给人这种感受。力求把小跑“逻辑缜密并直击主题”的特点展现出来。于此,我很感谢和珍惜与小跑的神交和情谊,小跑虽然长我一些,但她的观点和文笔长我许多。在80后之中,是我们的80之光。 时代进步,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斜杠,这是社会与市场愈发包容和多源的体现。我体会,小跑的斜杠样样优秀,并不是因其在苦大仇深的兼顾着什么,而是本着初心、热爱、以及这么多年坚持住了自己的知识逻辑框架和认知框架。认知引导行动,才产生了一块“哲学牧羊人”的净土。作为同一个时代的青年,我敬佩她。冥冥之中,我与小跑、刘晓春院长、Eva也成为了这样的神交笔友。见面之时,他们的言行观点总给我极大的启发。我相信只...
Published 02/06/23
·本期话题· 1)黑石“十大惊奇”、经济学人和高盛2023年全球宏观展望 2)美国2024年大选会出现意外“黑马”吗?美国政局如何影响世界和中国? 3)美联储加息至何时?美国和全球到底还衰不衰退了? 4)2023年,亚洲经济将举步维艰? 5)从推特的“挣扎”看全球科技行业的未来 ·对话文稿· 01 黑石“十大惊奇”、经济学人和高盛2023年全球宏观展望 小跑: 在新年伊始,各大机构都开始今年的宏观预测,各家都会出一个榜单:比如“高盛十大主题”、“美银十大市场机会”、“大摩十大风险”等。 我记得曾经和胡老师聊到过,“做预测”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因为很可能会被打脸。尤其是在当下,很多政治、经济、科技和行业领域都在进行范式转移,很多我们以前深信不疑的规律,都已经不太适用了。 但是点评一下别家的预测似乎是一个更“安全”的做法,因为我们可以对比各家的核心观点,批判性地比照和分析。所以今天我总结了几家机构的“预测”内容,请胡教授点评一下:2023年机构预测哪家强? 黑石(Blackstone)有个著名的惯例——“十大惊奇”预测,每年市场相关人士都会关注。“惊奇事件”定义为:在投资者认为发生...
Published 02/04/23
·本期话题· 1)假设我们接受“全球正处于一轮产业链重构的进程中”这一观点,本轮进程会有哪些特点? 2)什么样的国家会在产业链变革中受益?谁会成为新一轮全球分工过程中的“赢家”和“输家”? ·对话文稿· 01 假设我们接受“全球正处于一轮产业链重构的进程中”这一观点,本轮进程会有哪些特点? 小跑: 前两期我们分别讨论了疫情后的整体恢复以及刺激消费的问题,但恢复元气也必须关注外部的环境 —— 也就是经济恢复的外围因素,可能会影响全球供应链,从而影响出口。 过去几年,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讨论越来越频繁,将周边国家的经济繁荣与“中国产业链外迁”联系起来的观点也甚嚣尘上。假设我们接受这个观点是客观的——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链重构的进程,则本轮进程会有哪些特点? 刘晓春: 我们对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不能仅用线性的方法,它是一个互相交错的过程,哪怕在古代也是这样。 那个时候产业结构还很简单,但是人群之间的交互,并不是先进和落后、强大和柔弱的简单区分,而是一个交互影响的过程,最后造成整体的变化。 回到当下,虽然大家看到的是美国和中国之间有分歧,也影响了许多其他国家;但实际上其他国家的反应...
Published 01/27/23
·本期话题· 1)2022年,我国居民存款同比多增的8万亿是居民在疫情期间“少消费”带来的“超额储蓄”吗? 2)我国居民在疫情期间到底有没有超额储蓄(除投资理财回流之外的真正的存款)? 3)如果这些“超额储蓄”逐步释放出来,哪些消费类别会受益更多? ·对话文稿· 01 2022年,我国居民存款同比多增的8万亿是居民在疫情期间“少消费”带来的“超额储蓄”吗? 小跑:我们上一期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以稳增长,扩大内需和扩大消费为重要的抓手。所以“刺激消费”,就是我们能否恢复元气,以及恢复速度快慢的重要因素。 但是讨论内需和消费之前,我们肯定得先看看自己的钱包:2022年,我国居民存款高增长,同比多增了将近8万亿。直觉上大家都去存钱了,这对消费不是一个好信号。那这8万亿真的是大家在疫情期间多挣钱、少花钱带来的“超额储蓄”吗? 刘晓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专家存在矛盾的分析:一方面说因为疫情,好多人失业,收入下降,不愿意消费,所以要发钱刺激消费;另一方面,又看到储蓄增长那么快,说明大家都不敢花钱,所以要促进大家敢花钱。这两个说法...
Published 01/26/23
·本期话题· 1)疫情后我们会迎来一个强劲的经济整体复苏吗? 2)整体而言“复常时间”究竟会多长? 3)政策支持会在复苏中起到最大作用吗? 4)海外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复苏吗?我们的出口情况也会快速恢复吗? ·对话文稿· 01 疫情后我们会迎来一个强劲的 经济整体复苏吗? 肖蕾:首先想和刘院长聊聊当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疫情后的整体复苏。 防疫措施开放以后,大家都对今年经济复苏的前景充满期待。复苏几乎是肯定的,但如果我们看GDP——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去年(2022年)GDP比上年增长3.0%,为从我国有GDP统计以来第二低,仅高于2020年疫情早期的2.3%,比年初的市场预测低很多。 主要原因当然是持续的疫情和防疫措施——但这个造成去年GDP增长率大跌的根本因素已经消失了,去年底疫情和防疫措施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所以这么大一个“雷”被排除了,我们直觉上都会觉得大跌以后一定会出现大反弹。但您觉得复苏的姿势会是怎样的呢?会是比较强劲的复苏?还是不温不火? 刘晓春:从长期维度看,我觉得应该是比较强的。但是恢复的“状态”或者“形态”比较难描述。 在疫情控制方式转换之前,大家...
Published 01/25/23
跨年之际,无论是阳历还是阴历的跨年,人们容易回忆过往、展望未来,谈谈对人生的感悟。每个人都在感悟人生,但是不是值得写出来,我很怀疑。我觉得,对人生的感悟是很私人的,是很难用人类的语言完整地表述出来的。但人们又非常关注别人,特别是名人的人生感悟。人虽然会有共情,但在人生感悟上,却很难共情。“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多少人为此倾倒,多少专家连篇累牍地分析解释,他们真的都感受到了苏东坡写下这句时的五味杂陈了吗?可能大多数是强作解人,而真正被这诗句触动到内心的,往往是自己当下的感悟。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到这诗句,感悟恐怕还是不同的。少年、青年看别人的人生感悟,击节赞叹,实际上击赏的只是那语言本身,或者说击赏的是那些语言所表达的概念,与感悟无关。俗语说,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折腾一辈子,结果都一样。这话好像在理。但这句话只是说了人来与去的那两个瞬间是赤条条的,那来与去之间的漫长日子呢?你真的因此就感悟了人生,于是躺平,赤条条地过一辈子吗?那来和去之间的,才是真正的人生。人身来与去,可以赤条条,人生,却不能赤条条地过。人生感悟,是需要亲身感受与参悟的。人生感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Published 01/25/23